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没什么说的,我原来就在平安上海电销中心干过,各种加班,什么听别人录音,什么学习什么培训,去你mua。我就不一样了。你说任你说,我不听就是了,再牛逼你能拿我怎么样?开了我?过的可舒服了[吃瓜],还加班,主管说什么开个会干嘛的,超过下班半个小时我就说有事必须去办,有时候主管还:你确定吗。搞笑,我当然确定,根本不理她,每日时常打够了,话术也算都用了,坑不到人怪我咯。去你mua的想让我加班,不可能。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管理者管理什么?一是管事,二是管人,三是管时间。在这三个维度上,管事最容易,管人最困难,管时间不难却最容易被忽略。
很多管理者天天忙得团团转,却得不到上司的好评,主要的原因就是不会做时间管理,让自己和下属宝贵的时间被浪费掉。
什么会偷走管理者的时间,让管理者焦头烂额却得不到应得的结果?以我的经验,管理者有5大时间窃贼需要提防。
1、抓小放大。很多管理者忙于无数小细节,不跳出细节思考什么才是自己真正应该做的事情。结果是不重要的事情做了一大堆,重要的事情一个没有做,上司不关心的事情做了一大堆,上司关心的事情一个没有做。其实事情都有逻辑关系和层次:解决一个上一级的问题,通常能让你一下子解决3-5个次一级的问题。如果我们能抓住最上级的问题用心解决,解决一个最上级问题的效果会相当于解决几十个最底级的问题。但解决一个大问题和解决一个小问题花的时间差别并不大,至少不是几十倍的差别。
2、议而不决。很多管理者忙于开会,忙于和很多相关和不相关的同事讨论如何解决一个问题,却迟迟不愿自己负起责任做出决定。这类管理者把本来可以半个小时开完的会议拖延到3个小时,把本来可以在一次会议上做的决定延迟到下一次会议。议而不决的后果是让管理者要处理的事情大量积压,让管理者的时间越来越少。这样的管理者没有认识到,没有事情可以通过拖延得到解决,决策的质量也不能通过拖延得到提高。
3、不能授权。很多管理者习惯于自己做事情,不习惯授权给别人做,总担心别人做不好,总觉得教会别人做不如自己做快。久而久之,自己做的小事越来越多,自己的时间越来越不够用,身边的人越来越闲,自己的委屈越来越大。
4、管而不理。很多管理者习惯于管事,不习惯于理事。例如发现有人迟到,会狠狠地批评当事人,却不会思考是否公司的考勤制度或考勤方式有问题。管而不理的后果是,一个事情发生一次,管理者要管一次,次次发生,次次要管。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次次管的事情会大幅增加,管理者的时间越来越少。其实只要系统梳理一次,一类问题就能解决了。从这个角度看,管是小,理是大,管理者要抓大放小,就要更多地梳理,而不是被动地管理。
5、不做计划。计划是什么?就是把你要做的事情和你可以用的资源合理地匹配起来,简而言之就是事先想清楚在什么时间用什么资源完成你要做的事情。在可以用的资源里,最重要的和最稀少的资源就是时间了。不做计划意味着资源和事情不匹配,意味着资源尤其是时间资源的浪费。一个人一天就24小时,浪费了就没有了。很多人忙,其实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没有合理安排时间。
好的管理者都是好的时间管理者。而进行时间管理的根本是抓大放小,果断决策,大胆授权,梳理系统,做好计划。只有这样,管理者才能防范偷走你宝贵时间的窃贼,才能让自己免于焦头烂额。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从反面来说怎么样的公司带不来员工安全感,请对号入座:1.老板很忙,几乎没见过。2.等级划分太明显,开会老板从来只和中层开会、见面。3.经常加班、出差。并且没有从精神或者物质上安抚好。4.内部斗争严重。(市场部的看不惯风控部的,风控部一起看不起技术部的,风控部技术部市场部一起看不起综合部的,嫌他们工资高,不干活。)5.老员工争宠。(A姐和B姐一起进公司的,斗了四五年。A姐工资5000,HR。B姐工资5100,文员。新来的国际部经理3600。基本上公司业务靠进口。现在B姐嫁了个二婚的客户。略占上风。A姐没有可以斗的人了,矛头转向实习生中能力较突出,老板教器重的小C,天天给小鞋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