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被喷我也要说一句,你们觉得他们可笑愚蠢,可是不去想想这现象的始作俑者,是资本在愚弄这些可怜的人,他们想活,他们想生活的更好,他们绝大多数没有很高的学历和过硬的技能,他们只能在这种资本家训狗式的规则下苟且,生活的无奈让他们成为别人的提线木偶和小丑。我看到这样的人,就算他们麻木了,认命了。我也不会嘲笑他们,我只是觉得真的很不容易。可能有人会说没技能怪他们不努力,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人生经历,也许天生不具备这样才能,也许在正确的年龄走了弯路,并不是人人都会在最好的时间遇到并把握最好的机会。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近年来,随着市场及外围环境的变化,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单一体现在产品或市场之间的竞争上,而是直接体现在企业管理的层次及水准上,企业的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其在行业中的地位及未来的发展潜力。
战略制定与目标分解即企业发展方向,方向对了,路再远也很近;方向错了,路看起来很近但事实上却很远,永远也达不到彼岸。
很多企业在战略制定上,方向不太清晰,大都是靠着感觉走,但不知不觉中却错失了企业发展的最好机会;也有一部分企业坚持认为目标是用来冲刺的,只要员工努力了,完成不完成目标都没有关系,但却没有意识到,这些现象充分暴露了管理者的无能。因此,如何有效达成企业战略是考验管理者水平的第一道试题。
企业自身要精准定位
微软领袖比尔·盖茨在回答哈佛大学学生提问时强调:“要站在行业的最高处来思考企业的发展。”只有站在行业的顶端看我们自己,才能正确的进行自我定位。只有大的行业才有大的企业,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乱定目标,只会是做得越多,错得越多。
笔者在多年辅导企业规范化管理的过程中,发现企业经常会出现定位不准的现象,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曾经有一个客户是围绕汽车后市场进行市场布局,因为近几年汽车行业较火热,所以生意也不错,于是经常以行业老大自居,其实,他企业的销售额也仅刚过亿而已。
作为汽车后市场的从业者,如果既不认真分析欧美汽车业的发展,又不知晓近邻韩国及日本汽车业的发展,那在公司战略与目标定位上一定会出现偏差。这种战略盲目的现象在现实中也比比皆是。
于是,企业领导者需要用动态的战略思维来引导企业的发展,行业的发展是波动的,市场经济中资本只会流向能让资本增值的地方。如果等你把一切都看明白了,商机也就失去了。因此企业的战略与目标定位的准确性是最重要的。
提炼与打造核心竞争力
只有准确地认识到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才能制订正确的企业发展与目标达成方案。
什么是核心竞争力?目前全球通信行业的领头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老板任正非给出的答案极具参考价值。“华为的产品也许不是最好的,但那又怎样?什么是核心竞争力?选择我而没有选择你就是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动态的,因市场及公司的发展而变化。从企业发展的生存周期曲线上来研究可以理解如下:
在华为发展的第一阶段即生存期,技术不是华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营销才是华为的核心竞争力,而华为营销的核心就是华为营销铁军。市场是前线冲锋陷阵的战士争夺过来的。事实证明,在本土,华为用三流的技术卖出了一流的市场,并且华为的铁骑已跨过亚非欧,把战火烧到了太平洋彼岸的美国。
在华为发展的第二、第三阶段即快速发展期与成熟期,管理体系的搭建又成为其核心竞争力,如华为曾花费巨资聘请世界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为自己做战略定位,请IBM常年为自己做内控体系与流程管理。
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与提炼是企业战略目标能否达成的基础,寻找自己最擅长的一个环节作为打造核心竞争力的突破点,从而节约时间与费用,同时,也有利于提升企业全体员工的目标感与达成力。
以人为本达成战略与目标体系
员工加入企业有两方面的需求: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一方面是要通过自己的付出赚取金钱,从而确保自己的生活质量与社会层次;另一方面则是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而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设计又是依托于企业战略与目标达成的。
组织的良好绩效来源于优秀的个体素质,企业是个体能量的聚合体,只有发挥出每个个体的能量,组织才有增强实力的基础。公司应充分认识到人的作用,在企业战略与目标达成的过程中,领导者应始终坚持与中高层员工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确保战略方向一致,同时也要兼听普通员工的意见与建议,因为“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好的企业战略与目标达成体系是集体智慧的体现。只有让员工参与进来,广泛征求意见,集思广益,企业目标管理才能更具有实际操作性。企业战略设计与目标达成的制订过程不仅是一个明确发展方向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建立群体认同,增强凝聚力的过程。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公司小不可怕,怕的是公司没有前途。一个有前途的公司必须要有明确的经营目标,包括主营业务突出,岗位职责分明,商业模式清晰,存在绩效考核目标,薪酬激励制度明确等等。很大程度上,员工归属感从根本上是建立在员工的价值感获得认同的基础上的,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价值需求。年轻员工能够感受到有学习进步的机会与提升的空间,资深员工的价值能够得到尊重,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在管理权限能够得到尊重与维护。简单说就是总经理不要去插手部门主管应该管的事。小公司也应该有小公司的企业文化。我通常会建议他们装点一些绿色植物和字画,员工聚餐(建议AA制),聚餐是减少小公司人员勾心斗角的比较有效的手段。更主要的是团首的人格魅力,他的智商与情商,其中情商更为主要,归属感一定程度上来自于团首的人格魅力——对于小公司而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