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慎重:领导力培训:九点领导力之“承诺”

[复制链接]
查看: 825|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2 14: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其实笑不太出来,不是他们的行为不可笑,而是我看到弹幕里有句话,背上没有孩子车子房子这些负担谁愿意这样,这句话确实把我刺痛了,现在年轻人“不思进取”可能就是不想这样吧,不想结婚不想要孩子仅仅只是想活得有尊严些,轻松些,我突然觉得我们这个社会如此大行其道真的对吗,人活的真的不像人,但回过头才发现自己也不怎么像个人,有什么资格笑他们呢?我没资格笑努力的他们,却也无法认同这样的方式,到底是哪出了问题?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承诺是一种自律,别人相信你的承诺是基于你的诚信,实现承诺的方式是聚焦。回想一下我们的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常答应别人,而没有按照你说的去做?相信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口头到位而行动缺席的经历。教练技术在对承诺进行了承和诺的区分后,对那些说了而不做的行

承诺是一种自律,别人相信你的承诺是基于你的诚信,实现承诺的方式是聚焦。

回想一下我们的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常答应别人,而没有按照你说的去做?相信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口头到位而行动缺席的经历。教练技术在对承诺进行了承和诺的区分后,对那些说了而不做的行为,认为是做了一次口头的宣言,而且仅仅是一次宣言而已。宣言和承诺是两个概念。

承诺包括两个过程,先诺,后承,先答应,然后用行动来承担。

我们拿买书做个比喻。你付了钱,别人不给你书,你会怎么反应?肯定不会罢休,要么被骗,要么索讨。那么,你答应了别人,却不去做,别人会怎么反应?会对你说的话产生怀疑。承诺也是一样,诺是承诺的第一步,只有行动上兑现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承诺。

承诺创造了别人度量自己的一个标准,承诺体现自己言行一致的方式——告诉别人我说的宣言,让别人来检视自己说的和做的是否一样。有人会说了:“既然承诺这么重要,那我只做不说,不就行了?”拒绝“诺”的人,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上去了,不敢“诺”,就是不敢宣言一个标准出来,不让别人有评估自己的机会。逃避承诺只能说明对自己没有信心,看轻自己的能量;破坏承诺则是破坏自己做人的诚信,两者皆不可取。

承诺最简单的解释就是说到做到。当你宣言了一个标准后,将心思和精力集中在宣言的目标上,在宣言的期限内达到。所以,承诺是一种自律,别人相信你的承诺是基于你的诚信,实现承诺的方式是聚焦。

自律

为什么要承诺?是讨别人的喜欢?还是为了达到物质上的目的?如果是为了让别人喜欢,那么“我承诺做一个素食者”,又是讨谁的喜欢呢?如果仅仅是为了达到物质上的目的,那“我承诺不因为你生气而生气”,又是为了达到什么物质目的呢?看来只能从内心中的某种需求才可以解释得通。

我们认为承诺是因为自律。“我承诺做一个素食者”,是为了保护动物而自律,或者对自己的健康进行自律。“我承诺不因为你生气就生气”,是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自律。同样的,“我承诺明天还你钱”,是对自己的信用进行自律,“我承诺做一个快乐的人”,是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自律。

下属向上级承诺:“明天一定把报告递交给您”,当他说完后,一定是严于律己,才有可能按时、保证质量地完成任务。他会自我约束,会在时间上为这个任务做重点安排,或者放弃休闲娱乐,主动加班加点。愿意承诺的人,一定是很自律的人,愿意用承诺的内容来要求自己。

任何承诺看起来是在对别人承诺,本质上还是在为自己承诺,承诺于自己的自律。

诚信

当你给别人一个宣言后,别人会怎么样?期待。承诺是一个心理合同,是一个非正式的契约。心理合同的本质是对无形的心理内容的期待。自你宣言的时候,合同就在对方的心中生效,别人会根据你宣言的内容,期待在合同期满之前承诺生效。

当你的承诺只停留在宣言的阶段,并没有像你说的那样去实现承诺,等于你将心理合同单方面撕毁掉了,打破了别人的期待,让别人产生失望,继而对你的话产生怀疑,最后不信任你这个人,甚至会记恨你。

在一个企业中,每个成员和不同的管理者,在任何时候都存在没有明文规定的一整套期望,这就是组织的承诺,影响着个人对组织的投入与认同程度。如果企业违反承诺,将使员工产生较低的信任和工作满意度,那些体验过这种违约的人更倾向于离职。在组织行为学中,有一种关于组织承诺的问卷,能够预测离职现象,甚至更能预测“离职意向”。可见承诺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

心理合同是非正式的,有很多不确定性,你可以变更合同的内容。假如你借朋友珍藏的一本书,答应一个星期看完,可是你由于出差而只读了一半,而你又非常想看这本书,你别忘记了与朋友协商,为你的承诺增加“补充协议”。对方的期待同样会随着“补充协议”而调整。承诺这个心理合同可以处在不断变更和修订的状态,不过,要双方协商,取得同意。

信口开河,言而无信,是对诚信最大的破坏;敢于宣言,兑现承诺,是务实诚信的根基。

聚焦

很多人的承诺难以实现,是因为有太多的诱惑和干扰,不能专注于宣言的目标。有一个重要的公式:P(外在表现和成绩)=p(潜能)—i(干扰)。一个人的外在表现和成绩,是他的潜能减去干扰,干扰越大,成绩就越小。这个公式是美国的“添.高威”提出来的,他曾经是一名网球教练,后来将运动场上的训练方法引进企业界,催生了企业教练技术。

人的潜能是很大的,干扰阻碍了潜能的发挥,降低了人们的表现,使人们达不到目标。

如何判断一个人不够专注,如何区分干扰?这与目标有关,所有与目标不一致的信念和想法,都是干扰。干扰并不一定是外人阻止你去实现目标,更多的表现在个人内在的信念和心态,集中地体现在内心的对话。如企业家投资新项目,肯定会听到各种声音,关键是这些声音在他心中产生了怎么样的对话,如果他有坚定的信念,有必胜的心态,就会对干扰绝缘,迈出革命性的一步。

对承诺的干扰有很多,比如拖延的习惯,“没关系,对方不会在意”的自我安慰,“这件事情不重要”的自我判断等。如果不排除干扰,承诺就会影响;如果干扰占据了上风,承诺可能就无法兑现。最终留给别人的,只有一份遗憾,一丝不快,留给自己的,是内心的愧疚和信用的衰减。

找到真正的干扰,就找到了表现不佳的原因,教练要在这里对被教练者深入挖掘,否则对方有可能根本不清楚失信的真正原因。有时候,对方说出来的,或者他自认为是原因的原因,只不过是一种表象,深层的“不为”动机是潜伏得更隐秘的干扰。

承诺是一个自愿的行为,没有人强迫你,除非你愿意。如果有些事情你不愿意承诺,你完全可以用拒绝来表白自己的真正想法,千万不要自欺欺人,伤害了别人,最终伤害到的肯定是自己。

承诺是执着于个人的自律,承诺就是看你的心思是放在哪里的,承诺就是你在说了以后体现出来的行动。实现承诺一定要聚焦。如果你不想做一个没有信用的人,那就把焦点放在承诺的目标上,排除所有干扰,漂亮地履行你的心理合同。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有哪些成本是老板们开公司前未曾预见到的?

移动互联网科技公司,20人以内的团队规模,以下是我开公司前未曾预见到的成本支出: 没想到租个100多方的毛坯办公室,单装修费用就要花个5-10万,还以为租几张办公桌椅刷下墙就可以入驻办公; 没想到在有点档次的办公楼,隔几个到顶的会议室,单消防改造就要花2,3万; 没想到营销成本这么高,一个付费点击就要花几块,开了推广账户就要一万,一个月稍不控制下预算,几千到几万的推广费用可能就打水漂了; 没想到招聘网站开户也要钱,一年开了招聘账号就要五六千; 没想到每个月帮每个员工交社保要1K,企业需要承担600-700的费用; 没想到需要交各种各样的税,什么企业所得税,教育附加税,城建税等等; 没想到管理的成本这么高,管理上稍不留神,就要浪费很多人力成本;
里面吼那个,就是公司最喜欢搞得拓展活动,请一帮所谓的教练训练你,问你们是团队还是团伙,不去还要算你旷工。当时喊我学设计大学毕业刚上班的时候,公司搞这个拓展,做了这个游戏叫打败大魔王,你要说出自己名字那些,然后有些人嘶吼那些,吼出来,所谓的扮演大魔王的人还是说:不通过,我听不见! 我当时去吼了,一下。他说他听不见,我脾气瞬间上来了:你是nm的聋子?啥子垃圾拓展,你们看可以说我是笨,但是不能用这种弱智活动侮辱我的智商! 然后当着全公司人转头开上我的奥迪A6L就辞职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6 02: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为社会承担责任,可以表现在多个方面,或改善劳动者的环境,或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这些都可以说企业对社会承担责任。创新节约能源技术,生产环保产品等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1 03: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也非常希望我们的资本界跟有梦想的创业者,一起看准大方向,现在已经进入了互联网+、+互联网、AI+、+AI的新领域,其实这个市场变化非常非常快。一定要看清总的形势的发展,同时也希望看到伟大的机会。如果做好资本运作,能融资能发展,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以内,把企业变成一个非常巨大的,不是中国的企业,而是世界的企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8 08:47: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追求确定性的人往往不能成为优秀的企业家,任何有勇气面对决策的人,都能够通过学习成为一名企业家,并表现出企业家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17: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追求确定性的人往往不能成为优秀的企业家,任何有勇气面对决策的人,都能够通过学习成为一名企业家,并表现出企业家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21:4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其文化会不可避免地朝着束缚变革性创新能力的方向发展。组织文化和组织的其他一切要素一样,都是人类的创造物,因为可以通过管理之手塑造它们。每天你展示的每个行动、每个决定以及你塑造的每个行为,都塑造了组织的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