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也遇到这样的上司,特么就直接问我这些问题,我就纳闷,入职他们承诺过的条件要求是什么,加班有加班费还好,没加班还想用努力做借口忽悠我,下班是我的时间,我回家能干嘛和他有什么关系,努不努力这也是我自己的事,我能完成手头工作就下班,回家我做点自己感兴趣的都是努力,并不是榨尽所有时间为工作才叫努力,加班多两个小时就是有加班费赶不上末班车还不够打车,何必这样辛苦自己,回家躺着睡觉都要比这强,谁爱努力谁留下努力就行。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德鲁克在《变动世界的经营者》前言里说,在20世纪,社会已经组织化了。仅仅一个世纪以前,绝大部分社会工作——从提供商品和服务到教育以及照顾老人和孩子——是由家庭完成的,地点可能在家里、商店或者农田。但是到了现在,这些工作越来越多地在大型组织内部、由组织来完成。这些组织——无论是企业、医院、中学还是大学——都设计得环环相扣,并且由专业的管理者来运营。因此,经营管理者就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领导者阶层。过去的领导者阶层——无论是贵族、牧师、地主还是企业界大亨——都已经彻底消失,或退居其次。
德鲁克认为,经营者的首要任务是让他的组织运转起来。要想让组织运转起来并取得成效,经营者的艺术和原则就是一个需要持续关注的因素。这不仅适用于企业,公共服务机构也同样如此。因此,作为个人的企业经营者——社会中的一个关键性个体和组织的成员之一——就变得日益重要了。中层管理者以及作为个人贡献者的专业人员——工程师、化学家、会计师、计算机程序员、医学技术人员等——事实上,在所有发达国家情况都是如此。在组织中工作——作为管理者或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对受过教育的人来说是主要的就业机会。拥有大学文凭的年轻人十有八九都希望获得一份在某个机构中担任管理者或专业人员的终身职位。
一般来说,社会理论家和政治科学家仍然把职场划分成“老板”和“打工者”两部分,但那已经是19世纪的事情了。今天的实际情况是:很多人既身为老板,同时又受雇于他人;有些人虽然不是资本家,但他们通过养老金和储蓄共同拥有整个经济;有些人自视为专业人员,但他们同时也是雇员,而传统意义上的专业人员可不会如此。
他们是谁?他们代表什么阶层?他们站在谁的立场上?他们的问题、机会和关注焦点是什么?他们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组织来实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目标?反过来,既然组织提供了他们自身所缺乏的资金,并且承担了他们自身承担不起或者不敢承担的风险,从而让他们过上舒适、富足的中产阶级生活,那么,他们应该怎样回报组织?
当然,在管理和管理者方面,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新技术的影响、劳动关系、政府规章制度、世界范围内日益增强的经济一体化趋势、税收和经济补偿、迅速变化的内部组织,以及管理者的发展。
在最近的25年里,虽然有无数的管理学文章问世,但对管理世界的探究仍是微乎其微。管理是一个关于问题的世界,也是一个关于人的世界。现在,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正是德鲁克写作《变动世界的经营者》的起因。
德鲁克的这本《变动世界的经营者》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既关注劳动力的变化,包括工作职位和期望值,也关注“以雇员为导向的社会”中的权力关系,以及技术和世界经济的变化。德鲁克还探讨了主要的组织机构——包括企业、学校、医院和政府部门——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全新的角度审视经营者的工作和任务、绩效和考核,以及他们的待遇。
所有文章都反映了同样的事实:在所有的发达国家中,我们触目所及的世界已经成为一个“组织化的社会”,这个世界依赖于经营者,也就是引导组织、让组织运转并为此领取薪水的人——无论他们被称为管理者还是执行官。这些文章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经营者面对的变动世界——组织内部变化迅速,愿景、渴望、乃至员工与客户的特点,以及组织的组成部分等方面也在迅速变化;组织外部同样也在变化,包括经济、技术、社会和政治上的变化。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员工辞职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当一个工作让人觉得生活无望; 或者从过程看,这份工作在给一个人或快或慢的积累负能量。这个负能量积累到此人的一个心理阀值后,就达成了离职的必要条件。 不说充分条件,是因为实际环境复杂,不是员工个人想走就走的,年终奖等阶段利益啊,人脉啊,title啊,公司阻扰啊,家庭经济环境啊,外界就业形势啊等等,都是成为是否实际离职的考量因素。 但,归根结底,魔由心生。人心不在了,就只剩下了一台被动的工作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