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说说:“踩地雷”考核法

[复制链接]
查看: 2683|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2 14: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笑死了,前几天被一个亲戚拉去培训,三天两夜,我想着没事就去看看,结果就是视频这种会议,一模一样,还卖惨,放一些凄惨的音乐,讲爸爸妈妈,然后一群人围在那嗷嗷哭,我站在旁边贼尴尬。看起来好笑但老板不傻,这么做不过是为了让员工们把自己潜移默化成群体的一员,群体的力量很惊人的,个体会情不自禁的做群体都做的事,逐步驯化员工,让他们成为听话的赚钱工具。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程序性工作岗位的人员,例如:行政类、后勤类、服务类、支持类等岗位的人员,从事的工作内容大部分是日常的程序性工作,工作内容很少变化。因此,这类岗位的绩效考核指标往往也不好量化,工作成果很难衡量,很多企业对这类工作岗位的绩效考核感到十分头疼。笔

一种适用于程序性工作岗位的考核方法

程序性工作岗位的人员,例如:行政类、后勤类、服务类、支持类等岗位的人员,从事的工作内容大部分是日常的程序性工作,工作内容很少变化。因此,这类岗位的绩效考核指标往往也不好量化,工作成果很难衡量,很多企业对这类工作岗位的绩效考核感到十分头疼。笔者从多年的实践中总结出一种比较适用于这类工作性质的考核方法,称为“踩地雷”考核法。

顾名思义,“踩地雷”考核法就是把某岗位考核指标对应的触发事件设置成“地雷”,如果岗位人员在考核期内“踩中地雷”,则在考核合格分的基础上进行加减分,并对加减分的标准进行界定和说明。不同的企业可以设定不同的考核合格分,范围可以是60分——80分之间。

如下表,假设我们把考核基本分设定为70分,把“工作质量”指标分解成“工作的突破性进展、工作的持续改进、领导表扬/协作部门表扬”和“工作出错、工作延误、投诉事件”等触发事件,把“工作量”分解为“加班加点、突发任务”和“因请假对正常工作的影响”等触发事件。考核时,对照指标触发事件进行加减分即可,如没有出现触发事件描述的情形,则只给合格分70分。

指标

序号

指标触发事件分类

事件说明

加减分标准

工作质量

1、工作的突破性进展

当月工作取得阶段性突破,对全年工作目标的完成有较大的推进作用。

加8分

2、工作的持续改进

岗位本职工作具有明显的提高和进步,工作效果持续提升。

加5分

3、领导表扬、协作部门表扬

公司领导、部门领导、协作部门人员对当月主要工作的肯定、MAIL表扬。

加5分

4、工作出错

出现流程错误、数据错误、文档错误等各种工作失误或疏漏,对部门或后续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的,或者同样的错误再次出现。

减10分

5、投诉事件

接受到公司领导、其它部门的有效投诉。

根据投诉事件的大小,投诉一次减5分

6、工作延误

未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或因为个人原因未按时妥善处理某项任务

减5分

工作量

7、加班加点

因临时原因或应公司领导要求加班加点完成某任务

加5-10分

8、突发任务

完成领导交办的突发性任务

加5-10分

9、因请假对正常工作的影响

在本职工作繁忙或紧急任务需要尽快完成的情况下,个人仍坚持请假,导致部门工作或岗位工作受到影响。

减10-15分

工作行为

10、同事间的协作、互助

本着“有困难有任务一起上”的互助精神,积极帮助部门内其它同事完成工作任务,不计较个人得失

加5分

11、违反流程

违反公司/部门的流程,不按流程办事

出现一次减3分

12、联系不上

出差或上班时间无故关机,无法及时联系上本人,影响了工作

出现一次减2分

“踩地雷”考核法的好处是简单有效,考核加分和减分的项目非常透明、直观,主管对照触发事件的描述进行打分,操作时省时省力,可以有选择地忽略或屏蔽员工正常情况下的业绩和行为,而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好”与“差”的绩效表现的两端进行差异化管理,关注绩效边缘化员工。实际操作时,还可以把加分项的触发事件设置成暖色调,而把减分项的触发事件设置成灰色、黑色等暗色调,给员工视觉刺激,使指标相对应的加减分触发事件深刻地印入员工脑海中,加深员工对考核要求的印象。这种方法对考核周期比较短、而下属又多的部门特别适用。

任何考核方法都有利有弊,同样,“踩地雷”考核法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不足。首先是没有对加减分标准进一步的分解和描述,标准不够精确,主观性较强。如以上例子中,“工作的突破性进展”加分标准统一为8分,没有对“突破性进展”做进一步的分析和细化。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我们将加减分的触发事件做更多更细的分解,而把加减分的幅度值减小,这样可以更好地避免主观因素。另外,由于该方法对正常情况下的绩效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可能会影响岗位规范性行为的统一。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有哪些成本是老板们开公司前未曾预见到的?

我不是自己开公司,在管理公司下属的一个公司。从公司无到有全程负责到现在运行,所有公司管理按独立公司运作,也类似自己创业开公司。公司是做商业和办公酒店运营的,管了几十万方物业。较大的预见不足的成本:1.税,各种税,不同的合作模式或不同开票,税差别大。2.保险,经营场所,为防止风险,各种保险加加总额就上去了,每年都有。3.关系维护,物业运营和各个部门都有联系,部门多,量大。4.沟通成本,独立公司运作,对内对外沟通成本,不同体制公司语境不一样。5.招聘成本,找到合适的人难,没有合适的就会影响效率,耽误接新业务,机会成本很高。
我这人吧,被骗进去过传销,也是自己脑子转得快,加上我脾气特别倔,硬是配合另外一个老哥打出来的,我最烦工作的地方叫我家人或者什么,或者叫我做那种跟传销有点相似的东西,没法形容那种感觉,有点想打人,我没有暴力倾向,但就是听不得,赚钱的方法老多了,这样赚的特别多吗?不见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2 14: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效的管理者最终都会发现,工作职权既不是管理的核心——它不是让他们成为管理者的关键,也不是影响别人唯一的或最好的方法。工作职权只是一种效果有限的影响力来源,仅仅依靠职权,无法做到让下属全心投入,让管辖权以外的人与自己充分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6 22: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制度让好人坚定地留下来,让他找到做好人的价值和快乐,拥有持续做好人的力量;好制度让坏人赶紧走出去,让他觉得留下来没有价值,而且是一种痛苦,让其自动放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3 13: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管理是竞争中的决胜因素,大到企业,小到个人,大量准确的管理知识储备是激烈竞争中的关键所在。有了管理,组织和个人才有效能,唯有通过管理,智慧、才华、天赋、学识才能诞生我们梦寐以求的东西——成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15: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不停歇地面临大大小小的决策,有的决策可以凭借直觉和惯性决定,即使出现失误,结果也无伤大雅,但有些决策至关重要,需要谨慎决定。如何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呢?第一、浑球儿思维,有浑球儿思维的人并不屈服于“诠释者”安排好的剧本;第二、第一性原理思维,用物理学的角度看待世界;第三,灰度认知,黑白决策,在认知阶段无须非黑即白,不要把讨论方案变成坚守立场的攻防战。与万物原理同行,我们看待这个世界,思考万事万物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08: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的责任就是要用最少的材料消耗,对环境没有影响,做出信价比最高的产品。企业家的责任是需要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干好,同时也要带领我们的同事们共同致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