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百度糯米做过几天。晚上8.30上班,他们大多8点到了我8.25分到那里已经是个另类了,完了喊一小时口号玩游戏做演讲那些,下午2点上班1.30就要去到做自我总结之类的事。谁开单了有广播的,也是全体要鼓掌[笑哭]上班第三天的考试我故意搞砸了就不用去了,别提多开心了。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道德经》第17章: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也,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和历史,其实就是几个人在玩过家家,一个是李耳,俗称老子;一个是孔丘,俗称孔子,还有一个墨翟,俗称墨子。很有意思的是,孔丘建立了中国第一所商学院并首任院长,培养了七十二位博士,三千余硕士,也等于建立起了自己的人脉圈子,这些学生里,有企业家,有学者,有外交家,还有军事家,正是他们的颂扬和吹捧,才有了至圣先师的孔子香火不衰;而墨子,则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政党组织——墨党,这个党派有着高尚的信仰、严密的组织结构和严格的纪律,不但要宣誓为了墨党理念而奋斗终身,还要按时交党费,不管你做了多大的官。只有老子,孤身一人,赤条条来,赤条条去,没有成立组织,也没有三五一伙相聚成群,只是在函谷关被关长尹喜半求半逼着写了5585个字的文章,可反而被众多精英哭着喊着追认为是自己的老大,真正的领袖。几千年过去了,墨家已经被雨打风吹去了,儒家也在沉浮几许,只有道家,依然悠哉游哉的被后人捧着,一会入世,一会出世,好不潇洒!
由此看来,要论真正的领导学家,非老子莫属,最起码人家做到了。老子曾经在他的领导哲学里,把领导者按不同级别分为四类,并分别作了不同的论述,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四类领导者的境界,看看你属于哪一类!
太上,不知有之;
最理想的领导者,人们感觉不到他的存在。
短短的六个字,老子只是告诉我们最高明的领导者的外在表象——不知有之。
为什么感觉不到?因为他无处不在——靠规律来管理着他的组织。这个规律就是“道”。当我们生存于大自然时,我们感觉不到人类赖以生存是靠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可当失去了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时,我们才会发觉它们是多么的重要。
那么,如何构建这个重要的“道”,老子告诉了我们路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简而言之,就是向大自然学习。因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让人类身处其中,自然成长。大自然的一切都是平衡的,有春就对应着秋,有夏就对应着冬。只有平衡才能够出现和谐的现象。和谐的根本就在于平衡,或者说彼此矛盾的制衡!
企业家,这里指真正的企业家,而不是挂着企业家头衔的作坊主,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构建这个企业的“道”。
这个企业是企业家创造的,那么这个企业在创业初期就是企业家人格的延伸,所以,这个企业构建什么样的“道”,就决定了企业内部的生态环境和外在的表征——即企业存在的价值,也决定了企业能够和谐多久——即生存多长时间;是否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能否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变革;等等。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家就是企业的上帝,他创造了这个世界,构建了这个企业生存的规律。这个规律决定了企业未来的生存空间。这个规律越契合“自然之道”,企业的发展就越良性,也越长久。
美国之所以在近300年迅速崛起并发展壮大,其核心竞争力就在于构建了正确的“道”。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从反面来说怎么样的公司带不来员工安全感,请对号入座:1.老板很忙,几乎没见过。2.等级划分太明显,开会老板从来只和中层开会、见面。3.经常加班、出差。并且没有从精神或者物质上安抚好。4.内部斗争严重。(市场部的看不惯风控部的,风控部一起看不起技术部的,风控部技术部市场部一起看不起综合部的,嫌他们工资高,不干活。)5.老员工争宠。(A姐和B姐一起进公司的,斗了四五年。A姐工资5000,HR。B姐工资5100,文员。新来的国际部经理3600。基本上公司业务靠进口。现在B姐嫁了个二婚的客户。略占上风。A姐没有可以斗的人了,矛头转向实习生中能力较突出,老板教器重的小C,天天给小鞋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