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审慎:与候选人才进行薪酬谈判的技巧

[复制链接]
查看: 2505|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2 11: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其实笑不太出来,不是他们的行为不可笑,而是我看到弹幕里有句话,背上没有孩子车子房子这些负担谁愿意这样,这句话确实把我刺痛了,现在年轻人“不思进取”可能就是不想这样吧,不想结婚不想要孩子仅仅只是想活得有尊严些,轻松些,我突然觉得我们这个社会如此大行其道真的对吗,人活的真的不像人,但回过头才发现自己也不怎么像个人,有什么资格笑他们呢?我没资格笑努力的他们,却也无法认同这样的方式,到底是哪出了问题?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当企业从外部引进人才时,人力资源管理者大都缺乏有效的与之薪酬谈判的技巧。让我们先来看一个薪酬谈判失败的案例:

人事经理:通过几轮面试,我们认为您符合该岗位要求,因此想和您谈谈工资问题。您目前的工资水平方便说说吗?

候选人:目前是年薪12万,平均每个月1万元。

人事经理:我们公司这个职位的基准工资是7000元。您觉得如何?

候选人:太低了,现在跳槽的行情基本是工资上涨20%左右。

人事经理:如果您的业绩较好,我们会发放三个月的工资奖金。正常情况下,奖金发放比例高达98%.候选人:我希望月薪和年薪都能比现在高一些。

人事经理:(面露难色)您等会儿,我请示下老板……(请示后)领导希望您能留下来,因此最终决定月薪1万,每年年底会有相当于3个月工资的奖金,年薪总额是15万元,比您现在的总收入高3万元。

候选人:这样的话,每个月的工资跟我现在还是一样,我想再考虑考虑。

在与候选人进行薪资谈判的时候,人事经理会犯各种错误,包括:薪酬谈判前没有充分调取收集候选人的薪资总额及构成明细;一味在具体的薪酬数字上做无效的“拉锯式”谈判;没有充分挖掘候选人的个人职业目标与生活需求,更谈不上引导候选人关注企业的独特卖点等。这些做法引发的不利情形有:增加新人入职后的固定薪酬成本;拉大内部新老员工薪酬的差距;企业无法主动把握人才加盟;人才不珍惜这次工作机会,甚至放弃录用机会;人才入职后的工作动力和激情没有在加盟前被激发出来等。

上文的反例是一场由谈判引发的“惨案”,究其原因是大部分管理者不懂得薪资谈判的目的和技巧,而人力资源管理者又未能为其提供有效的人才引进解决方案。前者也许不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技巧,而后者却是缺乏主动服务意识,不能给予企业管理者相应的培训与指导。笔者认为,如果当今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不能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在于为企业各级管理者提供人才选、育、用、留的解决方案,那么其前途真的距离《财富》杂志的专栏作家托马斯?斯图沃特所言――“炸掉你的人力资源部”不远了。

人力资源管理者在人才招聘时,就应该思考如何向每个管理者提供优质的人才引进解决方案。其落实到具体操作方面应该包括:

●详细的候选人简历,包括其过去的职责、业绩、团队管理情况、薪酬总额及构成明细、离职原因以及个人职业需求;

●候选人的薪资证明材料,及其在最近1-2家公司任职的职位证明材料;

●人才测评及推荐报告,阐明为何要向用人部门管理者推荐该候选者,他的哪些能力指标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

目前很多企业管理者在薪资谈判方面仍缺乏技巧,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不够专业、缺乏服务与创新精神造成的。薪酬谈判的目的是要用合理的成本激励目标候选人主动加入公司,并最大程度激发与保持其工作热情与斗志。

如上面的案例,换一种薪资谈判方式将带来不同结果:人事经理:通过沟通,我们认为您符合该岗位的任职条件,现在谈谈工资问题吧。据我们了解,您目前的年薪和月薪在行业里面是很有竞争力的,为何打算离开?

候选人:工资只是我选择工作的一个方面。

人事经理:越是高端的人才,工资在他工作选择中所占的比重就越低,我们正需要您这样有事业心的人才。您的年薪平时是怎么发的,固定部分和浮动部分分别是多少?

候选人:每月固定薪酬7000元,剩下的3.6万年底作为年终考核奖金发。

人事经理:年终考核奖金与什么因素挂钩?去年实际发放的比例是多少?有无其他福利收入?

候选人:奖金发放与工资、部门的业绩及个人业绩相关。过节费大约每年2000元左右,保险和公积金的基数和比例都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人事经理:您目前的收入属于中等偏上水平。我们正处于事业发展的上升阶段,每年的业绩复合增长率达到50%以上。为打造一支共同创业的稳定团队,我们不以短期工资收入吸引高端人才,而是通过各种措施保障与员工一起分享公司发展成果。按照我们公司目前的工资标准,一般刚入职时定级在5000-6000元间,您这个职位的基准工资是6000元。对您的工资结构,我们的建议方案则是:(1)月工资6000元,其中基本工资4000元,岗位津贴2000元;(2)奖金与部门业绩和个人绩效挂钩,如果工作目标全部实现,奖金总额在5万左右;(3)节日补贴福利和社保公积金按照公司相关规定发放。

候选人:我觉得比较低,如果加入贵公司,我希望工资和岗位津贴之和不低于7000元。

人事经理:对您这样的高端人才,这个工资水平虽然不高,但这个平台对您的发展非常有利。我们很少与员工商谈工资,我也无权更改工资方案。您稍等,我请示一下……(请示后)事业部总经理对您非常认可,期望您成为最出色的项目主管,因此破例改变原来拟定的工资方案,将岗位津贴由2000元调整为3000元,加上基本工资正好是7000元。但是,3个月的试用期内只能发6000元,希望能尽快看到您的能力和价值。

候选人:好的,我争取在两周内报到。

这算得上一次成功的薪资谈判,不仅运用合理的企业薪酬成本激励人才主动加入公司,也满足了人才的期望。薪资谈判成功的关键,在于人力资源管理者充分挖掘出候选人的个人职业需求――对事业的追求,并且针对此需求放大了公司相应的卖点。

通常来说,薪资谈判时,除利用高薪吸引人才加盟外,还可以从其他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挖掘候选人的个人需求:事业留人。用企业的事业发展前途吸引优秀人才加盟。候选人通常会从三个方面评估企业的发展前景:首先是企业发展历程的里程碑事件,以及近几年的业绩增长情况。这需要人事经理掌握企业发展过程和对企业发展前景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了解企业近几年的销售金额、利润金额以及对应的增长率。如果能够举出公司近年的业绩增长率高于行业平均增长率的数据,无疑可以增加说服候选人的力度。

其次是企业的战略规划或战略发展方向。这需要人事经理非常清楚企业的使命与愿景、3-5年的经营战略目标、重大经营战略策略(产品策略、渠道策略、组织发展策略),最重要的是讲明企业战略实现与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1.钱给到位,公私分明,五险一金该办的得办。【不给钱再好听的话都是废话】2.BOSS说话算话,别总是坑员工。【这也是本人最讨厌的,说话不算话,事后反悔;然后又逼着员工干活拿执行力说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收拢人心,人都有感情,逢年过节的发点礼物或者购物卡的表示下都行。你一句话不说,一个字不提,员工会觉得我在这里就是被利用的机器,该走还是会走,绝不留情。
这种聚会基本都是公司一年一度年终奖颁奖典礼或是鼓励员工并宣扬像新人宣扬企业文化。线上开会,线下直播给全体员工观看,一般能亲自到场聚会人都会涨工资,且如果表现具有"狼性"还能有额外奖赏,场上会有各个门店的老总(区域经理或CEO)颁发奖学金给表现出众或大型比赛得奖的老狼。仪式末尾会有隆重的盛宴来填饱小狼的肚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7 22: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企业家的孩子不愿继承家业,这是可以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找一个很好的技术工老师傅,他虽然不是你的家里人,但你企业里的人,对企业非常了解,他们有理论和实践加上在企业干了很长时间,多易他们是理想的传承人。所以你要好好对待员工,帮助他们进修,让他们感受到他们对身份的认同感与企业一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 08: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管理是竞争中的决胜因素,大到企业,小到个人,大量准确的管理知识储备是激烈竞争中的关键所在。有了管理,组织和个人才有效能,唯有通过管理,智慧、才华、天赋、学识才能诞生我们梦寐以求的东西——成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3 01: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优秀团队的成员通过担负责任来促进彼此的关系,他们彼此之间会相互尊重,并对别人的表现抱有较高的期待。虽然听起来缺乏理论依据,但实际上,要保持团队高效率地工作,最有效方式就是同事间相互施加压力。这样做有许多好处,例如不再需要那么多绩效管理及改进计划等过度形式主义的措施。害怕辜负同事的期望,这比任何规定和制度都更能够促使成员们努力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9 08:2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管理者要辞退一个不合格的员工时,别为难、别折腾、别扣罚员工,直接一点,及时告诉员工,别浪费双方的时间,把该给的都给了。让员工体面地离开,是管理者的义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9 09: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的责任就是要用最少的材料消耗,对环境没有影响,做出信价比最高的产品。企业家的责任是需要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干好,同时也要带领我们的同事们共同致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