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惊奇:领导者反思:你离管理大师还有多远?

[复制链接]
查看: 697|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2 13: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之前在毕业没找到工作,在莆田系男科医院干了两个月网络咨询(前些年才知道类似于或者就是医托),就来了一个人,还是来了一下就机灵的溜了[微笑], 主管可以查看所有工作QQ微信聊天记录,经常说不要把聊天搞成公益性咨询(就差指着我鼻子说了),觉得很违背内心的医德,第三个月辞职了。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如果把一个团队比作是一个舞台,那么,一个个团队中的管理者就是这个舞台上的一个个主角,无论团队是大还是小,无论这个舞台是否是绚丽多彩的,管理者同样需要在其中演绎好自己的角色,不能有半点闪失。我从来都认为作为一名管理者必须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尽更多的义务,时时处处不论从横向还是纵向为团队中的其它人做出表率。在现如今的社会中,我们也不止一次的听到要锻造鹰一样的个人,熔炼雁一样的团队。否则作为管理者,你所赢得的掌声就不会太响亮,这主要是源于管理者的表演是不精彩所导致的。

因此,既然管理者是主角,一般员工是配角,那么作为团队或团队之外与之相关的人就是所谓的“观众”,他们就要看到管理者比别人付出更多卖力的去表演,并且带领好你的团队,使之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一定努力去完成好自己的任务目标。这样以来,如果管理者在想赢得掌声时,别人也不会毫不吝惜的将最响亮的掌声送给管理者。否则,一切的辛苦与努力将会化作水中月和镜中花。

我曾经参加过无数次的培训,同时也给别人培训过多次。其中留给我印象较深的一堂课中讲到“如何做一名受欢迎的管理者”,到现在都使我非常受益。但是,内心中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不足之处,后来经过我的努力寻找,我发现自己终于在这一培训课程中发现,它阐述的观点似乎更多的从客观角度让管理者刻意去塑造和迎合他的下属而去如何如何的完善自己。却将管理者如何更受欢迎的主观方面弱化了。许多次,我试图去改变这种现状,但始终没有能够令自己满意,因为里面还是有“讨好”的嫌疑存在。这就引出来了作为管理者,到底应该是从主观上还是从客观上更多的去实现鹰一样的个人和雁一样的团队?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其实并没更复杂和更困难。我从所学习到的“管理者十六条素质修养诚示”中得到更多的答案。那就是管理者一定要从主观上实现自我修养与素质的提升,从平时的一点一滴中养成积累经验,胜任能力的自我训练,从而使自己能够在完全融入团队的同时,能够主动获取到更多的响亮的掌声。

当仔细学习完“管理者十六条素质修养诚示”后,更能从内心深处涌出对管理的最新注解与其博大内涵的重新思考。从而不会将它简单的看作是两三个字的而随便说说和随便就能够做到这样简单。通过“管理者十六条素质修养”仔细深入的推敲,也使作为管理者能够从高层次和深境界得到一次次心灵的洗涤。而我也将其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归纳:

一、管理者的素质涵养

管理者的素质与涵养往往与他在学校中学习的内容有着密切关系,然后在进入到工作角色后,就会将在学校期间的良好习惯自然而然的带到工作中去,同时也会把学习的许多知识潜移默化的融入到工作中来。因此,当在工作过程中,将良好的习惯与完善过硬的知识结构以及后天的工作能力结合起来后,就会势不可挡的派生出做管理者的素质与涵养来。而这些素质与涵养是管理者平时的高标准与严要求养成的非常良好的习惯,到了最后,他们的这些良好的习惯、素养也会成为管理者在实际的管理运用中最大的受益者。

管理者的素养甚至还可追溯到他所受到的家庭环境的影响以及他周围人群与环境的影响等等。而将这种客观的影响形成主观的力量,就会使管理者从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而这个质就是管理者的素养的习惯成自然。还有一种可能则是许多管理者天生所具备的独有的管理才能,以及他们具备管理者的直接和最有效的素养。因此,管理者的这些素养也可演化成为一种品德与职业操守而使其大放光彩。而这些内容,虽然在“管理者的十六条”中也有部分显现,但可以我对其理解上说明了所受到的教育与熏陶。

我所认为的则是管理者赢得响亮掌声所获取的必要的素养,可以从以下几条中得到印证:

1、多做自我批评,并要经得住批评和不公平待遇,正确对待所有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能看到后天。

2、要有足够的承受能力,困难时,一定要正面去想问题,顺利时一定要反面去考虑问题,面对解决问题时,不要死钻牛角尖,钻牛角尖只会损坏你个人的形象。

3、决不能和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异性下属有任何不正当的男女关系,男女有外情,永远拎不清。

4、要能听进和接受下属的批评和不同意见,光说“同意”和“好”的下属,往往不是弱智就是别有用心,全部说你好的下属不是一个好下属,全部说你坏的下属不一定是一个坏下属。

二、管理者的为人处世

管理者的为人处世风格,也常常会影响他的管理风格,并且也与管理人员的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管理者风格是雷厉风行的,有些则是慢条斯理的;有些提倡人性化,有些主张制度化;有些管理者圆滑,有些管理者实在;有些管理者张扬,有些管理者内敛;有些管理者喜欢阿谀奉承,有些管理者喜欢实事求是等等。可不论属于哪一类,但管理者为人处世则不能丢弃心中的一把尺度与准绳——那是就丧失良知,以大局限于重。

这也说明了管理者的宽容大度与身先士足不能总是挂在嘴上,而是要付诸于行动之中。要知道,作为一名管理者,多少双眼睛盯着你的所作所为。不能抱有丝毫的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作为管理者,作为团队的领导就可以搞特殊化,并且有些纪律或制度偶尔犯上一两次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有些时候,往往是这些稍有懈怠的想法会害了管理者,会因这一丁点的瑕疵而到最后的一发不可收拾。

管理者,冲锋在先,享受在后是理所应当的,大气魄、大智慧才会孕育出一个受人尊敬,拥有无数掌声与鲜花的管理者。

1、团结友爱,多想别人的困难,再想自己的难处,宁让别人负我一生,决不让我负别人一寸。

2、宁吃亏,敢于吃亏,但吃亏绝对不是为了以后占便宜,不打个人小算盘,尽量去为自己领导的这个集体和协助自己的同事多谋取正当的利益。

3、做人先要舍,才能有得,要是先得后舍,有难没人帮你忙,只有先舍后得,必然在你最困难时有人会报答你。

4、人一定要有礼貌,见了长辈要先让路,见了比你大的长者要主动微笑打招呼,见了同事更要点头、礼节性目视十秒钟,在公众场合要绝对保持对领导的尊重,不能对领导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在公众场合进行指责、反驳等,有事在单独时进行沟通。

三、管理者的能力水平

管理者在许多时候需要不断的否定自己,需要豁达大度的胸怀和虚怀若谷的态度。但光有这些还远远达不到一位真正管理者的要求与标准。在现实的团队中,需要的还是管理者的能力与水平的体现。也就他们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翻越困难和追加个人管理魅力砝码的能力。

管理者既是一个团队的主导者,也同时是一个彻底的执行者。学习更多领导技巧企业管理 > 领导力 > 领导艺术栏目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安全+希望就这四个字。所谓安定就是你能够让员工感觉到在这里工作很安全,公司不会动不动就把你给开了,或者公司觉得你没有价值了就把你抛弃了,又或者不把员工当人,拼命压榨,天天007。人心安了,流失率是很低的,公司才谈得上长久。所谓希望就是你能够让员工觉得在这里工作是他们的机会,你能让他们觉得各个方面都是越来越好的,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机会越来越多。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精英,其实打工的要求的就是这些,有安全感,有希望。
有些人是真的为了生存,挣钱,不得不做,有些人可能是真的被洗脑了,觉得这样的行为很有用?无论那样,都挺悲哀的。我希望工作并不是全部,一天24小时,除了工作睡觉,还要陪伴家人啊,和朋友在一起,或者一个人待着,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你想要我免费加班,可以啊,一个月因为特殊情况加几天班,也不会特别在意 。只是家里有情况的时候,单位也可以通融一下……都是互相的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9 00: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逃避责任在涉及管理和工作质量的时候就成为非常敏感的词汇。在团队协作中,逃避责任是指团队成员在看到同事的表现或行为有碍于集体利益的时候,不能够及时给予提醒。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团队成员由于逃避责任而导致整体效益下降时,他们就会真的相互怪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2 02:35:25 | 显示全部楼层
管理职能不是某个人的个人职责,而是企业领导和所有成员共同承担的职责,管理职能的强弱取决于全体员工的管理素养和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20: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利润并不比人重要,人也不应该被简化为统计数字的工具。企业可以成为推动进步的巨大杠杆,但必须明确知道进步不能只包含企业主的利润,还需要打下哲学的基础——管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01: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已经进入到了新经济发展时代。社会问题的解决,仍然需要一些个人对个人的帮助,需要这样的创新技能,需要这样的倡导,这就是我们社会企业的问题,我们相信很多的社会企业家在中国是很好的企业家,我们需要你们这样的天才,能够适用于我们社会问题的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10: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今中小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鼓励政策制定者、政府官员和国际组织展开共同合作,发扬中小企业的创业家精神。他呼吁,社会应当关注几个明确、可行的重要事项,使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得到实实在在的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