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实笑不太出来,不是他们的行为不可笑,而是我看到弹幕里有句话,背上没有孩子车子房子这些负担谁愿意这样,这句话确实把我刺痛了,现在年轻人“不思进取”可能就是不想这样吧,不想结婚不想要孩子仅仅只是想活得有尊严些,轻松些,我突然觉得我们这个社会如此大行其道真的对吗,人活的真的不像人,但回过头才发现自己也不怎么像个人,有什么资格笑他们呢?我没资格笑努力的他们,却也无法认同这样的方式,到底是哪出了问题?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国际连锁企业管理协会消息:“做领导就像做淑女。如果还需提醒人们注意这一点的话,那你就不是真正的领导或淑女。”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出自玛格丽特·撒切尔(Margaret Thatcher)名言,而这位有“铁娘子”之称的英国前首相已于4月8日去世。她明白领导力不在于头衔、拍照或拗造型。真正的领导力在于真实可靠、为原则挺身而出,即便是(或许尤其是)要面对强烈的抗议的时候。
对于她的热心崇拜者来说,玛格丽特是一位标志性的民族女英雄,她结束了英国二战后的衰落周期。而愤怒的批评者则将其视为好斗的工业破坏者。但没人怀疑她一丝不苟的决心。
不幸的是,当今关于领导力的许多心理学分析找错了焦点。公司里的许多培训和拓展都关注于了解“事物”。人们学习该思考些什么,做什么和完成什么;而不是如何思考,如何做和如何完成。他们学习事物的方方面面,却对其本质知之甚少。
领导力的通俗定义也倾向于外化。许多定义都关注领导力的外部表现——如洞察力、判断力、创造性、驱动力、人格魅力、公众表现等等——而不是触及领导力的本质。
这种外部模式延续到了组织层面。人们常常因自己的外部优势而得到认可。成功常常以营收、利润、新产品突破、成本控制、市场份额以及其它许多熟悉的指标来衡量。显然,实现和衡量外部结果是有价值的。但这不是真正问题。
更多相关问题是:
(1)什么产生了外部结果?
(2)什么能使好的外部结果得以持续?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领导力”。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伟大的领导力”,“真实可靠”的领导力。
真正的领导力来源于“诚实”。诚实地将他人之需置于自己的需求前。诚实地交流信息,包括正面和负面的信息。诚实地接受(欢迎)异于自己的观点。诚实地做到价值观与行为的一致(听起来很像“正直”,不是吗?)
真正的领导力还来源于“明晰”。明晰你代表什么,不代表什么。在由无穷无尽的选择构成的浩瀚汪洋中明晰你的航线,利用价值观的指南针使自己一直保持在正确的航道上,并且在出现短暂偏离时对路线进行必要的修正。
在俄国革命前,一位牧师走在路上时碰到了一名士兵。士兵用步枪对准牧师,质问道:“你是谁?要去哪儿?为什么要去那儿?”对于这突如其来的问讯牧师不以为意,他自己提出了一个问题作为回答:“他们付你多少钱?”士兵有点惊讶,回答道,“一个月25戈比(苏联小铜板——译注)。”想了一会儿,牧师说道,“我有一个提议。如果你每天都在这里拦下我并让我回答这三个同样的问题,我将每月付你50戈比。”
我们当中没有谁会天天碰到一名士兵,向我们抛出这些生命的难题。但我们可以坦诚地自觉发问。如果我们这样做,我们就能发起自我挑战,推动自己不仅能做得更好,还能成为更好的领导者。
什么是真正的领导力?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的另一句名言能够给了我们一些点拨。这句话就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是,最终你用光了其他人的钱。”表面上看,这似乎有关于政治和经济。但它凸显出了这样一种重要性,那就是要拒绝那种喜欢对原则“自己说了算”的领导力陷阱。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安全+希望就这四个字。所谓安定就是你能够让员工感觉到在这里工作很安全,公司不会动不动就把你给开了,或者公司觉得你没有价值了就把你抛弃了,又或者不把员工当人,拼命压榨,天天007。人心安了,流失率是很低的,公司才谈得上长久。所谓希望就是你能够让员工觉得在这里工作是他们的机会,你能让他们觉得各个方面都是越来越好的,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机会越来越多。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精英,其实打工的要求的就是这些,有安全感,有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