快捷导航

严谨:如何更有效地利用你的老板

[复制链接]
查看: 331|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2 14: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更夸张,之前去一家公司,那边职位说是“影视招投”,其实就是让你装白富美,然后去骗那种有钱的老头子,跟他聊骚,骗他投钱,最恐怖的是,公司里真有一个女的装那个白富美,然后其他员工聊到约见面,就会让那个“白富美”去,而且这种一套下来,骗到的钱基本都是六位数,还美其名曰这是线上线下配合的o2o模式[囧],真的恐怖。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为何有的老板令团队的智慧和能力白白浪费,有的却能从团队中挖掘出额外的潜力?为弄清这个问题,我历时数年对这两种类型的老板进行研究,现在我将他们分别称为“削弱者”和“增强者”,前者对团队能力的利用率还不到50%,而后者几乎能达到100%,这一点

为何有的老板令团队的智慧和能力白白浪费,有的却能从团队中挖掘出额外的潜力?为弄清这个问题,我历时数年对这两种类型的老板进行研究,现在我将他们分别称为“削弱者”和“增强者”,前者对团队能力的利用率还不到50%,而后者几乎能达到100%,这一点我曾在《哈佛商业评论》2010年5月号的文章中有所论述。

在工作场所中,削弱者是普遍存在的。我曾对几家大公司进行过分析,结果显示有近20%的管理者未能充分利用员工的能力。参加最近一次网络研讨会的500位高管指出,在他们的组织中,平均有43%的领导人可称之为削弱者,相比之下增强者只占10%,另有47%介于二者之间。传闻证据也比比皆是。一位高中理科教师心情沮丧地给我发了一封电邮:“我们学校的校长就是个削弱者。开会时,90%的时间都是他一个人在讲话,事事都要说了算,而且总是奚落听他讲话的人。他会在上课时突然闯进教室,非要老师按照他的想法来讲课。我怎样才能帮助他成为增强者呢?”

处在这种环境中的人要认识到,他们完全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这一点很重要。虽然你可能无法将老板从削弱者变为增强者,但你一定能改变双方之间的动态关系,其秘诀就是向上增强。

企业中的大多数管理者都是“向下”的增强者,即增强直接下属和员工而不是同级或上司的能力。但是,我的研究表明,人们可以从各个方向发挥增强作用,甚至还可以去增强削弱者。原因就是,削弱者希望自己的智慧和创意得到重视;实际上,他们中的许多人对此都过分在意。而增强者则会发掘并利用他人的天赋。

因此,不要试图去改变你的老板,而是要设法更有效地利用你的老板。要想成为老板的增强者,从而不仅仅为自己赢得立足之地,而且还能获得巨大的成功,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

发掘老板的长处。发掘他的知识和技能,为你领导的工作服务。你并不需要放弃自主权,只需要在关键时刻利用他的能力。如果他眼光挑剔,何不让他帮你诊断项目中的某个潜在问题?或者,如果他善于全局性思考,何不让他畅谈自己的愿景,帮助你赢得一位关键客户呢?苹果公司(Apple)资深高管罗恩(Ron)是个公认的创意天才,公司要求他建立一项高度战略化的新业务。他本可以让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规定项目的细节,因为这位CEO向来就有事事都要做主的坏名声,或者,他也可以尽量设法在整个过程中都不让乔布斯插手。但罗恩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了在关键发展节点上征求乔布斯的意见。他把产品设计拿给乔布斯看,然后开门见山地问道:“我们如何才能把它做得更好?”乔布斯并没有批评这个设计,而是滔滔不绝地说出一大堆点子,告诉罗恩产品功能如何才能从“优秀”升格为“伟大”。这样,罗恩就使自己的团队在不受干涉的情况下极为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然后利用老板的长处让工作更上一层楼。即使你的老板不是史蒂夫-乔布斯这样的天才,你也可以采取同样的做法。

通过倾听来学习。人们在与削弱型老板互动时,最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轻易地否定老板的批评。我在甲骨文公司(Oracle)高管层任职的那几年,曾目睹许多人向才华横溢、精明善变的CEO拉里-埃利森(Larry Ellison)汇报工作。有的人与拉里争得面红耳赤(但很少会赢),最后闹得不欢而散。还有的人则是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用数据说话,然后停下来,认真倾听拉里的回应,这些人最终都获得了成功。他们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安慰老板,或仅仅是寻找一个更合适的角度来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是通过倾听来学习。拉里手下的一位高级职员说:“许多人都不会抓住机会,真正地听听拉里能教给他们些什么。”如果与削弱者合作时出现僵局,你可以想一想在这种情况下他如何才能助你取得成功,从而改变你们之间的动态关系。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有哪些成本是老板们开公司前未曾预见到的?

做餐饮的,小门小户,强答一波。1、电费,第一个月电费5800,要知道我门店才60平哦。后来才知道,物管的电费按1.8元每度收的。2、外卖平台收费。饿了么平台扣点15%,美团平台扣点18%!!扣的都是利润啊,所以外卖现在不好做了…。
这种聚会基本都是公司一年一度年终奖颁奖典礼或是鼓励员工并宣扬像新人宣扬企业文化。线上开会,线下直播给全体员工观看,一般能亲自到场聚会人都会涨工资,且如果表现具有"狼性"还能有额外奖赏,场上会有各个门店的老总(区域经理或CEO)颁发奖学金给表现出众或大型比赛得奖的老狼。仪式末尾会有隆重的盛宴来填饱小狼的肚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3 21: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创新的关键是管理好过去、现在及将来的战略和创新需求。任何企业的时间和资源都很有限,一定要在管理过去的产品和流程,现今的运营需求,以及开创将来市场的新产品和模式三者之间找到战略均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8 14: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行业龙头,应该以全局的角度重视正视社会企业家生态,作为行业龙头,有责任也有义务身先士卒,发挥领先者的榜样力量,让全社会感受到社会企业家的温暖。我们有信心将社会企业家生态论坛的影响力带到世界,也期待未来有更多的社会企业家一起投身公益,投身生态建设,尽己所能,温暖全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19: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在企业管理上有很多想法,通过跟不同的人交流信息量也很大,一直在尽力消化,一有时间就会停下来思考下,未来的走向,出路,转型,问题太杂乱经常没个后文。今天找时间一条条写下来,感觉脑子清晰了很多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14: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知识结构过程中,一部分是通过学习得来的,一部分是通过劳动来的;学习主要是读书学习,光靠读书学习不行的,读书学习可以增长知识,但有时候不增长智慧。人的智慧从哪里来的?人的智慧主要是在劳动中来的,劳动增长智慧,一个人如果光读书,不参加任何劳动,这个人最终可能就是一个书呆子。一个不劳动的人情商高不了。光劳动不读书也不行,没有理论的滋养你是受限制的。所以作为企业家必须提高自己的素质,拓展自己的眼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4 20: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团队不害怕走远路,害怕的是不明确走哪条路。当发展战略不清晰时,导致各个层级盲目的忙,各个层级信息断档。所以企业成功的秘诀:从一而终,一以贯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