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谈论:企业战略思考思想决定行为

[复制链接]
查看: 1461|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2 14: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其实最后那种才是最可怕的。他们用悲情音乐和话术搞氛围,利用你的亲情、友情、爱情、善良、温柔、同理心,激发你的内疚、疯狂、歇斯底里。最终目的只是为了更方便的管理,可是人最本真的情感却被亵渎了。今天看那些招聘信息好多公司都这么写:员工福利:缴纳五险, 月休4,法定假日,按时发薪;现在企业都这么不要脸了,把自己应该做的义务,写成员工福利?我还见过职位简介直接写,上班坐办公室吹空调,接接电话的。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当众多世界500强的CEO们在强调“现在是战略致胜的时代”的时候,我们的企业家也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向更多的人传递自己的战略设想了,从重量级的柳传志、李东生等纷纷走到前台,参与各种论坛互动,到众多中、小企业的广宣策略中不断体现自身企业的

当众多世界500强的CEO们在强调“现在是战略致胜的时代”的时候,我们的企业家也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向更多的人传递自己的战略设想了,从重量级的柳传志、李东生等纷纷走到前台,参与各种论坛互动,到众多中、小企业的广宣策略中不断体现自身企业的目标等,不一而足,甚至当你在某个胡同里买茶鸡蛋时,老婆婆一边找你零钱,一边还轻轻的告诉你“因为这个胡同卖蛋的不多,又经常有上班族打此经过,所以决定在此设点”等等。似乎战略及战略管理已经妇儒皆知了。这当然是件好事,至少表明我们的企业家思想上已经和世界接轨了。

但事实又如何呢?

透过市场行为,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诸多短视行为,体现在营销领域,更多的则是价格战的此起彼伏——比如家电行业,除了格兰仕坚持“成本领先”战略而发动降价策略外,其他的几乎都是被动的降价三板斧的轮番上演,最后结果是整个行业的利润急剧下降,导致各企业产品研发力度不够,产品(功能)更替周期拉长,当国外品牌推出高端产品时,我们整个行业利润的大部分被他们拿走也就自然而然了。

我们的企业家为什么会这么明显的“言行不一致”呢。究其原因,更多的是对“战略管理”的理解模糊。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界定几个基本概念。

首先说说战略是怎么回事。如果望文生义,战略的原始概念其实是“战争的谋略”,再追根溯源的话,最早应形成于我国的战国时期,在那诸侯纷争的年代,休养生息几乎不可能,因此,合纵连横也就此起彼伏了,各路诸侯要么穷兵黩武,大肆扩张,要么积极防御,保家卫国。总之,战争成了国家生存不可避免的过程内容,因此,“战争的谋略”也就显示出至高无上的地位了。由此顺延,事关生存发展大计的谋略便都被我们称为“战略”了,事关企业生存发展大计的谋略自然也就是企业战略了。

既然战略关乎生存发展,那么何为“战略管理”呢?根据美国学者斯坦纳《管理政策与战略》中的描述,企业战略管理是确立企业使命,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要素设定企业组织目标,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并使企业使命最终得以实现的一个动态过程。也就是是对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控制和修正进行的管理。如果以此来对照我们的企业家,那大部分是合格的,至少正在逐渐合格,因为他们已经开始在做战略规划,最起码的也会有1-3年不等的企业发展计划,然后设计支持战略规划实现的实施策略等。另外,诸多世界著名的战略咨询公司在中国业务的蒸蒸日上也可对此做一参照。

但为什么结果都不尽人意呢?

我们知道,即便按照PDCA循环来做每件事情,最理想的结果是我们把事情做好了,做正确了,但如果事情本身就不正确呢?如果说战略管理是对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控制和修正进行的管理,那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等同于一种方法,一种技术,甚至一种流程,总之是一种策略性的内容,属于经营管理的范畴,而不是一种灵魂,也就是说,是一种执行层面的东西,是随时可能被调整的,我们相当一部分企业家将战略管理与经营管理混为一谈,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

为什么那么多企业制定了战略规划及实施策略后怎么还会出现“中途走样”的现象了。

其实,战略是一种方向,一种思路,准确的讲,是一种系统的思路,所以,我们的战略管理就应该从长远的角度去认识、理解、解决企业问题,并持续贯穿整个企业过程,而不是只强调阶段性的战略规划、战略目标等,因此,战略管理更应该体现为一种管理思想,它要求我们的企业家首先必须有从战略意义上管理企业的意识,然后才是阶段性的战略支持——制定战略规划、有效实施等,因此,我们会发现,许多企业在创业初期其实是没有战略规划的,当然也就谈不上“战略管理”了,可他们仍然获得快速、良性发展,因为他们有战略管理的思想,比如初期的联想,柳传志首先解决的是“搭班子”问题,然后才是“定战略”。

既然企业战略是事关企业生存发展大计的谋略,则战略管理要成为一种思想,对企业家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他必须明白企业的使命是什么,企业目标是怎样的,需要什么样的组织氛围等,对于创业初期的企业,则更多的体现为企业家的个人魅力、高瞻远瞩的眼光及价值观趋同的核心团队等,现在许多专家在研究战略与文化、组织等的互动关系其实也就是在论证这一事实。

如果企业家已经具备了上述特征,怎样才能更好的进行战略管理呢?

战略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认为,战略的本质是抉择、权衡和各适其位,从管理思想的角度可以做如下强调:

1、战略是系统,但并非完美无缺,对于企业家来说,必须优先考虑企业发展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前提下有所取舍——在初创阶段,更多的是解决生存问题的“抢棒子”工程,然后才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等问题。对于中国企业家来说,“抢棒子”不太困难,困难的是当他们“解决温饱”后面临大量机会时的抉择。优秀的企业家,应该不但会做加法,更应懂得做减法,国外的杰克?韦尔奇和国内的王石应该是这方面的楷模。

2、“谋定而动”——我们的独特优势是什么?核心团队的事业激情源自哪里?我们能否归纳出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主张?等等。

3、树立长远、切实可行的目标——正确的战略及战略管理从树立正确的目标开始,并且脚踏实地的履行,否则,我们就很难保证面对层出不穷的诱惑而“坐怀不乱”。

4、战略既然是系统,因此就要保证它的连续性——战略规划可以并且应该“与时俱进”,但战略的核心价值主张及方向不可轻易变更,否则,再周密的实施策略也无济于事。

费了半天舌,其实想说明一个问题:战略管理首先是一种思想,其次才是管理技能。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有哪些成本是老板们开公司前未曾预见到的?

沉淀成本。无论一个人在哪个年龄段开始创业,都是他之前职业生涯多少年沉淀出来的一次爆发,而这些沉淀的能量一般会在创业初期一到两年迅速消耗掉(人脉,资金,创意…)。后期如果战略眼光不够长远,很容易只顾发力眼前的事,而忽视了继续沉淀能量,会出现断档的问题,这些都是隐藏的危机。
我这人吧,被骗进去过传销,也是自己脑子转得快,加上我脾气特别倔,硬是配合另外一个老哥打出来的,我最烦工作的地方叫我家人或者什么,或者叫我做那种跟传销有点相似的东西,没法形容那种感觉,有点想打人,我没有暴力倾向,但就是听不得,赚钱的方法老多了,这样赚的特别多吗?不见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3 02: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首先要为自己思考,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思考,我们到底怎么样让某些东西都完全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年轻人怎么样真的有创造力,并且造出新的东西来。这就需要我们去关注自己喜欢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给年轻人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0 09: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个深思熟虑的决策者,你的首要任务是找出问题的本质,然后考虑如何最好地解决它。因为所有的方法都有优点和缺点,没有唯一的解决方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15: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曹德旺总结的企业家需坚持的三条创业法则:a.敬天爱人,善待众生;b.强化主业,持续创新;c.止于至善,臻于完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16: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也非常希望我们的资本界跟有梦想的创业者,一起看准大方向,现在已经进入了互联网+、+互联网、AI+、+AI的新领域,其实这个市场变化非常非常快。一定要看清总的形势的发展,同时也希望看到伟大的机会。如果做好资本运作,能融资能发展,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以内,把企业变成一个非常巨大的,不是中国的企业,而是世界的企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6 05: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领袖决定了整体风气。当领袖决定将团队成员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即便牺牲舒适和有形的资产也要保证安全,这样大家就会留下来,并且有安全感和归属感,这样奇迹也就会发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