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淡泊:企业管理培训的灵魂--决策者的思维能力

[复制链接]
查看: 1637|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2 11: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他们住在郊区,残破的求职公寓,为了家人,为了生活下去,丢人吗?他们不觉得,我们觉得而已,弱肉强食的社会,生活在底层,你可以反抗,再找份工作罢了,但是找工作的这几个月,也需要钱啊,没存款就忍着吧。大家不要被视频标题骗了。我是学医的,神经内科。毕业后在精神病院当主治医生,视频内的行为都是我们为院里的病人量身定做的康复操,目的是让病人活动康复治疗。根本不是什么公司的企业文化。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三是让学员亲身体验,一些拓展训练的科目就是自身体验的范例,通常来讲,让学员在培训过程中亲自感受到大的快乐、大的感动、体验到痛苦的来源等等,因此,培训师要在日常学习中积累一些相关的心理学知识。

1、任何企业的发展最关键的是取决于这个企业是否有很另类的老总,而另类的老总真正厉害的是他的思维,而思维最关键的是这个思维是否具有灵感和独特的创新能力。这个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格的特殊魅力所在。一个老总的思维方向直接决定了这个企业的发展方向。一个决策直接可以造成很重大的后果。好的表现为价值,坏的表现为代价。

2、在很多人眼里,培训是很专业的事情,加上现在不同科技手段的运用,培训越来越有一种走上神坛的感觉,其实,我们把培训要达到的目的分解一下,会发现,不管我们采用什么机巧的手段,最后要达到的目的无非是三个:

我们所有的工作只要能围绕着这三个目标开展,就不会有大的失误;现在,我们把要达成这三个目标所要做的工作分解开来,就可以对现场培训工作有一个清楚的思路:

首先“愿意听”,这是我们保证培训效果的一个基本保障,要使我们的培训受众愿意听,是有方法的,这就如同做现场销售,销售人员首先要想办法让顾客对你所卖的东西产生兴趣,能接受你本人,才能达到成交的可能。培训也是如此,一般来讲,要使一个人对听感兴趣只有两个理由:一是他觉得好奇,二是他觉得能给自己带来好处;所以,培训师设计自己的开场白就要紧紧抓住这两点,所采用的所有方法也要紧紧扣住这两点:

其次“愿意说”,这是做现场培训需要达到的第二个目的,就是要让所有接受培训的人能够有参与到培训,并有强烈的表现欲望,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培训师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当然,在运用这些方法的过程中,让受训者有参与的欲望是要讲求技巧的,首先,要考究这些方法是否为受训者所熟悉,抛弃一些反复使用,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方法,尽量要让参与者感到新颖;其次,要注意对这些方法进行有效的设计,比如,提问的针对性要强;角色演练要加入趣味性的元素,欲教于乐;游戏不要落入俗套,要有较深的启示意义;分组讨论,要注意将团队的荣誉感融合到每个组,让所有的参与者有维护小集体利益的心理,这样,受训者的参与情绪最容易被调动起来。

进行现场培训要达到的第三个目的是要让受训者能够记住所学的内容,也就是说所学的内容都能够在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要达到这个目的,也是要讲究方法的,一般来说,如果我们能让学员都参与到培训,效果保证就有了一定的基础;培训内容在受训者脑海中留下印象,通常有三个原因:

一是受训者在一个形象的状态下,比如说,对一些专业内容的解释,可以用比喻的方式拉近专业与生活的距离,对一些彼此理论联系不紧密的内容,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把他们串起来,另外,要强化多媒体的运用,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要加入有视觉和声音效果的教学元素;

二是让参加培训的学员重复接受资讯,对一些重要的内容,培训师在教学的时候除了要做重点强调,还要注意进行重复,一方面自己现场重复,还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请学员参与表述,对一些核心内容的表述,还可以通过现场奖励小礼品的方式进行激励;

三是让学员亲身体验,一些拓展训练的科目就是自身体验的范例,通常来讲,让学员在培训过程中亲自感受到大的快乐、大的感动、体验到痛苦的来源等等,因此,培训师要在日常学习中积累一些相关的心理学知识。

当然,要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时刻把握好培训的三大培训目的,对提高我们的培训效率是非常有帮助的。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工作方面制度合理,工作以外当做朋友相处。 有时候现代企业真的应该反向的向以往看不起的老国企老厂子或者是家庭作坊去看看。 当你谈制度、谈规矩、谈奖惩、谈现代的时候,有没有忽视你这个企业到底是什么行业、什么层次的企业。 老国企老厂子,在经营方面的确落后,但是家属院的设定让同事不仅仅是同事,还是邻居、亲戚、朋友,所以在人情和归属感方面,其实做的一直都非常好。 至少比现在鼓吹的部分创业企业,稍有问题立刻裁员,内部大多互相防备,嘴上你好我好关键时刻你死我活要强多了。 家庭作坊可以代表小公司,一般来说都是相互有依靠感,员工老板身份相对模糊,给人的感觉是为自己家做事。这样的团结程度必然要比通过制度来约束强。 钱是很重要的,但是感情也很重要。 我说的不一定就对,但是我觉得可以参考一下。
有些人是真的为了生存,挣钱,不得不做,有些人可能是真的被洗脑了,觉得这样的行为很有用?无论那样,都挺悲哀的。我希望工作并不是全部,一天24小时,除了工作睡觉,还要陪伴家人啊,和朋友在一起,或者一个人待着,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你想要我免费加班,可以啊,一个月因为特殊情况加几天班,也不会特别在意 。只是家里有情况的时候,单位也可以通融一下……都是互相的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4 11: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效的管理者最终都会发现,工作职权既不是管理的核心——它不是让他们成为管理者的关键,也不是影响别人唯一的或最好的方法。工作职权只是一种效果有限的影响力来源,仅仅依靠职权,无法做到让下属全心投入,让管辖权以外的人与自己充分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7 11: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追求确定性的人往往不能成为优秀的企业家,任何有勇气面对决策的人,都能够通过学习成为一名企业家,并表现出企业家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15: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优秀团队的成员通过担负责任来促进彼此的关系,他们彼此之间会相互尊重,并对别人的表现抱有较高的期待。虽然听起来缺乏理论依据,但实际上,要保持团队高效率地工作,最有效方式就是同事间相互施加压力。这样做有许多好处,例如不再需要那么多绩效管理及改进计划等过度形式主义的措施。害怕辜负同事的期望,这比任何规定和制度都更能够促使成员们努力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18: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使命是让一个企业知道为什么而做,愿景是让一个企业知道未来做成什么样,核心价值观就是让一个企业知道用什么样的行为准则来做。要让一群人发出同一个声音,只有一条路——统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3 05: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想法的年轻人,他们可以改变世界,让世界变得更好,或者从某种程度上让假的变成真的东西,建立起公司的人,愿意承受风险,找到和他们想法一致的人去做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