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原理解析:1:因为嘶吼,可以让大脑思维短暂空白,失去理智(前面有b友说过了)。2:因为是公开场合,自己做出过的承诺会被潜意识强化,如果最后做不到会很没面子,于是潜意识里你就会真的为了业绩去拼命(这条原理我一般做心理咨询的时候用于正强化的,比如治疗拖延症一类的状态,哪知道这条理论会被用在这里!气愤!)。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冶金企业虽不是高危行业,但每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不在少数,令企业的领导者、尤其是中层管理者担心和忧虑。不是不上心,也不是没有责任心,总感到操了那么多心,花了那么多精力,事故控制仍然不理想。
冶金企业虽不是高危行业,但每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不在少数,令企业的领导者、尤其是中层管理者担心和忧虑。不是不上心,也不是没有责任心,总感到操了那么多心,花了那么多精力,事故控制仍然不理想。
为此,必须开拓安全管理视野,启发管理新思路,提高安全管理的认识和理念,化解思想上的担心和忧虑,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的控制能力。作者根据多年在特大型钢铁企业中层管理的安全管理实践,从安全管理理念、基层运行控制模式、具体的管理方法和规范化安全管理特征这些方面做些肤浅介绍,使读者从中得到启发、思考。
一、正本清源,还应先谈安全生产的作用和重要性
早在两百多年前,工业革命的先驱美国杜邦公司在建厂时就在选址、设备、设施本质安全上花了大量心血和资金。但由于员工的安全认知差和桀骜不驯的民族性格,导致操作错误多、行为随意,火药生产事故不断。为此杜邦公司在1818年建立了从总经理到班组长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还规定了安全是员工被雇佣的条件,从此杜邦公司成为全球工业企业的安全典范。1906年,美国钢铁公司由于安全事故不断,几乎使企业面临倒闭的困境,公司董事长提出了“安全第一、质量第二、产量第三”的经营方针,很快使公司走出了困境,依然是钢铁老大。美国钢铁公司“安全第一”的理念得到全球企业界的赞扬和仿效,工业发达国家都推行“安全第一”的生产原则。
这两件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安全是组织生产、发展生产的自然规律,是组织生产的必须条件,谁违反了这一规律,谁就会受到惩罚。因此,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懂得生产和安全是一体的,是一个人的左膀右臂和左右两只脚,互相依存,同心协力。缺少了安全,这个人就伸不开臂,迈不出步。所以,抓生产必须同时抓安全,并且在程序上,安全是先伸手、先迈腿。所以我们的中层管理者一定要明白,安全工作不是强加于你的,而是你本身的需要,是你本身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工作程序。
另外《安全生产法》规定必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必须执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责任原则。
《刑法》、《民事诉讼法》、事故处理办法又告诉你,你不管安全、没有管好安全而发生重大事故,就得赔款、罚款、甚至拘留、服役。再者,安全生产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公民的根本利益,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出了事故,你个人职业生涯受影响还是小事,影响社会稳定是大事,为了做好安全工作,你会配置安全机构或安全员,但你和他们的关系是:你是领导,你指挥他们做你要做到的安全工作,他们是助理、帮手,不可能与你的想法一模一样,他们做的怎么样还得靠你检查、指导,有很多事情你还必须亲力亲为。所以,一个中层管理者,生产安全要双肩背。
二、 企业必须开展的安全生产基本工作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生产经营企业的安全生产基本工作有8项。 对照8项安全生产基本工作的要求,许多企业存在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模式不全、延用传统型经验型人治管理方法、安全控制能力差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五个方面:
问题1:有许多企业虽然花重金引进设备、技术,但同样的原材料、同样的工艺、同样的生产线,运行起来,跑冒滴漏、污染四起、险象环生、事故不断,投入与效益不相称。
问题2:一些企业经营者急功近利的经营理念和错误的安全生产观念并未转
变,迫于形势,简单粗放抓安全,也配备了安环管理人员装 “门面”。然而,由于不是真干实干,由于不知道怎么干怎么管,缺少先进的安环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支撑,缺少有实践经验的安环管理专业人员,缺少安全第一的实际权威,缺少大量深入细致的基础安全管理和工作,加上工艺、设备上的一些本质安全化问题未投入资金解决,安全生产处在被动防守而防不胜防的尴尬境地,死神仍不断光顾。
问题3:面对各种成分、素质不一的职工队伍以及用工人员来源的广泛性、心理的不稳定性和人员的流动性等问题,许多管理者感到人的管理问题越来越复杂,工作越来越难做,心中无数,事故难防。
问题4:采取训斥、处罚式的高压管理方式,既得罪人也难服人,工作效果差,违章不断,事故仍在发生。
问题5:经营者安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管理人员能力、以及尽心尽职的程度都影响着管理效果。
以上情况表明:企业要发展壮大,不引进管理和教育培训是行不通的。原因很明显:技术是要人去掌握的,设备是由人去操作、维护的,失去对人的管理和教育培训,技术和设备就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同样,在安全管理上,不引进管理和教育培训也是行不通的。
同时,要认识到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和全过程的控制工程,管理的项目多,涉及的面广,工作量大,时效性强。如果没有系统化的、程序化的、规范化的、精细化的、分级管控的科学管理,只能是事倍功半,或是一些环节丢失,前功尽弃,守不住安全大门。
因此,学习、吸收、创新、传播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满足生产一线需要,是中层管理人员的首要任务。
三、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理念和运行模式
在安全的理念和管理方法、运行模式上,应该借鉴管理好,经济发达,事故少的国家和企业的经验。
美国、欧盟(以德国为主体)、日本---这三大经济体的安全管理水平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美国,以人为本:写你干的,干你写的。欧洲,制度至上:量化、细化、全面化。日本,本质安全:预知预警、伤害早知。
我们怎么学?在安全管理理念上,要做到:“全球化的思维,本土化的行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所有的事故都可以预防”、“安全管理从基层做起,从制度的执行力抓起。”
在安全管理运行上,实行“基层管理模式。” 就是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作为管理模式的指南;按17个要素的框架、路径和管理点,将所有的安全保卫项目联系起来,构成一个闭环的整体模式,加以运行和控制,形成安全管理和运行控制模式。而中层管理者则通过权力委让,由基层作业长(工段长)组织、开展安环工作。对安全生产,我们的定位是: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是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定位点一:在安全生产上要树立“四个第一”的意识。
1.生命安全是员工的第一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落实员工需求与关注点信息管理。员工首位的需求是生命安全的需求。
2.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是领导者、管理者的第一责任。工伤事故发生在普通员工身上,责任在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身上。
3.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是衡量整个企业管理水平的第一标志。安全生产指标不是孤立的指标,它是整个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
4.严格苛求的精神是安全文化的第一要素。如果离开了“严格苛求”就是大打折扣。严格苛求,就“PDCA+认真”。要在员工中培育认真的安全文化。
定位点二:安全生产要做到三个抓起。
1.安全生产要从源头抓起。安全培训是源头,而培训的源头是教材。要用有针对性的教材去进行有效地安全培训。 制订制度是源头。而制度的合理性问题是重要环节。制度不够合理,整个制度建设就不可能落到实处。
2.安全生产要从基层、基础工作抓起。离开了基层和基础各项工作的落实,安全生产就是无效的要求。
3.安全生产要从青年员工抓起。 青工比例大,生活在复杂社会环境中,总控能力较弱,所以,青工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
定位点三:安全生产要发挥一个优势。
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优势是中国国有企业特有的优势。党群组织要围绕中心做工作,安全生产是中心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要融会贯通地运用各种工作资源,聚焦到安全生产。
四、对“以作业长为中心”的基层安全管理模式的理解
理解1.安全关系第一线员工的利益,工作是从基层做起的。实行以作业长为中心的基层管理模式,决定了安全工作的开展也是基层管理模式。
理解2.企业的纵向管理结构决定了作业区是最基层的管理层,是企业全面管理的起点,必须以作业长为中心来管理作业区的各项工作,同时也包括安环工作。
理解3.企业的基本组织结构决定了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最基层、最基本的作业和经营单元,企业活动和管理的重点在班组和班组建设。而作业区作为班组和班组活动的管理层面,就必须以作业长为中心来抓班组和班组建设,其中包括班组的安全建设。
理解4.“以作业长为中心的班组安全建设”表明了一个分层管理的方法和要求:“整个安环管理和运行的日常工作,由处在基层管理的作业长组织、开展、落实,着力推进和管理班组安全建设。”
理解5.作业长做好安环工作的基本要求是要了解和熟悉有关安全、环保的法律法规、规程和标准。同时要熟悉和执行公司和本单位安环管理文件(包括标准、规程)。这些是安环管理的依据。要有辨识危险源、环境因素的能力。系统安环管理的核心是危险源、环境因素辨识、评价和控制,这是安环工作的源头和基本点,如果不知道危险源、环境因素在哪里,工作将失去目标、意义。要有控制危险源、环境因素的能力,并通过岗位规程、作业指导书、应急程序等文件形成作业规范,通过岗位人员的执行增强控制力。要在抓产量、抓质量、抓设备的同时进行安环检查,从而发现和处理问题,将“安全第一”、“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凡与安全、重要环境污染问题发生矛盾时,先处理安全、环境问题,决不能怀侥幸心理而违章指挥或听任违章作业行为存在。
要将关注员工执行规程、制度的情况,放在日常安环管理工作中,不断发现和思考问题,不断纠正、改进和完善。要有发现、分析、归纳作业安全情况的能力,将正反事例编制成事故训练卡、安全作业指导书对员工进行安全训练和指导,并通过岗位规程进行固化,不断消除安环管理上的盲点。
五、实行安环管理规范化
为了有秩序、有规律的开展安环工作,提高安环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达到预期目标,就要对重复性的管理、工作、活动、事物、概念等进行统一,达到一致,形成的内容就是规范和标准。主要有三个方面七项内容。
1.三个方面:
制度和标准;
工作程序和标准;
管理方法和标准。
2.七项内容:
安全、环保专业管理标准;
安全、环保通用技术规程;
基本工作规范:P -- D -- C -- A 的闭环管理方法;
安环工作规范(各级);
安环技术人员岗位说明书(各层);
专项工作通知(编号文件) ;
评价、记录规范(标准)。
六、分厂、车间安全管理主要日常工作
(一)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工作推进和落实4项。
(二)部门安全、环境运行控制体系(管理模式)的运行5项。
(三)员工安环教育管理6项。
(四)当班安环运行管理6项。
(五)重大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管理5项。
(六)设备安全管理4项。
(七)检修安全管理5项16类。
(八)交通安全管理6项。
(九)消防安全管理5项。
(十)协力安全管理4项。
(十一)专业、专项安全管理根据作业特性,做好涉及的专业、专项安全管理,按规定进行检查、整改、存档或上报管理状况。
(十二)根据作业特性和管理职能,做好十五类安全基础资料、数据、图纸、档案、标识的管理。
(十三)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的协商与交流。
(十四)建设、技改项目安全管理5项。中层管理者从安全管理的角度来看,就是一个比安全科长地位高、责任重、压力大、用心多、功夫深的安全总工程师。虽然具体工作和操作的熟悉程度不如技术人员,但对于安全的全面知识、运作能力和辨别能力等必须要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职工多做事,做完美的事。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90后员工普遍不愿意讨好领导了吗?为什么?
你能力强,我跟着你,不说巴结,我愿意全新全意为你付出,学本事。你是个虚头巴脑、平平凡凡虎领导,我工作干完不出错,下班走人挺对的起你。你是个阿谀奉承还耍心机上位的领导,对不起我的工作时间都在思考自保,思考跳槽,谁理你。 我们90后认理,不认铁饭碗,我们更洒脱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