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轻率:激活领导气质

[复制链接]
查看: 884|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2 13: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他们住在郊区,残破的求职公寓,为了家人,为了生活下去,丢人吗?他们不觉得,我们觉得而已,弱肉强食的社会,生活在底层,你可以反抗,再找份工作罢了,但是找工作的这几个月,也需要钱啊,没存款就忍着吧。大家不要被视频标题骗了。我是学医的,神经内科。毕业后在精神病院当主治医生,视频内的行为都是我们为院里的病人量身定做的康复操,目的是让病人活动康复治疗。根本不是什么公司的企业文化。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如何塑造领导形象

设想这样一个场景:最近,你被派往一个新组建的跨部门项目团队。今天是新团队见面会,各部门管理者齐聚总部会议室,海外分部的同事通过电话和Skype参加会议。为新团队剪彩的CEO首先讲话:“希望各位贡献精彩创意,为公司业务开辟新路。”你看看身边陌生的面孔,又想象一番远程参加会议的同事:这些成员性别年龄各异,来自不同的部门和业务背景,在不同国家工作,他们中谁将成为团队明星?

数十年来,社会科学家一直在研究组织中权力结构的秘密:为何有些人地位更高、更受尊重,并拥有超乎常人的声望和影响力?人口特征是一个重要因素:在西方商业世界中,40岁以上的白人男性地位普遍更高。外貌和性格也很重要:高个子、长相好或性格外向者更受欢迎。职务和头衔也会带来权力的光环。

好在我们也会采用更合理的标准,例如专业技能、竞争力,以及对工作的投入度,来判断他人是否值得尊重。不过,教育和专业水平有时无法一望即知,因此初次见面时,我们经常通过观察更外在的特征,来判断对方是否具有领导气质。

当然,随着团队展开合作,个人能力得到体现,初始印象会发生变化。但在一定程度上,第一印象很难更改。很多研究表明,组织内地位等级形成的过程非常迅速,且一般不易动摇,一开始就地位高的人将长期保持这种优势。

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免令人沮丧:领导者对团队的掌控力如何,很大程度上由先天因素决定。但在本文中我们将力图证明,这种观念值得商榷。一系列实验表明,通过调整思维方式、建立积极的第一印象,任何人都有机会在团队中获得更高的地位。简言之,如果你提升自己的权力感,主动在团队面前展现领导风范,你将更有可能成为领导者。

当代企业组织愈发扁平化、项目导向化,多元化临时团队逐渐成为常态。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的研究对管理者尤其有借鉴意义。由于企业内部员工流动更灵活,领导者树立威信的传统方式不再有效,员工对领导者的第一印象将发挥关键作用。下文将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自我训练方法,帮助你塑造领导形象。

主动出击

你马上面临一个重要会议。族裔、性别、年龄、外貌、职位、业务背景和专业技能显然无法在一夜之间改变;你能改变的是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研究表明,有些行为和性格特征被视为领导气质的体现,例如声音洪亮、主动、自信等。具有此类特征的人可能能力强、经验丰富,也可能只是性格外向、喜欢掌握主导权。但很多心理实验证实,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改变心态和思维方式,进入积极主动的状态。

人类行为受两个心理动机系统支配:行为抑制系统和行为激活系统。前者的功能是规避风险、防止受伤,后者则使人集中精力、积极主动达成目标。帮助我们主动出击、获得更高地位的,正是行为激活系统。

我们的研究重点关注三种行为激活系统主导的心理状态,观察它们对行为的影响:聚焦于目标达成的进取精神、快乐,以及权力感。已有研究证明,这三种心理状态均能激活大脑左前额叶的一处特定区域,减少压力荷尔蒙可体松分泌,使人更乐观自信。脑神经、荷尔蒙和心态的变化,会导致行为的改变:例如,权力感强的人不会迁就他人,而积极、乐观的人会在集体讨论中贡献更多。我们想探究的是,这类心理状态能否使人在人际互动中更积极主动,从而在团队中获得更高的地位。

我们推荐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使你通过正向自我暗示进入积极主动的状态。我们的实验证实,只需写下或思考正面的生活体验或未来愿景,即可完成自我暗示:描述希望达成的目标,你将进入进取状态;回忆胜人一筹的经历,可提升权力感;写下曾让你激动喜悦的事情,你将更快乐。相反,如果进行反向自我暗示,例如回想被动承担的职责、受制于人的经历,以及悲伤的往事,你将进入消极、抑制的心理状态。在正向、反向自我暗示之外,思考通勤或购物之类日常事项,则不会影响心理状态。

在实验中,同性参与者被分入3人小组,我们分别对每个小组的3位成员进行正向、反向、中性暗示。随后每个小组需通过讨论完成一项任务,例如列出北极生存必备物品清单,或研究出成立公司的最佳方式。讨论结束后,每位参与者要对本组成员的地位和参与积极性作出评价:你在多大程度上尊重、佩服这位队友?她是否领导了你的小组?她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小组决策?她是否果断地提出主张?她是否在讨论中占据主动?

实验结果清楚地显示,经过正向暗示而进入进取状态、更有权力感、更快乐的参与者,在小组讨论中表现得更积极主动,并获得了更高的地位。积极主动的参与者中,60%被至少一位队友评价为“团队领导”,这一比例是自然概率的近两倍。在另一项实验中,中立观察者观看小组讨论录像后确认,在讨论的前10分钟,权力感提升的参与者发言更主动、果断。我们还发现,经过正向自我暗示进入积极状态,可使你在团队中的地位不输原本就外向、控制欲强的人。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调整心态,在人际交往中采取更积极的姿态,你将更可能成为受人尊重的领导者。

保持优势

不过,在第一印象中获得的优势能保持多久?此前已有研究显示,心理暗示对行为的影响并不持久,通常只能持续几分钟到1小时。但我们的实验证实,新团队组建后,等级秩序会快速确立并不断强化,在这种条件下,心理暗示的效用更持久。在开始时更受尊重、被视为更有价值的员工,即使并无过人之处,仍将保持在团队中的地位。实际上,由于受到特殊待遇(消息更灵通、发言机会更多),他们往往业绩更好,更容易保持自己的地位。这与皮格马利翁效应颇为相似:起初被教师青睐的学生,在一年后的标准化测验中成绩更好。

为证实以上结论,我们在第一次实验48小时后请参与者回到原先的小组,完成两项新任务:在20分钟内为一家环保机构提出方案、在5分钟内完成一项数据估算(例如估计美国每天使用牙线者的比例)。没有长篇大论或援引专业经验的时间,所有人必须立即着手工作。任务完成后,参与者再次进行互评,结果与两天前一致:虽然这次没有心理暗示,且任务也不同,但上次实验中更有权力感、更快乐的参与者能够继续对队友施加影响力。

我们还进行了一项资源分配实验,意在探究获得领导者地位的参与者能否获得实际好处。答案是肯定的:我们要求参与者根据各自团队成员的贡献,自行分配一定数量的奖券,结果是先前经过心理暗示而更快乐的参与者得到了更多奖券。

我们由此得出结论:临阵磨枪激活积极心态,也可使你在团队中获得并保持较高地位和影响力。

实际应用

如何将我们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只需进行上述正向自我暗示,你就有机会在新同事面前树立领导形象。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1.钱给到位,公私分明,五险一金该办的得办。【不给钱再好听的话都是废话】2.BOSS说话算话,别总是坑员工。【这也是本人最讨厌的,说话不算话,事后反悔;然后又逼着员工干活拿执行力说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收拢人心,人都有感情,逢年过节的发点礼物或者购物卡的表示下都行。你一句话不说,一个字不提,员工会觉得我在这里就是被利用的机器,该走还是会走,绝不留情。
这种聚会基本都是公司一年一度年终奖颁奖典礼或是鼓励员工并宣扬像新人宣扬企业文化。线上开会,线下直播给全体员工观看,一般能亲自到场聚会人都会涨工资,且如果表现具有"狼性"还能有额外奖赏,场上会有各个门店的老总(区域经理或CEO)颁发奖学金给表现出众或大型比赛得奖的老狼。仪式末尾会有隆重的盛宴来填饱小狼的肚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0 01: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非业务部门为什么缺乏狼性和战斗力?源自缺乏绩效目标的激励。天底下没有懒惰的人,只有缺乏足够动力的人。企业要用未来的目标激励现在的员工,用市场创造的财富激励自己的团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4 00: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商业模式一定要可持续性,过去的几年里,因为中国市场的确非常非常热闹,所以很多的烧钱业务都非常非常容易融到钱。很烧钱的企业,现在已经不赚钱了。投资人很多没有那个胆量砸钱,中国也有很多最近烧钱的企业,再融的就会产生问题。做企业一定要想明白烧钱会不会烧出这个企业的可持续性,不要把钱补贴给了白眼狼,你一旦补贴人就不见了,这种商业模式是最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4 10: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今社会,没有一种商业模式是长存的;没有一种竞争力是永恒的。唯有持续不断的坚持学习成长与创新精进,方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赢得一片市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5 11: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追求确定性的人往往不能成为优秀的企业家,任何有勇气面对决策的人,都能够通过学习成为一名企业家,并表现出企业家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15: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系统性地将外部人员纳入高级管理层以下的职位,并允许他们逐步培训和重塑高级管理层的思维,这有时会刺激文化变革。当外部人员接管某小组,重塑这些小组的文化,并使其变得非常成功之后,此时再去创建一个组织工作的新模式,这很有可能获得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