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谈谈:领导者:卓越与平庸之间只隔一个“哈利规则”

[复制链接]
查看: 596|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2 13: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之前在毕业没找到工作,在莆田系男科医院干了两个月网络咨询(前些年才知道类似于或者就是医托),就来了一个人,还是来了一下就机灵的溜了[微笑], 主管可以查看所有工作QQ微信聊天记录,经常说不要把聊天搞成公益性咨询(就差指着我鼻子说了),觉得很违背内心的医德,第三个月辞职了。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如果你问一位领导:“你愿意任用比你表现更优秀的人吗?”相信每一位领导都会回答:“愿意”。但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人都希望并会雇佣能力比自己差的人。

这就是南加州大学校长史蒂文B.桑普尔在《卓越领导的思维方式》中提到的“哈利规则”,意思是人们总会雇佣不高于自己能力的人。

按照哈利规则,如果一个人的综合能力为99%,那么他会雇佣相当于自己能力99%得人——即:综合能力的绝对值只有98%。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企业的最高层领导者是具备99%能力的人,那么企业中第四层雇员的能力绝对值将是不低于92%的人。

但是,如果最高领导者的综合能力只有90%。根据哈利的规则,他将雇佣相当于自己能力90%的人——即:这些人的绝对能力为81%。而这些绝对能力为81%的人所雇用的人,其绝对能力为66%,因此,企业第四层雇员的综合能力绝对值只有43%。

就如同“彼得原理”一样,哈利规则同样揭示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一种现象:是我们自己阻碍了我们自己的成长。

而且,我们很多人都难以摆脱这一规则,即使意识到这一点,也难以摆脱。或者说,我们在用人上都面临“一道坎”,迈过去了你就会走向卓越,迈不过去,你只能接受平庸。

难以摆脱的“哈利规则”

实际上,在很多人身上,也包括我自己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哈利现象”,比如阻碍或忽视下属的表现,任用一些自己喜欢的人等等。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相似性在作怪。人们都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排斥与自己不相似的人,在他们看来,喜欢比能力更重要。如果有人提出疑义,他们就会说“德比才更重要”,我们需要有能力的人,但我们更需要有德性的人。

不相似,就是德性还不够,很多表现优秀的人才就是这样被踢出出局的。但是,能够比我们表现更优秀的人往往都是与我们不相似的人,甚至是我们所讨厌的人,我们需要的是包容,而不是相似。

二是虚荣心在作怪。人们往往接受不了他人比自己更优秀,特别是下属比自己更优秀,这会让自己很难堪。担心“能力出众”的下属会让自己相形见绌,甚至会影响自己的前程和发展。这在等级森严的组织中尤其显得突出,比如在国企。

总觉得自己是最优秀的,下属有什么表现,就是在和自己做对,许多人三缄其口就是不想为自己惹麻烦。但实际上,下属不“出众”,做上司的也无法“出众”,没有得力的下属,我们恐怕做什么事也会力不从心,虚荣心阻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

“哈利规则”就是领导生涯中的一道坎

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在于自己的表现如何,而在于他人的表现如何,只有充分地发挥了他人的优势,整体的效力才能够得到最大的发挥,我们也才有可能在与他人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取得成功。这似乎是一个非常显然的道理,但我们往往就输在这里。

有很多人,特别是那些高高在上的领导们,觉得自己是一个人物,有权威,有能力,似乎没有成不了的事,但做起事来,总是感觉力所不能及,下面的人不给力,左右的人也不给力,就是因为不能避开这个哈利规则,在潜意识里不自觉地排斥那些比自己更聪明更有学识的人才。

我曾经仔细观察过一些领导者,有的人很聪明,人际关系经营的也不错;也很有能力,专业知识也很强,精力旺盛、雄心勃勃,年经轻轻就走上了领导岗位,按说应该有很好的发展,可总是走到“半程”就停止了,再也很难往前迈进了,有的甚至开始走下坡路。当然,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的一条原因是“哈利规则”在作怪,不能尊重和任用一些比自己更有水平和能力的人。而且他们在日常的工作中总是想法设法“打压”一些人,限制一些人的表现,从不把他人放在眼里,处处表现自己“卓越的领导才能”,如此以来,下属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消磨殆尽了。

可以说,哈利规则就是每个领导者生涯中的一道坎,有的人迈过去,成就了卓越,有的人没有迈过去,只能忍受平庸。

来源:世界经理人 作者:刘勇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1.钱给到位,公私分明,五险一金该办的得办。【不给钱再好听的话都是废话】2.BOSS说话算话,别总是坑员工。【这也是本人最讨厌的,说话不算话,事后反悔;然后又逼着员工干活拿执行力说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收拢人心,人都有感情,逢年过节的发点礼物或者购物卡的表示下都行。你一句话不说,一个字不提,员工会觉得我在这里就是被利用的机器,该走还是会走,绝不留情。
这种聚会基本都是公司一年一度年终奖颁奖典礼或是鼓励员工并宣扬像新人宣扬企业文化。线上开会,线下直播给全体员工观看,一般能亲自到场聚会人都会涨工资,且如果表现具有"狼性"还能有额外奖赏,场上会有各个门店的老总(区域经理或CEO)颁发奖学金给表现出众或大型比赛得奖的老狼。仪式末尾会有隆重的盛宴来填饱小狼的肚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1 05: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行业龙头,应该以全局的角度重视正视社会企业家生态,作为行业龙头,有责任也有义务身先士卒,发挥领先者的榜样力量,让全社会感受到社会企业家的温暖。我们有信心将社会企业家生态论坛的影响力带到世界,也期待未来有更多的社会企业家一起投身公益,投身生态建设,尽己所能,温暖全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3 00: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铸造实业,也铸造精神,当代的企业家,应该转型为社会企业家,肩负新时代的社会使命,推动行业发展,服务社会进步,顺应时代要求,积极融入国家建设。社会企业家有能力、也有责任承担起更大的国家使命和国家责任,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5 16: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利润并不比人重要,人也不应该被简化为统计数字的工具。企业可以成为推动进步的巨大杠杆,但必须明确知道进步不能只包含企业主的利润,还需要打下哲学的基础——管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6 08: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管理者要辞退一个不合格的员工时,别为难、别折腾、别扣罚员工,直接一点,及时告诉员工,别浪费双方的时间,把该给的都给了。让员工体面地离开,是管理者的义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18: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今社会,没有一种商业模式是长存的;没有一种竞争力是永恒的。唯有持续不断的坚持学习成长与创新精进,方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赢得一片市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