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轻率:“无私”是第一领导力

[复制链接]
查看: 703|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2 14: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就算被喷我也要说一句,你们觉得他们可笑愚蠢,可是不去想想这现象的始作俑者,是资本在愚弄这些可怜的人,他们想活,他们想生活的更好,他们绝大多数没有很高的学历和过硬的技能,他们只能在这种资本家训狗式的规则下苟且,生活的无奈让他们成为别人的提线木偶和小丑。我看到这样的人,就算他们麻木了,认命了。我也不会嘲笑他们,我只是觉得真的很不容易。可能有人会说没技能怪他们不努力,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人生经历,也许天生不具备这样才能,也许在正确的年龄走了弯路,并不是人人都会在最好的时间遇到并把握最好的机会。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我们大多数人一事当先,首先考虑是否对自己有利,自己能否赚钱,都是这类利己的念头。如何控制这种赤裸裸的利己本能,这是最重要的。

我们大多数人一事当先,首先考虑是否对自己有利,自己能否赚钱,都是这类利己的念头。如何控制这种赤裸裸的利己本能,这是最重要的。

在稻盛和夫的故乡鹿儿岛,伟人西郷南洲(西郷隆盛)曾留下这样的名言:爱己过度,恶莫大焉。意思是过于爱惜自己是最不好的行为。

这句话用在企业经营上,就是说事业不顺,失败挫折,原因就在于经营者过度自爱。领导人如果想创建卓越的事业,就不能挟杂私心,就必须将作为人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到底。这是非常重要的。领导人在开展事业的时候,如果只考虑“自己要赚钱”、“只要对自己有利就行”,那么就无法得到员工以及下属的信任和尊敬。

因此,领导人为了凝聚团队,发展团队,应该不惜自我牺牲,要求自己具备“无私”之心。如果缺乏这样的勇气,就无法成为优秀的领导者。如果领导人在公司稍有起色、刚上轨道时,就傲慢起来,或者随着职位上升变得趾高气昂,员工以及下属的心也会离他而去。

领导人抑制金钱、地位、名誉等利己的欲望,为了集团的利益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具备“无私”之心,自然能得到部下的尊敬。这时即使不批评、不表扬,员工自己也会自觉思考,积极行动。调动人们积极性的原动力,就是公平无私的领导者的姿态。领导人磨练自己,提升人格,受人尊敬,员工自然会与他合为一体,朝着他所指引的目标奋勇前进。

稻盛和夫在接受重建日本航空的任务的时候,对过去被视为傲慢的经营干部进行了彻底的教育。教育的内容就是领导人应该具备的资质。同时,他还亲自去羽田和成田机场,对飞行员、乘务员、维修人员、机场员工等在第一线的工作人员进行激励:“与客人接触的时,客人能看见你们的心,因此你们的待客态度,决定了客人下次是否还会乘日航。让我们共同努力吧!”大家都诚挚地接受了他的鼓励,改变也随之而生。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个并不是单纯钱或者股票的问题。你想让员工有归属感,应该问问自己有没有真正把员工当自己人,当合作伙伴,当事业上的战友。战略上的决策是否让员工参与,不能参与的情况下是否能做到信息足够透明,是否真正做到没有等级差异,是否让员工了解公司的种种业务关系、机会、瓶颈以及危险。老板问一下自己,公司是不是到处有不能让普通员工知道的秘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那我觉得真只有傻子才会产生归属感。我们公司每个小伙伴都清楚地知道我们公司运作的大部分细节,项目收入,遇到的危险和挑战,每个人都清楚什么情况下我们能一起成功,什么情况下我们会抱团一起死。
我这人吧,被骗进去过传销,也是自己脑子转得快,加上我脾气特别倔,硬是配合另外一个老哥打出来的,我最烦工作的地方叫我家人或者什么,或者叫我做那种跟传销有点相似的东西,没法形容那种感觉,有点想打人,我没有暴力倾向,但就是听不得,赚钱的方法老多了,这样赚的特别多吗?不见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03: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是抱怨下属未达成成果,而是设定诱人的激励计划;不是死压指标,而是执行激励政策;不是分解任务,而是分解奖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09: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优秀的领导者是最优秀的观察家,他们只是比常人更加留意身边的事情。因此,换种眼光去看习以为常的事。寻找差异和特征,留意事物运转的模式,多角度地看问题,寻找未被满足的需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22:4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管理者要辞退一个不合格的员工时,别为难、别折腾、别扣罚员工,直接一点,及时告诉员工,别浪费双方的时间,把该给的都给了。让员工体面地离开,是管理者的义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 06:5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知识结构过程中,一部分是通过学习得来的,一部分是通过劳动来的;学习主要是读书学习,光靠读书学习不行的,读书学习可以增长知识,但有时候不增长智慧。人的智慧从哪里来的?人的智慧主要是在劳动中来的,劳动增长智慧,一个人如果光读书,不参加任何劳动,这个人最终可能就是一个书呆子。一个不劳动的人情商高不了。光劳动不读书也不行,没有理论的滋养你是受限制的。所以作为企业家必须提高自己的素质,拓展自己的眼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3 02: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团队不害怕走远路,害怕的是不明确走哪条路。当发展战略不清晰时,导致各个层级盲目的忙,各个层级信息断档。所以企业成功的秘诀:从一而终,一以贯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