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百度糯米做过几天。晚上8.30上班,他们大多8点到了我8.25分到那里已经是个另类了,完了喊一小时口号玩游戏做演讲那些,下午2点上班1.30就要去到做自我总结之类的事。谁开单了有广播的,也是全体要鼓掌[笑哭]上班第三天的考试我故意搞砸了就不用去了,别提多开心了。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腾讯变阵已经不是传闻,而是近来互联网圈最大的一件事。
浙江工商大学MBA学院校友会的官方微博“E-MBA商舟”指出:“腾讯人能够具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产业胸怀,能够从培育产业链,让合作伙伴更好地找到共赢点的角度出发,说明腾迅在成熟,已经从拒绝竞争发展为共同发展,开放协同、产业共赢,至少从这些方面来看,马化腾所带领的小企鹅一定会在产业发展的带动下取得更大的成长。”
这一次的组织架构调整,更加坚定了腾讯的开放步伐,正如“E-MBA商舟”说的:“腾讯正在思考产业生态系统,与合作伙伴一起培育产业森林。以前腾讯可能是唯我独尊,今后腾讯或许会是一荣俱荣。”
“E-MBA商舟”的观点与业内大部分看法一致。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创始人胡延平认为,腾讯此次调整可以用12个字来开阔:大社交、小快灵、大平台、多线程,并指出电商、游戏、搜索是未来四大看点,以及是否充分实施国际化战略、是否分拆新业务单元上市、投资并购力度是继续收缩还是重新加大、现有高层团队是否匹配战略拓新需要,是未来四大悬念。
《商业价值》杂志主编张鹏分析了腾讯架构调整,认为:1,事业部从按产品形态到按领域划分,为平台化扫清障碍,以减少自身产品与开放平台的冲突。2,新架构让事业部焦点更加“外向”,而不是内向型的运营和KPI考核,以加强了各领域的创新。3,社交网络事业群的建立消除原来泛QQ体系的资源冲突。4,微信明确了未来的新资源中心的地位。
事实上,借助开放平台,腾讯在社交领域正呈加速趋势。2005年推出的QQ空间目前活跃帐户数达到5.77亿,实名社交平台友网活跃用户数达2.15亿,它们带来的收入也随着开放平台应用的接入和收入分成稳定增长,刚刚公布的2012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社区及开放平台收入已达到人民币20.61亿元。
同时曝光的还有马化腾给内部员工的信。在信中,马化腾指出调整的目标包括:强化大社交网络;拥抱全球网游机遇;发力移动互联网;整合网络媒体平台;聚力培育搜索业务;推动电商扬帆远航;并且加强创造新业务能力。而调整背后的三大思考是:1.聚焦用户、拥抱趋势;2.打造平台、产业共赢;3.大平台优势、小公司精神。
在马化腾的信中,他明确指出“必须进一步开放思维,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各个专业领域深耕细作,打造用户平台;另一方面要培育产业链,让内外部合作伙伴更好地找到共赢点。看来腾讯想清楚开放到底要怎么做了:强化核心平台+聚焦关键必要产品+扶持产业链合作伙伴。
此前在问答网站知乎的回答中,著名互联网评论人和菜头就指出,对于互联网来说,无论变革成败与否,腾讯开放一事是中国互联网在新世纪头十五年最重要的事件。互联网巨无霸进行自我革新,彻底改换经营思路,从赢家通吃变为共赢共生,这在中国互联网历史上还从未出现过。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公司小不可怕,怕的是公司没有前途。一个有前途的公司必须要有明确的经营目标,包括主营业务突出,岗位职责分明,商业模式清晰,存在绩效考核目标,薪酬激励制度明确等等。很大程度上,员工归属感从根本上是建立在员工的价值感获得认同的基础上的,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价值需求。年轻员工能够感受到有学习进步的机会与提升的空间,资深员工的价值能够得到尊重,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在管理权限能够得到尊重与维护。简单说就是总经理不要去插手部门主管应该管的事。小公司也应该有小公司的企业文化。我通常会建议他们装点一些绿色植物和字画,员工聚餐(建议AA制),聚餐是减少小公司人员勾心斗角的比较有效的手段。更主要的是团首的人格魅力,他的智商与情商,其中情商更为主要,归属感一定程度上来自于团首的人格魅力——对于小公司而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