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发现:三点成就非凡人力资源管理

[复制链接]
查看: 741|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2 13: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感觉这辈子我都不可能再去干销售了,我人生的第二份工作,是在社交软件,例如某Soul,跟别人要微x,然后成为朋友 建立信任,逐步代入到自己的职业,是名营养护肤老师,然后就各种骗顾客从自己这儿买护肤品就行了。每个人都有七八个手机,和七八个微x号。最主要的整个工作氛围,真的跟打了鸡血一样,动不动就鼓掌,大声喊:好!谁卖出去了,还要鼓掌,恭喜xxx出单!我干了两天我就赶紧跑了。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所谓战略导向,就是指凡事主动作为,而且工作到位。任何一个部门一个人所做的事情必须为总体目标服务!而不是各自为阵。比如说,企业2017年要完成5个亿,那么无论什么部门,包括人力资源管理部,大家都得回答清楚我要做什么、做出什么结果,才能对5个亿

一“战略导向”是关键点

什么是战略导向?

所谓战略导向,就是指凡事主动作为,而且工作到位。任何一个部门一个人所做的事情必须为总体目标服务!而不是各自为阵。比如说,企业2017年要完成5个亿,那么无论什么部门,包括人力资源管理部,大家都得回答清楚我要做什么、做出什么结果,才能对5个亿的实现有帮助。如果所做的事情对总体目标的实现没有贡献,你做这件事情有何意义?一个部门也好,一个人也罢,如果只会埋头拉车,但不会在适当的时候抬头看路,明辨方向要往哪里走,走错了路,企业要花多少成本为你的错误行动买单?如果完全市场化的企业,假设一帮人都这么干,不要两下,这个企业就衰亡了。

所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有作为一定要首先保证将事情做正确。不能蛮干,瞎干,一定要智慧的、有策略地干,围绕大局去干。这就是人力资源管理为战略服务的理念。

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做到战略导向?

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要驱动战略的实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人员,特别是人力资源总监或人力资源经理,一定要围绕“三个务必”做足功课:

务必要明确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发展战略。你所处的企业是在什么行业?这个行业有什么特点?这个行业的典范是谁?为什么会成为典范?这个行业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只有洞察行业,才有足够的高度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同时,必须洞察企业的发展战略,因为这样才能保证让所做的事情做对,进而产生价值。

务必要了解企业各个版块的业务。比如研发、供应、生产、营销等业务版块是什么,他们是如何工作的,对人力资源管理有什么需求?如何做才能帮助各业务版块更好的实现价值?

务必要找到战略与专业运作之间的逻辑关联,并衔接好两者的关系。比如说开展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专业活动,但培训和企业战略之间两者是如何关联的,这要清楚。要保证这项专业活动对驱动战略的实现是正相关的,即培训做得越好越到位,对企业战略实现的带动作用越大。

二“全员参与”是基本点

一谈到人力资源管理,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这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是领导强调要做的事情,跟我有什么关系啊。殊不知,人力资源管理如果走不出人力资源管理部,让它变成全员参与的工作,人力资源管理部不可能在企业成功。

为什么管理者要懂人力资源管理?

如果我们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意识和行动,没有贯穿到管理的日常工作当中来,我们的很多管理干部并不一定能带好团队。不懂人力资源管理的干部,他擅长的是单干。如果我们的思维、方法不改变,还是按单干的做法去领导团队,会带来两个直接的危害:

第一个危害影响到自身的发展。因为你没办法带团队,所以部门的整体绩效做不到超越于别人的期望。不要说超越别人的期望,甚至连基本的任务可能都没有能力去完成,为什么?因为你所带领的团队形不成合力,最终它不能够转化成战斗力。任务仅靠一个部门负责人或少数几个自主能力比较强的核心骨干是远远达不到要求的。所以,一个管理干部,你真正要强,真正要好,真正要有未来的发展前景,一定要能够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去带好团队,只有这样,管理才能够成功。

第二,如果我们的管理干部不会带团队,危害的是单位的发展。企业界有个著名的八二定律(也普遍适用于事业、机关单位)即:80%的责任由20%的人在承担。这20%的人是谁,就是我们各层级的管理干部,包括少数几个核心骨干。部门人很多,但没有几个人的工作到位,导致我们大量的人力资源浪费。企业也好,事业单位也罢,靠少数几个人,是干不出光辉前景的。

现在中国企业都在强调“执行力”,但我的观点不一样,我认为执行力不需要也不应该强调,你来到这个岗位要做什么,这是每个职场中人首先要想清楚,而且要百分百做到位的。否则,这个位置为什么是你的,你又为什么可以拿这个工资和奖金?很多人没有想明白这个道理。当前需要强调的是“思考力”,当下很多岗位的员工、管理干部缺乏思考力!来到这个部门或岗位,若领导不交办做什么事,很多人不知道要做什么,做出什么结果,如何做;碰到问题,若领导不出面指点迷津,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像惠普、IBM这些跨国公司,他们的管理者对下属是这样一个要求——“你来到我这边,你就该告诉我,你该怎么办。如果你告诉不了我,还要我告诉你怎么办,那我还要你干什么?”如果一个企业只有几个大脑在思考,这个企业的发展还有戏吗?企业或单位至少应该让80%的人,大家都能主动作为,主动思考。让一个大脑思考或少数几个大脑思考变成人人都思考的时候,企业或单位的发展才不会变成一句空话。所以,如果我们的管理者,他不知道背后的这些东西,不知道我到了管理干部这个位置首先应该去带好团队,去承担好选人、用人、育人、留人这些事情的基本责任,那是无法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的。

为什么所有员工要懂人力资源管理?

现实中,很多人认为,人力资源管理这些东西,你领导们去干吧,跟我有什么关系。因为大家的不参与,甚至抵触,导致人力资源管理落不了地。如果要让大家都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我的责任,首先要理清工作到底为谁干。很多人没搞明白工作到底为谁干,如果搞明白了,那些推诿扯皮、不负责任、踢皮球等诸如此类的组织乱象不会象现在那么严重。这些,光靠制度是解决不了的,只有靠人的自觉意识和主动作为。而人的这种自觉意识和主动作为源自于人的思维,这个思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对工作怎么看,如果认为工作是为别人干,是为你领导干的,一定会出现领导交办一件我干一件,如果领导不交办我不干的现象。但是,将思维调频到工作就是为自己干,那么,领导不交办,我也要想尽办法地找工作机会,也要想尽办法地把工作做好。

如何让员工知道工作是为自己干,一定要让员工明白,工作做好了,不论大事还是小事,工作回馈给你的不是拿多少工资,多少奖金的问题,也不是职位怎么升迁的问题,而是你从工作当中积累的经验和能力。这些经验和能力是多少工资和奖金都换不来的,因为它能决定你未来的生活品质。我们每投入去做任何一件事情,工作对大家的回报,在于两方面:一个是物质利益的回报,一个是未来发展机会。未来机会要靠什么去获取?要靠你的能力。能力从何而来?就从你每一件事情干好之后累积而来。如果,我们没有自我管理的意识和主动作为的习惯,也就是说,背后若没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没有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技能去对接工作,就不可能有职业化的工作行为,如此,工作就不会有好结果。若干不好工作,工作本身对你的回报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大,我们很多人最终也成功不了。

人力资源管理强,企业或单位的内部运营才能顺畅;人力资源管理要强,仅靠人力资源部门是做不好的,只有让人力资源管理走出人力资源部门,让人人都承担起人力资源管理责任的时候,才能做好做强人力资源管理。

三“系统平台”是立足点

人力资源管理若割裂运作,比如培训仅搞培训的事,考核仅搞考核的事,工资设计仅搞工资设计的事,人力资源管理是不可能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要成功,一要能系统设计,二要有平台思维。什么叫系统设计?比如绩效考核。搞考核为什么?它有两个目的,一个目的是驱动关键任务的实现;一个目的是帮助人的成长。既然考核要能驱动关键任务的实现,那必然的,首先一定要梳理清楚年度关键任务;而要帮助人的成长,它和培训体系,员工职业发展体系又息息相关。所以,绩效考核不超越于考核制度本身,同步去连结相关联体系,通常是很难搞好的。再比如说研发部门要招聘员工,假设仅从招聘角度而言,研发部门一提出需求,人力资源部门全力以赴就为其将人员招聘到位。但事实呢?研发部门的职责不清,人招来了不知怎么用,也没有到位的考核机制,导致人浮于事。事实上是因为研发部门用人不善导致效率不高,误认为是人手不够。如果人力资源部门按研发部门的思维去走,人,势必越招越多,单位的闲人也会越来越多的。只有具备系统思维,跳出招聘的框架,从工作设计、人员管理等方面同步系统去考虑研发部门的用人需求,人力资源部门才能真正将工作做到位,进而帮助到部门及企业的成功。

什么是平台思维?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使命是搭平台,建舞台。在这个平台上,人人共舞。若企业、单位或部门的人很多,但只有几个人在跳舞,其他的都是观众,甚至是裁判,在旁边指点谁跳得好,谁跳得不好,那我只能告诉大家,这个平台没有搭好。好平台是什么?人人都愿意主动作为,自主管理。这要机制和文化去匹配。

小时候,我在老家经常随大人去看木偶剧,台上,乐队在卖力,提偶人在卖力,木偶本身也惟妙惟肖。台下观众在如痴如醉欣赏一台好看的木偶剧的时候,我就在想,这搭台人才厉害呀,若没有这个舞台,台上这些人的成功从哪里去体现呢?人力资源管理者我想就是这个搭台的人。台建好了,让大家在台上尽情共舞,实现人生理想,驱动企业发展,这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成功。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运作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有三方面的问题存在:一是人力资源管理不能为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服务,为人力资源管理而做人力资源管理。我们所看到的很多人力资源管理部,更多的似乎在热衷于玩一些概念、模型,仅有专业思维而没有战略考量,都不知道如何帮助企业更好的实现战略目标;二是只有人力资源管理部在承担人力资源管理的责任,其他人和部门是裁判,从旁观者的角度去评判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好坏。仅靠人力资源管理部在唱独角戏是做不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第三,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工作是割裂的,模块化的,而非关联系统化的。比如招聘,往往仅为招聘而招聘,但招聘显然和工作设计、培训与职涯发展、考核与分配等是紧密相关的。只有横纵向的系统思维及平台化的系统运作,才能真正做好招聘这个点的工作。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有哪些成本是老板们开公司前未曾预见到的?

移动互联网科技公司,20人以内的团队规模,以下是我开公司前未曾预见到的成本支出: 没想到租个100多方的毛坯办公室,单装修费用就要花个5-10万,还以为租几张办公桌椅刷下墙就可以入驻办公; 没想到在有点档次的办公楼,隔几个到顶的会议室,单消防改造就要花2,3万; 没想到营销成本这么高,一个付费点击就要花几块,开了推广账户就要一万,一个月稍不控制下预算,几千到几万的推广费用可能就打水漂了; 没想到招聘网站开户也要钱,一年开了招聘账号就要五六千; 没想到每个月帮每个员工交社保要1K,企业需要承担600-700的费用; 没想到需要交各种各样的税,什么企业所得税,教育附加税,城建税等等; 没想到管理的成本这么高,管理上稍不留神,就要浪费很多人力成本;
这种聚会基本都是公司一年一度年终奖颁奖典礼或是鼓励员工并宣扬像新人宣扬企业文化。线上开会,线下直播给全体员工观看,一般能亲自到场聚会人都会涨工资,且如果表现具有"狼性"还能有额外奖赏,场上会有各个门店的老总(区域经理或CEO)颁发奖学金给表现出众或大型比赛得奖的老狼。仪式末尾会有隆重的盛宴来填饱小狼的肚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8 10: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商业质量提升的三个标准,第一,产业要有正能量,为国家、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创造更多真正的价值。第二,企业要有创新精神,要有专业主义的创新来营造企业的未来。第三,企业的信誉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而不是今年赚了钱,企业就没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1 03: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管理不是领导,管理是让一个系统正常运行,帮助你完成你知道如何完成的事。而领导是建立新系统,或者改变旧系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8 03: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放下自己的亲友圈子,拥有的是整个团队的圈子;缩小了亲友的圈子,放大的是团队的圈子。圈子决定能量,能量决定平台,平台决定成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20: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企业家的孩子不愿继承家业,这是可以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找一个很好的技术工老师傅,他虽然不是你的家里人,但你企业里的人,对企业非常了解,他们有理论和实践加上在企业干了很长时间,多易他们是理想的传承人。所以你要好好对待员工,帮助他们进修,让他们感受到他们对身份的认同感与企业一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03:35:03 | 显示全部楼层
管理不是领导,管理是让一个系统正常运行,帮助你完成你知道如何完成的事。而领导是建立新系统,或者改变旧系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