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谈论:转变发展方式为什么需要提高人力资本效益?

[复制链接]
查看: 824|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2 10: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理学原理解析:1:因为嘶吼,可以让大脑思维短暂空白,失去理智(前面有b友说过了)。2:因为是公开场合,自己做出过的承诺会被潜意识强化,如果最后做不到会很没面子,于是潜意识里你就会真的为了业绩去拼命(这条原理我一般做心理咨询的时候用于正强化的,比如治疗拖延症一类的状态,哪知道这条理论会被用在这里!气愤!)。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实现了年均9.6%的增长速度,但是作为世界上投资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我国的投资效率却在逐年降低。2005年以来,我国每增加1元GDP,就需要增加5元钱的投资,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实现了年均9.6%的增长速度,但是作为世界上投资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我国的投资效率却在逐年降低。2005年以来,我国每增加1元GDP,就需要增加5元钱的投资,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要改变这种高消耗、低回报的发展方式,必须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使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而人力资本效益是集约发展的核心之一。现在人力资本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决定性生产因素。

所谓人力资本,就是蕴含在劳动者身上的各种知识、劳动和技能等的存量总和。高素质的人力可以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产品的数量增加、质量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要提高“人力资本”效益。

[记者口播]:我是中央台经济之声记者王浩,在江浙采访几家企业时我发现,很多老板舍得花钱建厂房、买设备,但在人才的使用和培养上,却很少投入。浙江湖州一家服装公司的董事长沈正发觉得关键还是观念的问题。

[采访音响]:直观看起来,钱买了设备,看得见摸得着,但是花在“人”上,没有长远考虑的话,感觉有点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在人才方面不太肯花这个钱,在管理上、在培训上舍不得花钱。

[记者口播]:但是沈正发现在显然已经意识到,人力资本的重要,他说自己公司设备虽然都是世界一流的,但对外没有定价权,对内也没有叫得响的牌子。

[采访音响]:主要是人才的问题,特别是专业的人才。像我们做外贸这一块,做自己品牌,设计的款式也好,思路的创新也好,如果竞争力不强的话,对外在价格上缺乏优势,自主品牌这一块,在竞争力方面也会显得优势不足。

现在尽管许多企业不断地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但产品的平均能耗以及生产效率,相比发达国家却还是要差出一大截。原因就在于,长期忽视人力资本的积累以及充分利用。

雄厚的人力资本能够增强经济体的创新能力,新技术、新知识和新工艺将促进经济增长。在发达国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5%左右,而目前在我国仅占35%。

[记者口播]:河南省舞阳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县人才办公室主任陈希宏告诉记者,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舞阳县向二、三产业的转型一直不成功。

[采访音响]:过去招商引资,来洽谈的企业很多,但是通过考察,发现缺少专门的技能型劳动力资源,就走了,留不住。另外舞阳没有沿海地区的发展条件和优势,对高层次人才缺乏吸引力。现在我们重视到了这一点,开始有意识地对本地劳动力进行培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研究表明,在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要高于发达地区。引导现有人力资本进行合理配置,有利于缩小地区差异。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像投资铁路、港口、机场等大型基础设施的那种规模和魄力,通过多种手段投资人力资本,建立健全人力资本使用和配置的市场机制。以人的优先发展,来引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

[采访录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终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从依靠资源增长和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应该把注意力放在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上来。实际上我们要更多的关注,从制度、技术和人力资本,这些经济增长供给面的因素入手,长期解决问题。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刘遵义:

[采访录音]: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间的增长,超过80%是来源于有形资产存量的增长,剩余的20%来源于劳动力投入的增长,基本上没有技术进步。要改变发展方式,需要从有形投入转变为技术进步主导。技术进步是依赖于无形资产,也就是人力资本的投入。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公司总裁王璞:

[采访录音]:在经济危机中,广东一带来料加工企业大量的倒闭,所以从广东企业从去年遭遇的滑铁卢现象,就应该意识到,一个企业的发展,再不能靠低端的劳动力,低成本的去运作,要想办法去培养高级人才,通过企业人才结构的升级换代,通过企业对人才的培育,提升人员能力,使人员的素质得到提高,来使企业的产品、品牌、技术以及服务等等,都再上一个台阶。

经济之声特约观察员,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

[采访音响]:从世界来看,越是发达的国家,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大。加大我们对企业培训的力度,提高人口教育的水平、健康的水平和社会保障的水平,只有让人全面发展了,人力资本的水平提高了,那么我们的国家今后才会有持续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什么需要提高人力资本效益?——观点连接

《人民日报》: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将其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基础。

《新华社》:更要重视人力资本的积累,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通过扩大人力资本存量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人均收入水平的长期提高。

《中国证券报》:通过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以及加速人力资本形成提高投资效率,避免投资主导的增长模式产生的产能过剩和结构性错配。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不玩虚的,明确权责与利益!能上班的都是成年人,老板不讲废话,工资谈好不扯皮,经营目标明确,做的好不靠口头奖励,定好明确奖励标准,按时发。不要骗员工,公司拿多少,员工拿多少,员工认可就留下!不要说公司不赚钱,没利润,都给员工了!员工又不不傻,明确公司必须赚钱,员工必须为公司赚钱服务,赚钱光荣!员工做什么谈清楚明白具体,这样员工做不了自己走,不划水。哪方面要精进做好,也讲具体,让员工知道公司要什么,员工也可以学习进步。最后不要靠梦想留员工,记得多给钱。公司要花心思多赚钱,让员工看到公司赚大钱,给员工的钱超正常标准!不赚钱的公司可耻,内斗复杂,福利极少。成吉思汗说,若遇战事,我不先冲,请斩断我马腿; 分配战利品,我若先动手,请剁掉我双手。
我这人吧,被骗进去过传销,也是自己脑子转得快,加上我脾气特别倔,硬是配合另外一个老哥打出来的,我最烦工作的地方叫我家人或者什么,或者叫我做那种跟传销有点相似的东西,没法形容那种感觉,有点想打人,我没有暴力倾向,但就是听不得,赚钱的方法老多了,这样赚的特别多吗?不见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2 18: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型企业的企业价值和遵循的理念究竟是什么?第一个是责任心,第二个是可持续性,第三个是长期概念看问题。你当然可以很快发展,但很快发展、很快的成功从长期来说可能制造很多问题,比如环境给破坏了,员工越来越不满意,或者你的客户觉得你骗了他们,占了他们的便宜,所以跑了。短期内你是赚了很多钱,但长期来说你的环境没有了、顾客没有了,员工跑了。所以长期来说要有长期性的责任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7 05: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企业家在全球经济环境当中是十分被看中的,它吸引了很多人才、资金,随着它的流行度、普及度,我们需要去考虑一下社会企业家到底是什么?需要去做什么?社会企业家精神现在会使全世界受益、使社会受益,社会企业家的目标是能够使这个社会受益,或者使这个社会最大程度上来进行受益,社会企业家精神对于精神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8 22: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行业龙头,应该以全局的角度重视正视社会企业家生态,作为行业龙头,有责任也有义务身先士卒,发挥领先者的榜样力量,让全社会感受到社会企业家的温暖。我们有信心将社会企业家生态论坛的影响力带到世界,也期待未来有更多的社会企业家一起投身公益,投身生态建设,尽己所能,温暖全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15: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行业龙头,应该以全局的角度重视正视社会企业家生态,作为行业龙头,有责任也有义务身先士卒,发挥领先者的榜样力量,让全社会感受到社会企业家的温暖。我们有信心将社会企业家生态论坛的影响力带到世界,也期待未来有更多的社会企业家一起投身公益,投身生态建设,尽己所能,温暖全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19: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家也有两个责任,一个是企业家自身的责任,一定要造好产品,你要纳很多的税,要养很多的员工,在造好产品的时候基本的商道利益要兼顾,我们很多的企业家做到了。第二,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社会责任,你要给我们生存的社会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