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去找工作,找到一个化妆品行业的,结果到了就是大清早的在那里放着很嗨的音乐,一伙人排着队,搞得像传销,我们是第一天来的,所以没进去,结束完以后由老员工带我们去试岗,结果就是背着一书包的产品去挨家挨户去推销,我中午吃饭直接就跑路,问了一下,基本都是18岁左右的,16都有!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价格。世界上还有任何比 “价格” 一词更具魔力的吗?有比 “你是如何设定价格策略的?” 这个问题更能增强自信的吗?很多时候,创业公司会重复竞争对手的价格策略或者对其进行调整。如果其它人都按座位收费,我们应该怎么做?
价格。世界上还有任何比 “价格” 一词更具魔力的吗?有比 “你是如何设定价格策略的?” 这个问题更能增强自信的吗?很多时候,创业公司会重复竞争对手的价格策略或者对其进行调整。如果其它人都按座位收费,我们应该怎么做?
这是正确的思维过程吗?
Madhavan Ramanujam是一名定价专家。他是著名的西蒙顾和管理咨询公司的合伙人,他曾说过创业公司应该选择的定价策略只有三种:收入最大化策略、渗透定价策略和吸脂定价策略(高价定价策略)。这三种策略所关注的重点分别是收入增长、市场份额和利润最大化。
收入最大化策略(收入增长)— 短期使收入增长最大化。创业公司对不同顾客付费的意愿不是特别清楚,公司应该使用收入最大化策略,理想情况下,短期的价格和长期的价格一致。很多中端市场的软件公司定价的目标就是让收入最大化,争取在每一次销售中都能卖出最高的价格。
渗透定价策略(市场份额)— 产品定价较低,赢得占绝对地位的市场份额。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定价策略。较低的价格可以让市场接纳的阻力降到最低,并快速增长,当市场已经广泛接纳以后,再转移到高端市场。渗透定价策略会导致圈地-扩张的销售策略。Expensify、Netsuite、New Relic和Slack都是采用的这种模式。渗透定价策略把市场份额放在第一位。
吸脂定价策略(利润最大化)— 一开始采取高定价,然后有条不紊地以低价向低消费人群销售更多产品。吸脂定价策略在消费硬件行业比较常用。苹果的最新款iPhone价格较高,然后以低价回收旧版本的iPhone,卖给不同的用户。Madhavan指出,史蒂夫·乔布斯不仅是一个产品天才,也是一个定价天才。由于他能将自己的这两种天赋结合在一起,苹果公司每季度的销售利润都会打破记录。
吸脂定价策略在软件行业不常见,因为有些公司发布的产品会被最富经验的用户接受(正是这些愿意付费的用户贡献了最多的利润)。当然也有些例外,如甲骨文的数据库、Tanium的安全产品、Workday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
创业公司的定价策略应该明确。确定自己应该使用哪种策略,并配合销售、营销、产品和工程计划。Madhavan建议让执行团队进行投票,确定收入增长、数量增长、利润和市场份额的优先级,确保公司的定价策略与团队的目标一致。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有哪些成本是老板们开公司前未曾预见到的?
做研发,花钱是不断的花,到哪天才能做出优秀的产品,事先无法预计。那种让人很激动的点子都是靠不住的。当然,不能激动人心的点子更加靠不住。创业最初肯定有点子,如果只打算这个点子做出来之后就成功,只准备了那么多钱,一定会失败。失败是意料之中的,成功则无法预料。创业好比买彩票,知道每次都会输,知道偶尔能中个小奖,但什么时候才能中大奖呢?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