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没错:3A三角形:新企业管理的全球战略

[复制链接]
查看: 1597|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2 11: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感觉这辈子我都不可能再去干销售了,我人生的第二份工作,是在社交软件,例如某Soul,跟别人要微x,然后成为朋友 建立信任,逐步代入到自己的职业,是名营养护肤老师,然后就各种骗顾客从自己这儿买护肤品就行了。每个人都有七八个手机,和七八个微x号。最主要的整个工作氛围,真的跟打了鸡血一样,动不动就鼓掌,大声喊:好!谁卖出去了,还要鼓掌,恭喜xxx出单!我干了两天我就赶紧跑了。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全球战略的最大挑战,就是妥善管理各种跨边界的差异。“管理”差异,不只意味着要适应和克服差异,还意味着利用差异。也就是说,公司除了采取提高当地响应度和实行标准化两种战略之外,还可以采取套利战略。

全球战略的最大挑战,就是妥善管理各种跨边界的差异。“管理”差异,不只意味着要适应和克服差异,还意味着利用差异。也就是说,公司除了采取提高当地响应度和实行标准化两种战略之外,还可以采取套利战略。

潘卡吉?盖马沃特教授提出了一个新的全球整合框架——3A三角形。它将上述三种战略都囊括其中,为公司系统地思考全球战略打下了基础。

第一个A是“适应”(Adaptation),即尽可能提高公司的当地响应度,达到增加销售收入和扩大市场份额的目的。最极端的一个做法就是在每个国家都设立本土公司,每家本土公司都有比较完整的供应链。许多公司在刚开始走出本国市场时,采用的都是这一战略。第二种战略是“聚合”(Aggregation),即建立区域公司或者全球公司,以获得规模经济。采取这种战略的公司对产品或者服务实行标准化,并把开发和生产流程集中在一起。第三种战略叫“套利”(Arbitrage),即利用国家或者区域市场之间的差异来谋取最大利益。常见的做法是把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部署在不同的地方。例如,把客服中心设在印度,把生产工厂建在中国,把零售店开在西欧。

管理者第一次听到3A框架,最普遍的反应是“我们三管齐下”,但其实不可能那么简单。由于这三种战略之间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矛盾,管理者必须先弄清自己公司的真实需要,据此来选择战略并确定它们的优先次序。公司的需要有变,重点战略也就得做相应的调整。

例如,IBM在大部分时间内采取的是适应战略,在每个目标国家里建立“迷你IBM”来服务海外市场,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它又在众多“迷你IBM”上增加了一个组织层次—区域公司,希望加强各国之间的业务协调,从而获得更大的规模经济。最近,它又开始注重利用各国之间的差异,例如大幅增加在印度的雇员人数,以便利用印度的低劳动力成本。

公司损益表上的费用项目,为判断每一种战略对公司的重要性提供了粗略但现成的依据。广告支出高的公司,可能必须适应当地市场。研发投入大的公司,可能要通过聚合来提高规模经济,因为许多研发费用都属于固定成本。对于劳动密集型的公司,套利可能尤为重要,因为各国之间的劳动力成本差别很大。

一般来说,公司要想建立竞争优势,应该集中在一个或两个A上。运用双A战略的公司,应该处理好两者之间的矛盾。例如,宝洁公司最初奉行的是适应战略。1999年,新任CEO迪克?雅格按照“适应-聚合”的双A战略对公司进行重组:由全球业务单元承担最终的赢利责任,与此同时成立区域性市场开发组织,为各业务单元承担销售和市场工作。结果,许多领域都变得混乱不堪。而雅格的继任者雷富礼较好地平衡了适应和聚合这两种战略,给不同业务单元和不同市场之间的差异留出了一定的空间。譬如,分销渠道截然不同的医药部门就没有采取市场开发组织这个结构,而在市场开发难度较大的新兴市场上,赢利责任仍然落在该国市场负责人的肩上。在协调好两种战略之间的关系之后,宝洁就成功多了。

任何一家公司,如果想让3个A同时挑大梁,那么它的经营环境就必须满足下述条件:适应、聚合和套利这三种战略之间的冲突很微弱,或者这种冲突能够被巨大的规模经济或结构优势所压制;或者竞争对手在某些方面受到了限制。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90后员工普遍不愿意讨好领导了吗?为什么?

我也是70后,我觉得你想法比较偏颇,你字里行间想表达的是我们70后普遍愿意巴结领导,但事实不是这样。 我做过公务员,在企业也做过,巴结领导这事真跟年龄没有必然关系,和行业性质、岗位性质和人有很大关系。 体制内,尤其是公务员,喜欢巴结领导的多一些,体制外少一些;管理运营部门多一些,技术部门少一些。在企业,我见过一些90后挺会拍马屁的,做公务员的时候,也有不少70后不巴结领导的,不是不会,就是不愿意,我就算一个。 所以这事只拿年龄说事一定是要偏颇的,而且巴结领导这事也看度,很多人天生会来事,习惯和善于夸奖别人,对谁都这样,对领导不一定是巴结,而是习惯。
你和钱,对我都不重要,你没钱,对我很重要。什么意思?只有当你没钱了,你才会为了求生而向我出卖劳动力,为我服务。怎么让你没钱?挤掉你的生存空间,买断越来越多的生产资料,直到买光,浪不浪费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些生产资料都属于我,你不能动,想动就来当我奴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2 1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时代需要企业家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总结为16个字,叫“家国情怀,学者智慧,商业思维,江湖行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15: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想把企业做好,本质上只能靠一个方向,靠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就叫职业化,不管你是往上面走还是往右边走,还是往右上方走,你一定要想办法让大家按照制度、常规、约定来开展每一件工作。有制度按制度来做,没制度按常规来做,常规也没有就按约定来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10: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家有一个使命,我们必须重塑传统文化,强调新的儒学精神,树立我们中国人在世界新的文明礼仪形象,中国梦中国不仅仅成为经济大国,还要成为科技大国、军事大国,文明礼仪大国、世界文化大国,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受到世界尊重,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企业家应有的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4 0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企业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来看,没有永远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成功的企业,所以趋势当中寻找洞见,能不能选择我们的战略决策,选择比努力重要。无论是做企业还是个人分享上,一定要明白最终的结果都是要退出,离开这个世界、退出行业的成长周期。想到退出才能够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4 05: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首先要为自己思考,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思考,我们到底怎么样让某些东西都完全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年轻人怎么样真的有创造力,并且造出新的东西来。这就需要我们去关注自己喜欢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给年轻人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