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惊奇:当交响乐遇到领导力

[复制链接]
查看: 786|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2 14: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没什么说的,我原来就在平安上海电销中心干过,各种加班,什么听别人录音,什么学习什么培训,去你mua。我就不一样了。你说任你说,我不听就是了,再牛逼你能拿我怎么样?开了我?过的可舒服了[吃瓜],还加班,主管说什么开个会干嘛的,超过下班半个小时我就说有事必须去办,有时候主管还:你确定吗。搞笑,我当然确定,根本不理她,每日时常打够了,话术也算都用了,坑不到人怪我咯。去你mua的想让我加班,不可能。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互联网+”裹挟着巨大的能量和既有世界冲撞,失控和跨界成为这个时代的热词,恐惧和拥抱成为不同人群的心态。在“移动”、“碎片”、“混沌”和“边界”的模糊中,我们需要停下脚步,重新审视并憧憬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组织,组织中的人与人将如何连接,组

“互联网+”裹挟着巨大的能量和既有世界冲撞,失控和跨界成为这个时代的热词,恐惧和拥抱成为不同人群的心态。在“移动”、“碎片”、“混沌”和“边界”的模糊中,我们需要停下脚步,重新审视并憧憬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组织,组织中的人与人将如何连接,组织中每个个体和整个大系统的关系会走向何处?

领导力的真意

什么是领导力?前人之述备矣。我们更感兴趣的是,在这样一个不可预测不可计划的“去中心化”时代,在这样一个彰显个性兼容多元的时代,如何对领导力重新定义?透过语言的符号,领导力的真意到底是什么?

《网球的灵魂游戏》、《高尔夫的灵魂游戏》和《音乐的灵魂游戏》的作者提摩西·葛维(TimothyGallwey)在一系列书中阐述了一个共同的核心理念:

绩效=潜力-干扰

无论领导力如何定义,我们都希望领导力在个人、团队和组织层面激发无限潜力,降低内耗和干扰,从而带来持久的绩效和产出。现在,我们邀请您做一次跨界:把镜头聚焦在“互联网+”的夜空下,看一看交响乐和领导力会碰撞出怎样奇妙的烟火。

系统之美:交响乐团和商业组织

人类社会的组织有不同的形态和呈现,无论是一个几十人的交响乐团,还是一个千军万马的商业组织都是一个系统。互联网世界更催生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商业生态系统以及系统内的不同商业形态。

《系统之美》作者德内拉·梅多斯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系统思考大师之一,她在这本书中深入浅出地道出系统之美:对于任何一个系统来说,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任何一个系统包括三种构成要件:要素、连接、功能或目标。它具有适应性、动态性、目的性,并可以自我组织、自我保护与自我演进。在传统的商业组织中,不同要素和部门之间(如市场营销、生产、研发、客服、财务、法务和IT等等)由于专业背景的不同、物理空间的疏离、语言文化的鸿沟、连接工具的多元,以及不同要素的利益诉求不同,给不同要素之间的连接和目标的实现造成极大挑战,而产品和服务于客户的反馈时间,往往以年计算。而“互联网+”已经把反馈时长大大缩短,在某些行业,客户在产品的初创阶段就可以参与,客户对企业提供的服务和产品的反馈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企业也可以借助数字化渠道和大数据云计算对消费者的行为进行预测、反应并形成交互。

透过交响乐,或许我们可以窥见“互联网+”这个系统背后的本质。交响乐团很好地诠释了系统之美。交响乐团作为一个系统,其要素包括乐谱-指挥不同声部-乐手-音乐-听众,恰如商业组织中的要素:战略-CEO-不同部门每个员工-产品和服务-客户。交响乐团中各个要素之间连接是通过在同一个物理空间,人与乐器、不同乐手、指挥和听众的互动,大家使用一种语言即乐谱和音乐,音乐的表达和听众的反馈是实时呈现的。这种实时连接和共创恰如互联网的状态。

指挥的倾听与引领

交响乐的英文“Symphony”,即和谐之声。一个交响乐团的和谐之声,来自指挥对整支乐队的激励和引领。指挥,无疑是乐队的灵魂,乐谱的第二作者,他的指挥过程,就是再创作的过程。

意大利指挥家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被誉为20世纪现代指挥艺术的“鼻祖”,他以一种特殊的魅力和手势引导着乐队,这些手势洗练且富于表现力,在音乐内容需要时,它既能表达变化细微的表情,又能体现出激烈热情的戏剧性效果。他的座右铭是:“我不要听那些音符,问题在于音乐的意义,在于音响的灵魂。”这个过程,恰如一个卓越的企业领航人,不忘初心,高瞻远瞩,引领组织“上下同欲”,通过每个个体对战略/愿景之理解和承诺实现最终的业绩。而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也因为系统中每个元素对企业灵魂的理解,而带着这份温度,传递给客户和外界。

一个优秀的指挥首先是敏锐的倾听者,他(她)需要能听到各个声部之合声,也需要想象听到每个声部的独特之声。只有倾听才能让指挥和真相靠近,才能听到团队的脉搏。一个商业组织的领导者,既要统观全局,又要接地气了解民心,最难的是做到“和”。

个体的潜力绽放

在传统工业时代,员工往往是弱势群体:被告知,被监督,被整合,被重组,被培训……系统给个体带来巨大的无力感和挫败感。互联网时代让组织的每个个体追问自己的身份感和存在感。一个边界越模糊的地方,社群性和自我身份感的诉求就越强烈。传统管理学往往把聚光灯打向指挥家,恰恰忽略了一曲壮丽的交响乐是每个乐手根据乐谱和当下做出最合适决策的呈现,让每个乐手的潜力绽放才是指挥需要修炼的终极功课。在互联网时代,员工作为个体,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和信息知晓权,他们离战场最近,和客户零距离,他们,才是决胜千里的关键“一公里”。

一个卓越的乐团,一个优秀的乐手不但能听到自己的乐器之声,也需要想象整体之声,并在当下做出自己的判断。第一件事情就是做自己,做自己喜欢的音乐,并真心享受每一秒。很多时候,乐手可以选择与自己气质相投的音乐家一起玩,容许包容,互相成就。而“互联网+”时代的组织,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形态如何让员工更绽放:让员工自主选择发挥所长的工作(在3M和皮克斯公司,员工20%的工作时间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而这恰恰让这些公司保持着创新之源,因为组织与员工的智慧连接);让员工挑选自己喜欢的团队和上级(在一些以创意和智慧为核心的行业如咨询广告媒体,6~7人的阿米巴小组已经悄然形成,即使在制造业,一个班组宛如交响乐团的某个声乐部,仍然可以通过轮岗和交叉释放员工的潜能)。一名优秀员工是自己工作和人生的CEO,他深深热爱自己的工作,同时成就比自己更大的整体。“互联网+”时代的团队,更需要人与人之间彼此的互信、连接和倾听,这样才能让众人的智慧汇流成川,才能在听到前线的炮火声时灵活应对。

与观众零距离

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中心,可以随时随地地点赞和吐槽,可以瞬间选择或放弃一个产品或服务。从来没有一个时代让企业与客户(用户)之间的距离如此之近,让客户有如此大的话语权和选择权。这恰恰是交响乐团演奏时面对观众的零距离状态,乐队的情绪和能量,会通过音乐瞬间传递给听众。“互联网+”时代的组织,与其闭门造车,不如拥抱变化。

“互联网+”时代呼唤正念

当“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让人和人、人与物、物与物发生连接时,既有时代引以为傲的计划控制、论资排辈、唯我独享、垄断资源和中心被颠覆时,如何能透过纷繁芜杂的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同时带着好奇澄明的心态想象未来?

托斯卡尼尼在80岁高龄时,有人问他一生中做过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这位著名指挥家想了想说,我现在所做的,就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无论时代充满了炒作和浮躁,此刻的企业和领航人,更需要回归企业经营和组织构建的本质,回到初心和正念,就像指挥之于乐谱,匠人之于作品,褚老之于褚橙。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有哪些成本是老板们开公司前未曾预见到的?

请允许我先陈(吐)述(槽)事(一)实(下)。现在所在的公司老板非常抠门,也很奇葩。租的是民居办公,所以客厅原来有个空调,但是……空调是坏的。南方非沿海城市,冬天一直坐着不动还是挺冷的。老板的贴心的解决方法是,你们穿厚点,多动动脚。然后他办公室的空调打开关着门。突然有一天,发现用大程序的时候,CPU和GPU高负荷运转(E3主机),靠在机箱上的腿暖暖的……脑洞大开。于是随手一查一大把狂吃CPU和GPU的软件,同事皆用之,近二十台台电脑,功率怎么的也相当于三台空调了(ง •̀_•́)ง顺便给我们发点热。这些电费,应该是老板怎么也想不到的了~~~先提前谢过,不准备转正,收假了准备离职。
我这人吧,被骗进去过传销,也是自己脑子转得快,加上我脾气特别倔,硬是配合另外一个老哥打出来的,我最烦工作的地方叫我家人或者什么,或者叫我做那种跟传销有点相似的东西,没法形容那种感觉,有点想打人,我没有暴力倾向,但就是听不得,赚钱的方法老多了,这样赚的特别多吗?不见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8 09: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管理中最厉害的武器】奖惩是执行中最锋利的双刃剑:1、奖要舍得,罚要狠心,奖要奖的心花怒放,罚要罚得心惊胆颤;2、奖励一人一次引发多人多次做出重复贡献,惩罚一人一次避免多人多次重复损失;3、奖励要阶梯上升,让人的动力源源不断;惩罚要一步到位,罚的够狠避免得才更加彻底!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0 19:5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今中小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鼓励政策制定者、政府官员和国际组织展开共同合作,发扬中小企业的创业家精神。他呼吁,社会应当关注几个明确、可行的重要事项,使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得到实实在在的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4 04: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优秀团队的成员通过担负责任来促进彼此的关系,他们彼此之间会相互尊重,并对别人的表现抱有较高的期待。虽然听起来缺乏理论依据,但实际上,要保持团队高效率地工作,最有效方式就是同事间相互施加压力。这样做有许多好处,例如不再需要那么多绩效管理及改进计划等过度形式主义的措施。害怕辜负同事的期望,这比任何规定和制度都更能够促使成员们努力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4 07: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的领导都有些共同的特质。在创建联盟、发展和运用支持体系、激励,以及倾听和发展他人方面,领导者的效率要比一般人高得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6 21: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的责任就是要用最少的材料消耗,对环境没有影响,做出信价比最高的产品。企业家的责任是需要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干好,同时也要带领我们的同事们共同致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