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去找工作,找到一个化妆品行业的,结果到了就是大清早的在那里放着很嗨的音乐,一伙人排着队,搞得像传销,我们是第一天来的,所以没进去,结束完以后由老员工带我们去试岗,结果就是背着一书包的产品去挨家挨户去推销,我中午吃饭直接就跑路,问了一下,基本都是18岁左右的,16都有!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一企业的仓库管理改善迟迟没有开展,我就找来了仓库的上级主管——物控部经理,经理解释说,都是因为仓库主管素质差、文化低,也不愿意配合,才导致工作开展不下去。我就说:作为上司,仓库主管不行你可以提要求并帮助她改进,再不行你可以换人啊!你的职务不都规定了你的权限吗?想不到物控经理说:谁敢提出换人?要是被打怎么办?上次我们总监不就白白地被她老公打了一顿吗?公司至今都没做任何处罚。
原来,这个仓库主管的老公也是公司的一个部门经理,前不久,不知什么原因与自己的直接上司一位总监发生工作冲突,结果当众就把已经白发苍苍的上司打了一顿,此事当时我也有所听闻,但因为我不是企业的执行总裁,不负责日常事务处理,也就不放在心上,认为企业老板应该会妥善处理,但是想不到已经过去了两月,居然还在公司里留下如此阴影。
带着疑问,我就找到老板,老板说,这事我都已经处理好了啊,当天就已经找到他(打人经理)谈话,他自己也已经承认了错误;再说,这件事付总(被打的总监)本身也有错,你不觉得近期他改变了很多,也容易说话多了。现在,我已经把他们双方都叫到一起,经理已经当面道歉,付总也表示谅解了,怎么现在他们还在说这种话?
在这个案例中,老板自认为没有错,自认为已经把此事处理过了,但实际上这件事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却正在不停地延续。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在潜意识里,老板居然还认为“打人也不一定是坏事”、“这人该打”。这是因为他是把这个企业当做一个家庭一个部落而不是一个组织,也把自己当做一个家长一个首领而不是一个总裁了,这就是组织角色的错位,也是缺乏对组织的认知和了解。
众所周知,家庭是一个以情感或血缘凝集人员的最小的社会单元,当家庭内部成员发生冲突时,解决的唯一办法可能是谅解,所以,家庭需要的就是包容;而组织却是一个以目标、效益和成就来积聚人才的机构,这就需要一种公平公正的秩序,需要用公开的规则来维护内部的平衡,要是用家庭的方式处理组织冲突,显然是不恰当的。很多的组织管理实践告诉我们,任何对错误的包容最后都会成为一种纵容,这是组织管理的灾难!只有原始部落的首领,才会崇享暴力来平息事端和解决问题。
或许这位总监也真有“该打”的地方。但在这起事件中,不管因为任何原因,动手打人的经理都该按照公司制度给予公开的处罚,因为他已经触犯了最基本的组织规则,这就是公司必须表明的态度。否则,必将产生示范效应,那将是组织的灾难;而那位付总即使在工作中有过失,也是该另行处理的,要是都靠下属动用暴力去解决的话,这样的组织可能就只剩下恐怖了。
作为一个现代企业的总裁而言,其定位首先应该是一个组织的领导,而不是部落首领更不是家长。而作为一个现代组织的领导,自然就应该发挥引领和导向作用,更应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否则,就是最大的组织灾难。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从反面来说怎么样的公司带不来员工安全感,请对号入座:1.老板很忙,几乎没见过。2.等级划分太明显,开会老板从来只和中层开会、见面。3.经常加班、出差。并且没有从精神或者物质上安抚好。4.内部斗争严重。(市场部的看不惯风控部的,风控部一起看不起技术部的,风控部技术部市场部一起看不起综合部的,嫌他们工资高,不干活。)5.老员工争宠。(A姐和B姐一起进公司的,斗了四五年。A姐工资5000,HR。B姐工资5100,文员。新来的国际部经理3600。基本上公司业务靠进口。现在B姐嫁了个二婚的客户。略占上风。A姐没有可以斗的人了,矛头转向实习生中能力较突出,老板教器重的小C,天天给小鞋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