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谈谈:谈论薪酬的十一条戒律

[复制链接]
查看: 2255|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2 11: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再给大家透露一点哈,刚出社会那时候我在中国人保干过,有一天六点到了 我寻思到点了应该下班了(在那里每天固定加班到晚上八点是日常),毕竟今天的电话打完了,然后我收拾东西下班,结果一个老员工说:这么多人在加班,你好意思下班吗?这句话至今让我难以忘怀,甚至于一想起那个场面我都很后悔没给她一巴掌。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面试临近尾声,双方感觉都还不错,但是,老板别有用心地忘记了与你谈那个最重要的问题——你的薪水……你该怎么办?

面试临近尾声,双方感觉都还不错,但是,老板别有用心地忘记了与你谈那个最重要的问题——你的薪水……你该怎么办?

大大方方提出来!酬劳当然是很重要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你的社会价值和你的生活水准,你当然要当面问个清楚。免得日后误会深重。而且这已是现代人的理性共识。和老板开口谈钱是你的正当权利,大可不必不好意思。

当然这不是单纯的讨价还价,它是一个特别的商业谈判,有着若干通用的谈判规则。概括为“面谈薪酬十一诫”。

戒律一:无准备上阵

此番面谈不但关乎你今后薪水薄厚,更可能影响到你是否能到手这份工作——如果你的期望值远远超过老板心中的标准,或者该处的承受能力,而你又不能切实结合该企业的实际情况让老板给你一个“例外”的理由,那么老板即使很欣赏你也只好对你说抱歉了。特别是那种你本来很想得到这份工作,而且适当降低标准你也能够承受的情况下。仓促上阵,只会让自己陷于被动。你的资料准备越充足,成功机会也就越大。

戒律二: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面谈薪酬终归还是交易。要想成功,你必须首先考虑好自己最优先的需要。你到底想要什么?如果工资低而拥有大量股份你是否满意?你是否符合拿到奖金的标准?如果收入每年浮动很大,你是不是有能力应付?工作的安全感对你重不重要?

明确你自己的需要也能帮你决定去何种类型的公司工作(比如,家传企业可能比新创立的公司能提供更高的薪水,但后者能提供前者不具备的股份或股权)。不过,不管你考虑的是何种公司,也许老板开的价钱他都未必能实现。关于公司某一职位所能付的工资和它能提供的福利,一般公司都有许多规章制度上的限制。

了解到你自己的需求和公司在制度及预算上的限制,你就能开出最符合你利益的价钱,同时对那些无法提供相应条件的公司,你也不必再浪费时间。

戒律三:狮子大开口

工作面谈不同于一般“谈判”,因为面谈结束后,你可能会和你面谈时的“假想敌”一起共事。所以首先你要明确一点,它不是一次性交易,你不能像买车买房一样一味就盯着MONEY.更为重要的是,你的事业成功可能就建立在这次面谈上。因此,尽管你想争取最好的价钱,也是要小心谨慎,千万不要因小失大,从此破坏了你在对方心目中的形象。

同样道理,对方也想让你在决定是否加入他的公司时,感觉良好。当他认为你就是合适的人选时,他所考虑的也不仅仅是争取一个最低的价钱,而是如何让你接受这份工作。

戒律四:盲目乐/悲观

有时候你也许具备公司非常需要的技能或经验,是通过面试的惟一人选,而且公司正急于雇人。这时你若能适当推迟谈判的时间,直至公司最后决定你是最佳人选时,你讨价还价的优势就非常明显了。

或者你是公司正在考虑的几个候选人之一,而且其他竞争对手也都非常乐意被雇用。这种时候,你提出的价钱也许会起决定性的作用。认清形势,摸到其他竞争对手的底,你才能把握进退的时机。

也就是说,你要知道弹性应变,切忌盲目乐观或悲观。

戒律五:撒谎/实话实说

诚实是重要的。如果你在面谈过程中撒谎,迟早会被发现,这会让你信誉尽失,即使得到了工作,处境也将非常不利。

当然,完全实话实说效果也未必好。如果情势对你不利,可以不必直接回答问题。注意运用对你有利的事实。你说什么或怎么说都可以大做文章。不妨预先想好这些问题的答案以备提问。

戒律六:强调特殊性

与其强调你自己的特殊性,不如在企业现有的基准之上分析你要求的合理性。公平在交易中是最重要的准则之一。大部分老板在做决定时会考虑到公平性。在企业制度和预算的限制之内,为了雇到他们想要的人员,他们几乎会同意所有公平合理的条件。论述公平性是面谈过程中极重要的武器。有时甚至能说服老板提高某一职位的薪酬或调整整个公司的薪酬结构。

你应该说明每一要求的合理性。如果生活费用在上涨,适当提高工资以作补偿的要求便是合理的;如果其他公司的同一职位人员享有公司1%的股份,你提出享有同样的待遇就不算过分。面谈是成是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你对公平性的了解把握。

戒律七:泄底

如果老板不确定什么价钱能让你接受,同时你自信他对你感觉还不错,他的最初报价往往接近他的最高报价。若是你泄露了太多信息,比如说你原本过低的工资水平和期望值,或者想要获得这份工作的迫切心情,他也许就不会开出最好的条件。

不早早透露你的全部要求,或者令你跳槽的全部条件,暗示对方你不过是想寻求更好的发展,说不定对方提供的条件大大超出你的预期。

戒律八:决不让步

对方也许不能答应你开的所有条件,但是你要保证争取到所能争取到的那部分条件。试着把重心放在总体价值上,寻求达到目的的其他途径,要乐意为提高总体价值而做让步,别限死你的“要求”。

如果你够灵活,完全可以把你的要求包装成公司能够接受的样子。灵活变通一些,撤回公司难以接受的条件,或许会以对方能接受的方式换取同等甚至更好的条件。

但最终,你必须让公司同意对你至关重要的条件。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或者你必须放弃太多的利益以换取你所需的,那么这个职位是不适合你的。而当你决定在某些条件上不做任何妥协时,必须确认其必要性。盲目地决不让步,可能会错失更有价值的东西,甚至可能会失去你正孜孜以求的工作机会。

戒律九:好胜

在谈判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去计较具体问题上口舌之争的输赢,反而忘了他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这种态度尤其不适用于工作面谈中。注重你的目标固然重要,但若惹得未来老板有挫败感未免犯傻。记住,这个人会控制你未来的职业生涯。如果你给他造成了坏印象,即使你争取到好价钱,也是得不偿失的。

戒律十:不知何时叫停

到面谈的某一个点上,你所有能争取到的差不多都争取到了,在这个时候,你应该感谢你未来的老板,并表示接受条件。如果你不知道何时该叫停,公司没准会认为选择你的决定错了。大部分公司都希望给予你公平待遇并令你感觉愉快,但谁也不会喜欢不知进退的人。给人一个贪婪或不讲理的印象会使你前功尽弃。即便造不成恶性结果,对你未来的工作发展也是相当不利的。

戒律十一:不知轻重

永远不要忘记,面谈是你和该企业关系的起点。这是最重要的戒律,怎么强调其重要性都不过分。它是你在该公司事业发展的第一步。它定下了你工作关系的调子。争取得太少,起点太低,你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将处于不利位置;而计较得太厉害,你会在开始前就毁了这种关系,或者给人留下不知天高地厚的印象。如何把握这中间的轻重关系,直接影响到你在未来公司的发展。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90后员工普遍不愿意讨好领导了吗?为什么?

没事,过两年就愿意了,60/70/80当年都一样。要么牛逼大了自己闯,要么老老实实挨了几记闷棍,按照规矩开始夹缝里求生存。夹在两者中间的觉得怀才不遇明珠暗投自怨自艾最惨,单位里家里都是影响力越来越低就当分母和空气了。中国的天地父子君臣是上上下下文化里的根基,要想超越过去,难,哪怕你经济上翻过去了,社会地位呢,自我价值的实现呢,只要在单位里,就得按照这套规矩来,要么就被抛出这个体系假装闲云野鹤,其实过几年比体系内盘着装孙子还难受。
我这人吧,被骗进去过传销,也是自己脑子转得快,加上我脾气特别倔,硬是配合另外一个老哥打出来的,我最烦工作的地方叫我家人或者什么,或者叫我做那种跟传销有点相似的东西,没法形容那种感觉,有点想打人,我没有暴力倾向,但就是听不得,赚钱的方法老多了,这样赚的特别多吗?不见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1 03: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管理中最厉害的武器】奖惩是执行中最锋利的双刃剑:1、奖要舍得,罚要狠心,奖要奖的心花怒放,罚要罚得心惊胆颤;2、奖励一人一次引发多人多次做出重复贡献,惩罚一人一次避免多人多次重复损失;3、奖励要阶梯上升,让人的动力源源不断;惩罚要一步到位,罚的够狠避免得才更加彻底!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5 06: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在企业管理上有很多想法,通过跟不同的人交流信息量也很大,一直在尽力消化,一有时间就会停下来思考下,未来的走向,出路,转型,问题太杂乱经常没个后文。今天找时间一条条写下来,感觉脑子清晰了很多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7 22: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管理是竞争中的决胜因素,大到企业,小到个人,大量准确的管理知识储备是激烈竞争中的关键所在。有了管理,组织和个人才有效能,唯有通过管理,智慧、才华、天赋、学识才能诞生我们梦寐以求的东西——成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09: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系统性地将外部人员纳入高级管理层以下的职位,并允许他们逐步培训和重塑高级管理层的思维,这有时会刺激文化变革。当外部人员接管某小组,重塑这些小组的文化,并使其变得非常成功之后,此时再去创建一个组织工作的新模式,这很有可能获得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18: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最有能量的事情,不是找到赚钱的项目,而是心中涌现了神圣的使命。使命感是一个人和一个组织存在的最大理由和持续的源动力!使命感是凝聚众人最崇高、最神圣的理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