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百度糯米做过几天。晚上8.30上班,他们大多8点到了我8.25分到那里已经是个另类了,完了喊一小时口号玩游戏做演讲那些,下午2点上班1.30就要去到做自我总结之类的事。谁开单了有广播的,也是全体要鼓掌[笑哭]上班第三天的考试我故意搞砸了就不用去了,别提多开心了。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前言:
莫斯科5月7日正午,普京大礼成元首。就职仪式,从莫斯科时间11时30分开始,到12时30分结束,整个典礼非常隆重,一丝不苟,一分一秒都被仪式的操办者精雕细刻。然而,整个仪式的核心人物——就职全世界最大领土的国家元首普京本人,却依然免不了生发一些“计划外”的举动。我之所以说“依然”,是因为普京在“隆重”场合总免不了一些意外之举。
大约12点6分,前任总统梅德韦杰夫讲话结束,退到典礼台的左侧,掌声渐渐停止,典礼台右侧的大法官瓦列里·佐尔金扭头看普京,似乎在询问:总统是否已经准备好。普京领会,但是,随后的动作,有点过大了。只见普京情不自禁地悄悄用自己低垂的右手向前挥动,暗示身为宪法法庭主席的大法官:上前一步,上前一步,你就宣布下一个程序吧!
也许是普京的性格使然,也许是以为大法官看不到其他的信息传递方式,也许普京是担忧整个仪式要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不能有分秒差距,从而显示他自己“遵守时间和规则”的形象,当然,也许普京怕大法官忘了典礼的程序和台词……总之,普京在最庄严肃穆的典礼仪式上做了一个可爱的却不太得体的“小动作”。相比之下,刚刚宣读了“卸任辞”的梅德韦杰夫却态度沉稳,姿态从容,面容得体,两手自然下垂,没有这些不经意的“小动作”。
俄国的总统就任大典,算上这一次普京大典,也才共有6次,但是,酷爱“国典”的俄罗斯政府、俄罗斯文化精英、俄罗斯媒体却把这个仪式组织得十分完善,十分讲究。一切都在精致的规定动作中完成,非常顺利,也非常流畅。我找到2008年梅德韦杰夫就职仪式的录像对比观看,两段视频,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只不过是两个元首换了一下位置,新总统进入克里姆林宫的路线稍有不同而已。梅德韦杰夫是从国家杜马出发,行进到克里姆林宫,普京是从国家最高议会白宫出发,重返克里姆林宫。其实,2004年,普京连任总统的仪式礼节都已经全设计好了。
有趣的是,即便如此,主角普京还是情不自禁的留下了一些“小动作”。刚一进入镜头,普京就无意中彰显了自己硬汉性格,他的西装衣襟时而敞开,时而系上,这个动作不停地在倒换,可见未来的元首是一个手脚很勤快的人,也是一个一刻也不想让衣服束缚自己的人。当进入大克里姆林宫宫殿时,一直走得潇洒稳重的普京,走近典礼台的最后几步,却改成了跳步而上,无处不显示出自己年轻康健的身体与心态。
当大法官佐尔金宣布“符拉基米尔·符拉基米诺维奇·普京正式就任俄罗斯总统”之后,掌声响起,国歌奏响。国歌刚一结束,还没等大法官发话,普京就拿出讲稿要演讲,大法官赶快抢在他的前面宣布:请新总统发表就职演说。最后,前任继任两位总统共同在教堂广场检阅了军队,普京和特别宾客握手致意。当他走到妻子面前的时候,他并没有考虑媒体的敏感关注,依然伸出自己右手的食指点住妻子的胸口说话。这些意外,虽然都是极其微小的细节,让庄严的典礼有一瞬间的谐趣,然而,这恰恰也体现了普京的率性和强势。
领导者形象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领导者的仪容仪表、品德形象、亲民形象、用权形象、用人形象等各个方面。我国宋代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上神采英毅,群臣进见者,皆失举措;上知之,每见人奏事,必假以辞色,冀闻规谏。”这里说的就是唐太宗处理公务时的形象。领导者经常出现在公共场合,因此,领导者形象的塑造就显得尤为重要。领导者是“领导”的人格化,是领导权力的化身。领导者形象,体现了公共性和社会性,它是一种附着了公共性要素的社会性形象。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从反面来说怎么样的公司带不来员工安全感,请对号入座:1.老板很忙,几乎没见过。2.等级划分太明显,开会老板从来只和中层开会、见面。3.经常加班、出差。并且没有从精神或者物质上安抚好。4.内部斗争严重。(市场部的看不惯风控部的,风控部一起看不起技术部的,风控部技术部市场部一起看不起综合部的,嫌他们工资高,不干活。)5.老员工争宠。(A姐和B姐一起进公司的,斗了四五年。A姐工资5000,HR。B姐工资5100,文员。新来的国际部经理3600。基本上公司业务靠进口。现在B姐嫁了个二婚的客户。略占上风。A姐没有可以斗的人了,矛头转向实习生中能力较突出,老板教器重的小C,天天给小鞋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