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慎重:没有跨文化领导力时企业国际化将寸步难行

[复制链接]
查看: 882|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2 14: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其实笑不太出来,不是他们的行为不可笑,而是我看到弹幕里有句话,背上没有孩子车子房子这些负担谁愿意这样,这句话确实把我刺痛了,现在年轻人“不思进取”可能就是不想这样吧,不想结婚不想要孩子仅仅只是想活得有尊严些,轻松些,我突然觉得我们这个社会如此大行其道真的对吗,人活的真的不像人,但回过头才发现自己也不怎么像个人,有什么资格笑他们呢?我没资格笑努力的他们,却也无法认同这样的方式,到底是哪出了问题?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当一带一路的全新画面呈现在中国企业面前时,其实更昭示着一个全新的跨文化领导力挑战。这是一个更加复杂、更加多变、更加陌生的地区,真不是钱的事。

当一带一路的全新画面呈现在中国企业面前时,其实更昭示着一个全新的跨文化领导力挑战。这是一个更加复杂、更加多变、更加陌生的地区,真不是钱的事。

中国企业和企业家正同时面对两件事情:一是跨国并购,二是一带一路。当然,这两个事在地理上有一定的重合。但两件事情更大的一个重合点,在于跨文化挑战。中国和很多发达国家的文化不同,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文化也是千差万别,因此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跨文化领导力问题。

1、互联网搞不定的,更需领导力搞定

当下世界的特质,我们归纳为:complexity、uncertainty、pluralism,即复杂性、不确定性、多元性,世界格局正变得越来越复杂

一方面是发达国家的分化,美国复苏,欧洲衰退,英国遭遇**袭击,日本依旧低迷,发达国家之间已经各有不同。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国家更是千差万别,中东政局不稳,巴西等金砖国家相继出现问题。

不仅如此,中国人对美国的认识也出现很大的分歧。前不久我带领北大国发院EMBA到美国游学,同学之间对美国的认知已经出现180度的分歧。这与20年前相对单一的仰慕,已经大不相同。

与复杂性紧密相连的是不确定性。互联网的发展进一步加剧了未来不同国家和不同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突破引起美国的高度重视,深圳和中关村等地创新企业不断涌现,有些正在试图突破从0到1的阻力,实现原创新,赶超美国企业。

与互联网大潮并行的还有国际并购。中国海外并购浪潮风起云涌,大量的中国民营企业到海外去并购。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美国企业回到本土,有反国际化的企图,但国际合作的大趋势和潮流不可阻挡。互联网和更多颠覆性技术的出现,使这一大潮更难阻挡。但也有两件事情互联网没有改变:一是国际并购的成功率,依然低于1/3;二是人性。互联网没有改变人性的弱点,也没有化解战争的威胁。

所有这一切归根结底,其实都在说明我们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跨文化新生态和新环境之中。价值观的迷失和多元,使我们比以往更需要领导力,尤其是跨文化的领导力。

2、海外并购一年激增148%!

关于领导力的论述已经不少,Jim在《领导力》一书中这样定义:领导力是通过动员组织,激励下属,为了共同的愿景努力奋斗的艺术。但这里并没有谈到跨文化问题。领导力的核心是上下同欲,问题是文化不同的上下级之间同欲并不容易,这是对企业决策者和领导者很大的挑战。

文化不同的上下级之间同欲并不容易,这是对企业决策者和领导者很大的挑战。

2016年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并购跨越式增长的一年。有资料可查的海外投资并购投资交易达到430笔,较2015年365笔增加了20%。而累计宣布的交易额为2150亿美金,比2015年增长了148%!速度相当惊人。但并购之后中国企业所面临的管理和文化挑战,很少有人去研究和深入调查。在发达国家的并购还有一个好处,就像我们出国留学一样,都是研究和了解过的。但未来我们对一带一路的国家,很多都是不那么容易理解的。

3、一带一路的跨文化挑战

在北大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授课时,我有很多启迪。比如非洲人看我们的投资,和我们看非洲的机会,双方角度完全不同。中国现在已经有100万人在非洲,但我们对非洲少有研究,尤其是相比对美国和欧洲的研究,我们差得太多。中国企业在非洲发展很快,非洲人也为我们的勤劳勇敢震惊,但中国企业的封闭和短视,也是他们越来越无法容忍的。

中国企业家缺乏对世界的理解,跨文化领导不够,后果是什么呢?

一是中国整体形象受损,因为每一个人都代表国家的形象;二是企业自己的并购和拓展失败,并购成功率不到30%,换句话说,70-80%的并购都失败。如果有一天非洲人形成了固定的印象,中国企业家提供的没有好产品,都是用低劣的产品来换钱,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不仅如此,中国企业里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行事风格大不相同,文化价值体系也大不相同,给外国人有很大的困惑。

亨廷顿曾经提出过文明冲突论,认为文明冲突将主宰全球的政治。全球当下主要有三大文明,即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基督教文明还将主宰世界的政治格局,但也会受到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的挑战。伊斯兰文明因为极端主义的失控,给世界带来不少**和危险,儒家文明反而可能会给世界带来希望。

面对一带一路,我们就有文明冲突的现实问题。在发达国家,我们更多面对的是儒家文明与基督文明的冲突。而在一带一路,我们还将面对儒家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冲突,以及亚洲文化与非洲文化的冲突问题。

一带一路是中国重要的国际战略,是中国通过推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既解决中国自身的转型升级问题,也提升大国形象与责任的重要战略。如果做得好,我们有希望用和平发展替代战争威胁,用传统文化和谐共处替代正在产生的文明冲突,用比较优势和经济发展替代狭隘的民族利益。但我们更要认识到,一带一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极为复杂,仅仅一窝蜂地出去投资将遇到巨大的挑战,甚至反抗,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所以在整个推进中,硬实力和软实力一定要高度结合,传统领导力一定要延展到跨文化领导力,一定要对目标经济体的文化、法律和社会体系有深入的研究,一定要了解普世的价值观,一定要避免捞取第一桶金时所采取的急功近利、弄虚作假、机会主义、偷工减料等极端恶劣的行为。

4、跨文化领导力是买不来的

今天的中国和中国企业相比30年前,都已经有巨大的进步,但不要因此出现我们要买下全世界的冲动,我们依然不要骄傲,而要继续保持谦卑。我们尽管能买下价值几百亿的企业,但对方的价值观是买不下来的,我们自己的跨文化领导力也是买不来的。

最后,我们用几句话与中国企业和企业家共勉:自尊而不自恋,自强不自弃,自信不自大,自豪不自傲。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有哪些成本是老板们开公司前未曾预见到的?

请允许我先陈(吐)述(槽)事(一)实(下)。现在所在的公司老板非常抠门,也很奇葩。租的是民居办公,所以客厅原来有个空调,但是……空调是坏的。南方非沿海城市,冬天一直坐着不动还是挺冷的。老板的贴心的解决方法是,你们穿厚点,多动动脚。然后他办公室的空调打开关着门。突然有一天,发现用大程序的时候,CPU和GPU高负荷运转(E3主机),靠在机箱上的腿暖暖的……脑洞大开。于是随手一查一大把狂吃CPU和GPU的软件,同事皆用之,近二十台台电脑,功率怎么的也相当于三台空调了(ง •̀_•́)ง顺便给我们发点热。这些电费,应该是老板怎么也想不到的了~~~先提前谢过,不准备转正,收假了准备离职。
我这人吧,被骗进去过传销,也是自己脑子转得快,加上我脾气特别倔,硬是配合另外一个老哥打出来的,我最烦工作的地方叫我家人或者什么,或者叫我做那种跟传销有点相似的东西,没法形容那种感觉,有点想打人,我没有暴力倾向,但就是听不得,赚钱的方法老多了,这样赚的特别多吗?不见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4 00: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效的管理者最终都会发现,工作职权既不是管理的核心——它不是让他们成为管理者的关键,也不是影响别人唯一的或最好的方法。工作职权只是一种效果有限的影响力来源,仅仅依靠职权,无法做到让下属全心投入,让管辖权以外的人与自己充分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4 10: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领导力的目的在于改善人和机器的绩效,进而提高质量,增加产出,同时使人们以工作为荣。以负面观点来看,领导力的目的不只是找出人们过去的失败,而且还要消除其失败的原因:让工人花较少的力量就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8 11: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行业龙头,应该以全局的角度重视正视社会企业家生态,作为行业龙头,有责任也有义务身先士卒,发挥领先者的榜样力量,让全社会感受到社会企业家的温暖。我们有信心将社会企业家生态论坛的影响力带到世界,也期待未来有更多的社会企业家一起投身公益,投身生态建设,尽己所能,温暖全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06: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要记住这三句话:让都市读懂大山、让未来读懂过去、让世界读懂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20: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在企业管理上有很多想法,通过跟不同的人交流信息量也很大,一直在尽力消化,一有时间就会停下来思考下,未来的走向,出路,转型,问题太杂乱经常没个后文。今天找时间一条条写下来,感觉脑子清晰了很多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