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在优衣库每次开完会不也要喊口号嘛,第一次店长没和我说,他们在那喊口号我当时都懵了,很多日企就这样的,其实生活真的挺无奈 他们是为了养家糊口,我一个学生在销售行业经常上班,有些成年人真的背负一个家庭付出了太多。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刘伯温为明朝重要谋士,其所著的《郁离子》一书中,有不少寓言颇具深意。
《郁离子》中的《麋虎》一篇,讲述一只老虎紧追一只麋鹿,麋鹿跑到山崖边,跳下山崖,没想到老虎也跟着跳下去,麋鹿与老虎皆坠崖而死。
郁离子说:“麋鹿跳下山崖是不得已的事。前有山崖,后有老虎追杀,麋鹿进退皆是死,跳下山崖或有万分之一的生存机会。至于老虎,前进与后退都是自由意志选择,并非面临不得已的困境,却追随麋鹿跳下山崖。引诱老虎跟随跳崖,也算是麋鹿计谋成功。老虎的下场,可以成为贪婪而暴虐的人永远的借鉴!”
以今日来看,“盲从跳崖的老虎”何尝不是我们企业管理者必须引以为鉴的明镜。
近年有些产业进入了白热化的竞争阶段,整个产业由第一名领导者开始,到第二名、第三名甚至所有产业竞争者,无一幸免地全部交出巨额亏损的成绩单。这样的竞争情况,似乎颠覆了我们原本预期产业领导者应该有能力获利的历史惯例。
的确,有的时候企业领导者面对业绩的压力,很容易迷失在数字追求中。很多操盘者做报告时,经常用很长的篇幅叙述竞争者的价格优势,如果不降价,就会丧失市场份额与领先优势,来说服公司决策层降价。
商业竞争最初级也是最直接的手段就是降价,但是这个行为却有可能只关注眼前利益,损害长远发展的机会。作为品牌的领先者应该另辟蹊径,比如,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价值,或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来开发市场与消费者的潜在需求。
如果行业的领导者也进入只以价格取胜的境地,那整个行业将会滑向恶性竞争、巨额亏损的泥潭,从而损害整个行业正常有序的发展。
从某个角度来看,产业的第一名领导者或可称为“老虎”,而较小的竞争者或可被视为“麋鹿”。最近几个庞大的产业,似乎都发生了“麋鹿”与“老虎”共同跳下山崖的情况,对“老虎”而言,不知是真无其他选择的无奈,还是“忘了刹车”与“刹不住车”的惯性,或者只是盲从?
作为“麋鹿”的企业,可以选择练成“功夫熊猫”的功夫来对抗“老虎”,或者找到一处可以躲避“老虎”的生存之处;而作为“老虎”的企业,猎杀“麋鹿”固然是成功方式之一,但若“麋鹿”选择跳下山崖,“老虎”也许不需跟着跳崖,可以选择改变方向,另觅猎物!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从反面来说怎么样的公司带不来员工安全感,请对号入座:1.老板很忙,几乎没见过。2.等级划分太明显,开会老板从来只和中层开会、见面。3.经常加班、出差。并且没有从精神或者物质上安抚好。4.内部斗争严重。(市场部的看不惯风控部的,风控部一起看不起技术部的,风控部技术部市场部一起看不起综合部的,嫌他们工资高,不干活。)5.老员工争宠。(A姐和B姐一起进公司的,斗了四五年。A姐工资5000,HR。B姐工资5100,文员。新来的国际部经理3600。基本上公司业务靠进口。现在B姐嫁了个二婚的客户。略占上风。A姐没有可以斗的人了,矛头转向实习生中能力较突出,老板教器重的小C,天天给小鞋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