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谈谈:以绩效管理之器铸规范管理之魂

[复制链接]
查看: 2394|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2 11: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笑死了,前几天被一个亲戚拉去培训,三天两夜,我想着没事就去看看,结果就是视频这种会议,一模一样,还卖惨,放一些凄惨的音乐,讲爸爸妈妈,然后一群人围在那嗷嗷哭,我站在旁边贼尴尬。看起来好笑但老板不傻,这么做不过是为了让员工们把自己潜移默化成群体的一员,群体的力量很惊人的,个体会情不自禁的做群体都做的事,逐步驯化员工,让他们成为听话的赚钱工具。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随着中国政府逐步实现加入WTO的承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正在加快一体化进程。中国的企业和企业管理者也正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学习、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中国的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如此重视内部管理!因为他们在与外资企业的一

随着中国政府逐步实现加入WTO的承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正在加快一体化进程。中国的企业和企业管理者也正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学习、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中国的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如此重视内部管理!因为他们在与外资企业的一轮又一轮的较量过程中终于觉醒,两者之间的最大差异不在于技术、不在于资本、不在于行业经验、也不在于规模,最大的差异就在于内部管理!在于如何将以前那种经验管理、粗放式管理、个人英雄式管理变为科学管理、规范管理,在于如何提升员工的素质和技能并将他们有效的发挥出来!因为资本、规模、技术等都可以通过市场运作取得,但是高素质的员工、爱厂如家的热情却是无法购买和复制!只能通过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自己培养。

但是很多国营和民营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在学习西方的管理模式、建立自己的科学管理机制时常常痛苦的发现,对西方的那套管理模式的接受似乎总有点形似而神不似!面对流行的各种理论如全面预算管理、供应链管理、品牌管理、创新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等,和一些管理方法如走动管理、横向管理等,似乎总有点水土不服!久而久之产生“鸡肋情节”。

那么面对林林总总的所谓科学管理,我们如何根据自身实情,以“拿来主义”的精神为我所用,建立适应自己现状和未来发展需要的管理体系?如何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来顺利推行?让这些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根植于企业内部,化为企业的DNA!

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咨询经验,认为国内企业成功转型的关键有两点:第一,从根本上转变那种一直沿用至今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传统理念。抛弃那种认为学习西方的管理只是一种工具的错误观点,科学无国界!管理无国界!第二,最根本的关键和起点在于员工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在于改变员工的观念、想法、技能和综合素质!由此笔者认为,成功导入绩效管理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谈到绩效管理,可能很多人总会联想到头痛的末位淘汰,联想到复杂的平衡记分卡的分解,联想到推行过程中的种种艰辛。甚至联想到推行之后的种种负面效果,比如员工之间再也没有创业之初的称兄道弟的亲热,也很少有下班一起喝一杯的温暖,部门之间的沟通也没有以前那么顺畅,运行一个阶段以后发现,甚至出现企业整体效益不理想的同期,个人的绩效却非常出色等等。

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可能很多,并不是绩效管理本身的错误。就象官僚主义不是规范管理的自身属性一样。同时它也提醒我们,正确的实施绩效管理是多么的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的推行绩效管理?笔者的几点经验与大家分享:绩效管理的意义 缺乏对绩效管理的意义和价值的全面正确认识,很容易将它看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的工具,这样的后果是员工对它的截头去尾的片面理解。

一、 它是战略执行工具,是目标管理的一个方法。 我们知道,企业的使命和远景,如果不能转化为日常的具体目标,就很容易变为贴在墙上、挂在嘴上、写在纸上的条条框框,失去激励员工的价值。通过绩效管理中的目标体系,将远景和员工的日常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并通过各类监控指标,随时了解公司的战略执行情况。

二、 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公司的目标体系,不是用来控制员工,而是用来激励员工。它是凝聚员工激情的力量!公司的远景象灯塔一样指导员工的发展方向。让员工因目标而行动,因目标而自信!通过目标体系,使员工认识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与公司的远大目标休戚相关,使员工感觉到自己的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激发员工的成就感和使命感!这种感觉转化为实际行动后,他们往往会更自觉主动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绩效管理的前提 顺应这种意义,我们自然而然的得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推广绩效管理的前提。公司的远景能否转化为员工心中的灯塔,公司的计划能否转化为员工日常的工作目标,关键在于它们能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主管的主要职责不是监督员工的行为而是创造一个催人奋进、和谐的工作环境,创造一种个人需要与公司管理目标相互统一,最大限度激励士气的环境。这就需要管理者重新思考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定位。上下级之间的本着人格上平等、尊重、依赖,工作上相互理解、支持,上级为下级提供服务、资源、信息等,下级对上级和自己的目标提供承诺、责任、热情、主动等,达到“上下同欲者胜”的理想境界。

实施绩效管理的方法 秉承这种管理理念,我们在推行绩效管理时候的方法就很明确。那就是参与、共识、沟通、反馈、宣传、协调、信任、激励。公司落实战略目标的过程就是员工参与共同制定的过程!员工参与共同制定才会产生责任感,才会产生内在的承诺,而不是依靠行政命令的服从!在执行过程中需要随时保持沟通和反馈,了解目标的执行状况,随时提供各种资源支持、总结推广良好的经验,解决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障碍,对员工给予必要的帮助和关心,激发员工的信心和斗志,保证各个部门、各个长远期目标协调平衡发展。这样一来,绩效管理的过程就变成一个增强共识、凝聚人心、促进沟通、能力提升的过程。

绩效管理的体系 一个完整的绩效管理包含四个相互关连的体系:目标分解体系、目标责任体系、结果测量体系、结果运用体系。

目标分解体系:参照平衡记分卡的理念,找到真实具体的目标,确定各项目标之间的优先秩序,平衡短期任务和长期战略之间的资源分配,并将它们合理分解到各个部门和个人。

目标责任体系:与员工一起讨论设计各个目标可以执行的具体的衡量指标,层层落实,责任到人,使员工真实的感受到成就感和责任感。

结果测量体系:建立一整套可以横向、纵向比较的评估体系,使绩效考核的结果清晰可量化,同时各个部门、各级员工之间可以有一个公平合理的参照体系,建立一套规范的评估程序和方法,使评估过程最大限度的体现员工的真实结果。

结果运用体系:对员工经过共同努力取得的成果进行公平合理的分配,依据个人的绩效表现进行评估并兑现承诺。对人员的综合表现和素质进行评估,重新确定他们在组织中应有的地位和将来发展的方向,据此设计个性化的培训方案或其它成长计划。绩效管理的四个阶段:计划—执行—考核—反馈

计划阶段:高层管理根据企业的经营环境和自身情况制定年度目标;确定组织结构和岗位职责;分解各级目标;上下级就目标达成的条件、资源帮助、时候奖惩等达成共识。

执行阶段:整个组织通过这种矩阵式的目标体系形成一个整体,各个目标之间相互连贯,牵一发而动全身。各个人员应该保持随时沟通,确保目标体系的全面完成

考核阶段:最需要的是客观、公正、无私、坦诚的态度。下级员工首先自我评估,上下级一起审核,确认结果,切忌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相互指责,背离绩效管理的宗旨。

反馈阶段:对上个过程中形成的好的经验进行总结推广,对失误进行冷静分析,引以为戒,为下一个循环做更好的准备。

以上仅仅本人根据自身的一些经验对绩效管理的肤浅认知,或许有失偏颇。无论如何,当我们面对企业转型的困难产生种种抱怨、感慨、怀疑甚至失望时,应该平心静气的坐下来,仔细认真反思一下,我们有否一个完整的系统概念,新的管理方法和旧的环境如何协调,如何避免新瓶旧酒的尴尬,我们在引入、实施过程有否按照正确的方法行事,有否一个阶段一个阶段踏踏实实的执行。只有克服上面的这些误区和盲点,才能逐步引入科学的管理,我们才能有信心与跨国企业的竞争时游刃有余,闲庭信步,在将来的市场风浪中笑傲江湖。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有哪些成本是老板们开公司前未曾预见到的?

我不是自己开公司,在管理公司下属的一个公司。从公司无到有全程负责到现在运行,所有公司管理按独立公司运作,也类似自己创业开公司。公司是做商业和办公酒店运营的,管了几十万方物业。较大的预见不足的成本:1.税,各种税,不同的合作模式或不同开票,税差别大。2.保险,经营场所,为防止风险,各种保险加加总额就上去了,每年都有。3.关系维护,物业运营和各个部门都有联系,部门多,量大。4.沟通成本,独立公司运作,对内对外沟通成本,不同体制公司语境不一样。5.招聘成本,找到合适的人难,没有合适的就会影响效率,耽误接新业务,机会成本很高。
这种聚会基本都是公司一年一度年终奖颁奖典礼或是鼓励员工并宣扬像新人宣扬企业文化。线上开会,线下直播给全体员工观看,一般能亲自到场聚会人都会涨工资,且如果表现具有"狼性"还能有额外奖赏,场上会有各个门店的老总(区域经理或CEO)颁发奖学金给表现出众或大型比赛得奖的老狼。仪式末尾会有隆重的盛宴来填饱小狼的肚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1 17: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为社会承担责任,可以表现在多个方面,或改善劳动者的环境,或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这些都可以说企业对社会承担责任。创新节约能源技术,生产环保产品等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15: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民营企业发展都很困难,但要记住一个准则:虽民营但不江湖,不能把自己流于社会非议,我们要有这样的情怀。我们虽是民营企业家,但我们一定虽非工仍心怀家国,每个人心怀家国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这不是一个口号。做公司、做企业没有这样的情怀、没有这样的自律是走不长、走不远、走不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20: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能够躬耕于把赚钱形成良性循环的企业家一定是有社会价值的企业家。商业问题和社会机遇都具备相同的三大属性:一是都有海量的用户,二是都是刚性需求,三是目前都是我们服务和估值的洼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05: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画两条曲线。第一条曲线叫财务曲线,就是怎么样赚钱;另一条曲线叫价值曲线,就是到底我们给这个社会贡献了什么样的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3 07: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优秀的领导者是最优秀的观察家,他们只是比常人更加留意身边的事情。因此,换种眼光去看习以为常的事。寻找差异和特征,留意事物运转的模式,多角度地看问题,寻找未被满足的需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