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在优衣库每次开完会不也要喊口号嘛,第一次店长没和我说,他们在那喊口号我当时都懵了,很多日企就这样的,其实生活真的挺无奈 他们是为了养家糊口,我一个学生在销售行业经常上班,有些成年人真的背负一个家庭付出了太多。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商业媒体的报道很容易让人们得出这样的结论:让公司变强大,你需要一位有魅力的CEO,你得找到下一个乔布斯(Steve Jobs)、杰克 · 韦尔奇(Jack Welch)或者菲尔 · 奈特(Phil Knight),否则你就完蛋了。
问题是这些富有魅力的CEO们出问题的概率很大,每出现一个乔布斯,至少会出现一个迪克 · 福尔德(Richard Fuld),甚至更多。福尔德在1994年至2008年间担任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 Inc.)的CEO,他的说服能力和独断专行最终导致了雷曼兄弟的破产。当然,福尔德并不是唯一的例子,在最新德国“年度最佳管理者”的名单中,十分之六的获胜者要为公司糟糕的失误负责。这其中包括於尔根 · 施伦普(Juergen Schrempp),在他的领导下,德国戴姆勒汽车公司(Daimler Corporation)被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Chrysler Corporation)收购。这些现象提出了一个问题:从长远来看,魅力型领导者的表现是否优于普通领导者?
答案是否定的。在一份对欧洲具有百年历史公司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卓越公司的领导者往往不是魅力型的,事实上,这些公司领导者的个人魅力远不如表现不佳公司的领导者。魅力型领导者的问题正是在于,他们强大的说服力很容易让反对者按照他们的意愿行事。若一个公司走在正确的方向上,魅力型领导者会让它走得更远,反之,若一个公司走在错误的方向上,魅力型领导者会让它错得更离谱。
幸运的是,另有一种领导风格可引致成功。在对欧洲百年公司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在公司间普遍存在一种可帮助企业获得持久成功的领导风格,我们称之为“智能保守主义”。在这种领导风格下,偶有魅力型领导者出现,但是更多的情况是组织听取人们的意见,并依赖于行业经验作判断。听取意见要花一些时间,但从长远来讲,它减少了鲁莽的战略转移,保证组织的决策更为稳妥。它也帮助领导者在开发新业务时获得更多理解。
智能保守型领导的第二个聪明之处在于,它帮助领导者深度理解他们的公司,这有助于他们深入组织,并了解组织正在发生什么。我们的研究发现,长寿企业97%的CEO是从内部晋升上来的。
事实上,虽然魅力型领导者看起来是在拯救公司,但我们的研究认为,魅力并没有给公司带来增值,相反,成功的卓越公司的领导者恰好是在这些公司呆了一辈子的普通型领导者,他们的成功来自长期管理一家公司所积累的经验。
当然魅力并非就是灾难,魅力型领导者一样可以有良好的职业生涯。不过,这样一位成功CEO更乐意花时间学习和倾听,而非当啦啦队长。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安全+希望就这四个字。所谓安定就是你能够让员工感觉到在这里工作很安全,公司不会动不动就把你给开了,或者公司觉得你没有价值了就把你抛弃了,又或者不把员工当人,拼命压榨,天天007。人心安了,流失率是很低的,公司才谈得上长久。所谓希望就是你能够让员工觉得在这里工作是他们的机会,你能让他们觉得各个方面都是越来越好的,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机会越来越多。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精英,其实打工的要求的就是这些,有安全感,有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