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没错:领导力培训:会带团队的领导这3点都做对了

[复制链接]
查看: 680|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2 14: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之前也遇到这样的上司,特么就直接问我这些问题,我就纳闷,入职他们承诺过的条件要求是什么,加班有加班费还好,没加班还想用努力做借口忽悠我,下班是我的时间,我回家能干嘛和他有什么关系,努不努力这也是我自己的事,我能完成手头工作就下班,回家我做点自己感兴趣的都是努力,并不是榨尽所有时间为工作才叫努力,加班多两个小时就是有加班费赶不上末班车还不够打车,何必这样辛苦自己,回家躺着睡觉都要比这强,谁爱努力谁留下努力就行。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01凡是抱怨下属的领导,99%都是管理上出了问题.我是工作第2年开始带团队的,那是2005年,我担任开发组长,手下有两名比我大两岁的同事。刚开始,因为完全没有带团队的经验,而且他们又比自己年龄大,心里还挺忐忑的,怕他俩不服自己。因此,我工作

01凡是抱怨下属的领导,99%都是管理上出了问题

我是工作第2年开始带团队的,那是2005年,我担任开发组长,手下有两名比我大两岁的同事。

刚开始,因为完全没有带团队的经验,而且他们又比自己年龄大,心里还挺忐忑的,怕他俩不服自己。

因此,我工作起来比升职前更加拼命了。

这么战战兢兢地一个月下来,我变得一点都不忐忑了,但这两位同事在我心里的形象也一落千丈。

我甚至偷偷在心里给他们分别打了一个标签,一个是“笨蛋”,一个是“懒货”。

“笨蛋“的来源是因为这位同事写代码的能力实在不敢恭维,50行代码能搞定的功能他能写上几百行,而且Bug还很多。

他编完的代码,我基本都要重做一遍。

“懒货”的来源是因为另一位同事工作期间,一会儿要出去抽支烟,一会儿要去便利店买瓶水,我1天就能写完的代码,他至少要干上3天。

因此,那段时间我特别累,几乎一个人将一个组的工作都给干了。

于是,只要跟人聊到工作累的话题,我都会“怨妇式”地抱怨这两个人的能力实在太差了。

后来随着自己带团队的水平日渐提高,我觉得这种“怨妇式”的抱怨应该彻底远离我了。

没想到,13年后的今天,我一位转任子公司老大不久的朋友开始跟我抱怨,手下的那些副总和总监们能力不行,一点儿都不让他省心。

每次见面都唠叨这个,让我恍惚间有一种往昔再现的感觉。

其实,下属绝对会有缺陷的。之所以需要团队管理,就是因为每个人都存在缺陷。

凡是抱怨下属能力不足的领导者,99%都是自己在人才的选择、配置、管理或培养上出现了问题。

02做好“选人”

一切团队问题都源于自己的管理无能,无关下属的能力。领导力培训课程中的一个环节是茫茫人海,向学员传输一个道理:珍惜你拥有的。

对这句话,你可能会有这样的质疑:

假如公司配给我的人确实能力很不行,难道这也是我的管理无能吗?

是的,因为选人本就是领导最重要的职责之一。

微软的观点就是,选对人比培养人更重要。

对的人进入团队后,会快速产生价值,而且你需要在他们身上花费的精力会很少。

但如果选择的人能力不足,你就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来培养他们,还要把本该他们干的活给干了。

这意味着作为领导的你,一段时间内基本上把自己填进去了,实际上耽误了更重要的工作。

如果选择的人在人品上有问题,那对团队而言更是一场灾难。

有个著名的“酒与污水定律”,说的是:

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

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因此,与其花费很多不必要的精力来培养不合适的人,不如花更多的精力在选择合适的人上。

03做好“搭配”

选好人后,不代表你就可以高枕无忧、放手不管了。

同样的一批人,在不同的搭配组合之下,团队表现可能有天壤之别。

这就是为何同一支足球队,在不同教练手上,战绩会有巨大不同的原因。领导力培训课程中的另一个环节是红黑游戏,这个游戏环节揭示了妥协是前进的艺术。

团队管理的本质就是优化人员配置,配置水平的高低体现了团队管理水平的高低。

人力资源管理中有一个“不值得定律”,这个定律说,一个人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会做好。

你要相信,没有能力不行的下属,只有放错位置的人才。

位置放错了,他就会认为你分配的事情不值得做,自然就不会做好,在你眼中就成了“能力不行”了。

因此,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深刻了解下属的意愿、能力、性格特征,合理分配他们的工作。

比如:

●高成就动机的下属,就安排他单独或牵头完成具有一定风险和难度的工作;

●依附感强的下属,就更多让其参与某个团队共同工作;

●权力欲强的下属,就安排其担任一个与之能力相适应的主管等。

04做好“管理”

选好人,做好搭配,一个优秀团队的架子就有了,这就像一辆“车”被制造出来了,

但要让这辆“车”动起来,行驶到目的地,还需要有人来“驾驶”,也就是管理。

一个人的管理水平不高,主要就是受到下面六大因素的影响。

因此,一个优秀的领导,一定要做好这六大因素的管理。

1.目标

目标不清晰,下属就没有努力的方向,能力就无法聚焦,工作成果也无法展现。

目标不清晰的主要表现有两种:

●团队目标不明确或下属不清楚目标;

●目标不合理,比如太低了下属缺乏挑战的动力,或太高了又让下属望而生畏。

因此,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能给团队设定清晰的目标,至少是符合SMART原则的:

●S代表明确性(Specific),也就是目标必须是具体的,而不是笼统宽泛的;

●M代表可衡量性(Measurable),也就是目标必须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

●A代表可实现性(Attainable),也就是目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

●R代表相关性(Relevant),也就是目标必须与整体工作是相关的;

●T代表有时限性(Time-bound),也就是目标必须有明确的截止期限。

这个目标还需要让下属也很清楚,并且你能根据下属的不同情况对目标做合理分解,让每个人分配到的子目标,都是跳一跳够得到的。

2.计划

光有目标,但没有计划或者计划不可行,下属依然会无法适从。

特别是多人协作的工作,在没有计划的情况下就贸然开始工作,结果只能是一团乱麻,个体能力再强的员工也会变成你眼中“无能”的下属。

因此,作为领导,你必须要有一份可以让下属照着开展工作的计划。

3.流程与方法

每个下属的能力水平都是不一样的。

有人可能只要你给个方向,他就能给你最终的成果,但这样的下属在你团队中的比例绝对少于20%。

对于绝大多数下属,你不能只提要求或只给目标,而不给方法。

否则你只能一次次地失望于他们的“无能”。

因此,你需要将团队的优秀经验固化成流程和模板。

这样既能给下属以方法指导,又能在人员工作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保证团队整体的工作水准。

4.沟通

很多时候,某个下属之所以在你眼中“能力不足”,并不是真的能力不行,

而是团队中的沟通不充分,导致他理解的工作或努力的方向与你所期望的偏离了。

因此,你一定要建立一个充分沟通的机制,比如日例会、周会的安排。

除了这些正式的沟通机制外,你还可以营造一个充分交流的团队氛围。领导力培训的第三个环节是对视游戏,教我们生命的真谛,要学会珍惜我们的家人、朋友。

这样整个团队的目标就更容易一致了,谁碰到问题也更容易找到求助的人。

5.检查调整

无论多么好的目标、计划、流程与方法,无论能力多么强的下属,在实际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偏差。

很多时候,这些偏差产生后并没能得到及时的发现与纠偏,于是最后下属呈现给你的结果就是不合格。

因此,你一定要建立一个闭环的检查调整机制。

不能光布置任务,但没有对任务的检查节点;

或者有了检查节点,但没有奖罚制度或者奖惩制度执行不严格,做好做坏都一个样。

6.领导力

最后一个影响你管理水平的就是你自己的领导力。

如果你自己的人品或能力不被下属认可,你自己缺乏表率,

或者你自己不会有效授权,那么你手下绝对全部都是“能力不足”的人。

因此,作为管理者,自己首先要具备过关的能力,做好表率,并学会给下属合理授权。

做好上面六点,你就会神奇地发现,那些“能力不足”的下属一下子能力就突发猛进了。

05做好“培养”

前面我们说过,选对人比培养人更重要,但这并不代表你就不需要培养下属了。

之所以需要培养,无非是下属现时的工作输出与工作需要之间产生差距了。

一个人的工作输出是同时受到态度与个人能力影响的。

1.态度

下属的态度,通过你的领导力、激励手段,是可以快速改变,并做短期保持的。

因此对于周期短的工作,下属的态度并非是关键点。

但如果你想培养的是“基石型”的下属,那么态度就是一个最关键的考量点了。

所谓“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对于态度不端正的下属,如果每次都要靠短期激励来纠正的话,就千万不能当做团队核心来培养了。

2.能力

关于团队成员的能力,自然要安排培训、创造实践机会帮下属提升。

但千万不能陷入到这个误区中:所有人的能力都是可以通过培训提升的。

这个观点在原则上没错,但忽略了提升速度的要求。

在实际管理中,你会发现,下属提升的速度往往是赶不上工作推进的速度的。

因此,作为管理者首要应注意选才,人选对了,培训才能事半功倍。

06总结一下

有没有确实是下属能力有问题,而不是你管理无能的情况?有!

如果组织分配给你的人确实不适合你的团队,而你又没有换人权力的话,这种情况下导致的问题确实不是你管理无能。

但将管理成果不如意归因到这样的客观情况下,对你毫无意义。

一是根本无法改变现状,二是无助于你管理水平的提升。

因此,接受下面这个观点——

“一切团队问题都源于自己的管理无能,无关下属的能力”——对你有百利而无一害。

若能克服这些客观制约,你就可以将工作完成得更好,也不再需要像我曾经那样做对管理水平提升毫无益处的“怨妇式”的抱怨。

若最终无法突破客观环境的制约,你也能得到更多的管理锻炼,选人、人员搭配、团队管理、培养下属的水平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有哪些成本是老板们开公司前未曾预见到的?

移动互联网科技公司,20人以内的团队规模,以下是我开公司前未曾预见到的成本支出: 没想到租个100多方的毛坯办公室,单装修费用就要花个5-10万,还以为租几张办公桌椅刷下墙就可以入驻办公; 没想到在有点档次的办公楼,隔几个到顶的会议室,单消防改造就要花2,3万; 没想到营销成本这么高,一个付费点击就要花几块,开了推广账户就要一万,一个月稍不控制下预算,几千到几万的推广费用可能就打水漂了; 没想到招聘网站开户也要钱,一年开了招聘账号就要五六千; 没想到每个月帮每个员工交社保要1K,企业需要承担600-700的费用; 没想到需要交各种各样的税,什么企业所得税,教育附加税,城建税等等; 没想到管理的成本这么高,管理上稍不留神,就要浪费很多人力成本;
这种聚会基本都是公司一年一度年终奖颁奖典礼或是鼓励员工并宣扬像新人宣扬企业文化。线上开会,线下直播给全体员工观看,一般能亲自到场聚会人都会涨工资,且如果表现具有"狼性"还能有额外奖赏,场上会有各个门店的老总(区域经理或CEO)颁发奖学金给表现出众或大型比赛得奖的老狼。仪式末尾会有隆重的盛宴来填饱小狼的肚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8 10: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放下自己的亲友圈子,拥有的是整个团队的圈子;缩小了亲友的圈子,放大的是团队的圈子。圈子决定能量,能量决定平台,平台决定成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17: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的领导都有些共同的特质。在创建联盟、发展和运用支持体系、激励,以及倾听和发展他人方面,领导者的效率要比一般人高得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17: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系统性地将外部人员纳入高级管理层以下的职位,并允许他们逐步培训和重塑高级管理层的思维,这有时会刺激文化变革。当外部人员接管某小组,重塑这些小组的文化,并使其变得非常成功之后,此时再去创建一个组织工作的新模式,这很有可能获得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06: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优秀团队的成员通过担负责任来促进彼此的关系,他们彼此之间会相互尊重,并对别人的表现抱有较高的期待。虽然听起来缺乏理论依据,但实际上,要保持团队高效率地工作,最有效方式就是同事间相互施加压力。这样做有许多好处,例如不再需要那么多绩效管理及改进计划等过度形式主义的措施。害怕辜负同事的期望,这比任何规定和制度都更能够促使成员们努力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09: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已经进入到了新经济发展时代。社会问题的解决,仍然需要一些个人对个人的帮助,需要这样的创新技能,需要这样的倡导,这就是我们社会企业的问题,我们相信很多的社会企业家在中国是很好的企业家,我们需要你们这样的天才,能够适用于我们社会问题的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