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也遇到这样的上司,特么就直接问我这些问题,我就纳闷,入职他们承诺过的条件要求是什么,加班有加班费还好,没加班还想用努力做借口忽悠我,下班是我的时间,我回家能干嘛和他有什么关系,努不努力这也是我自己的事,我能完成手头工作就下班,回家我做点自己感兴趣的都是努力,并不是榨尽所有时间为工作才叫努力,加班多两个小时就是有加班费赶不上末班车还不够打车,何必这样辛苦自己,回家躺着睡觉都要比这强,谁爱努力谁留下努力就行。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随着经济环境的持续稳定,各个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心态逐渐平和,对经济走势更有信心,我们在全国各地也井喷式的开动咨询项目。不过,危机尚未完全过去,未来还潜伏着大量不确定的因素,影响经济的系统性障碍并未完全消除,因此,还不能掉以轻心。同时,这场危机
随着经济环境的持续稳定,各个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心态逐渐平和,对经济走势更有信心,我们在全国各地也井喷式的开动咨询项目。不过,危机尚未完全过去,未来还潜伏着大量不确定的因素,影响经济的系统性障碍并未完全消除,因此,还不能掉以轻心。同时,这场危机也让我们进一步成长起来,对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风险)认识的更加直观。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讲,应该帮助企业家做好很多事情,其中一个,就是做好人工成本的管家,那么在目前形势下,人工成本如何管理呢?
首先,就是要区分清楚人力成本的构成,比如培训费用、工资费用、奖金费用、福利费用,根据每块成本的目的进行分析判断,看哪些可以节省,哪些必须花,对于公司长远发展很必要的费用是不能节省的,对于公司属于锦上添花的费用可以进行缩减。
人工成本中,最大的一块开支一般是工资。在这个阶段对于工资增长幅度可以有所控制,比如根据企业实际业绩结果设定合理比例,或者增长幅度进行冻结,体现企业与员工同舟共济,对于一些经营十分困难的企业,也可以考虑全员降薪。当然,薪酬调整首当其冲应该是高管,以做好带头作用。另外,这个阶段,也比较适合做内部分配结构的适当调整,原则是做好价值区分,对核心岗位、关键人才给予保护,对于非重点岗位、非高潜力人才可以适当调整。对于薪酬结构本身,可以考虑固定部分减少,浮动部分增加,与业绩更多挂钩的方式,保证企业与员工利益的一致性。要注意的是,薪酬一定是整体的,可以在不增加工资成本的前提下,增加其它非物质激励形式,同样可以起到保留、激励员工的效果。一般来讲,这一部分有三种形式,第一,是特别福利,比如法律顾问、心理咨询、特别假期、工作间休息等;第二,是社会性奖励,比如地位象征、表扬与肯定、分配喜欢的任务、加强人际关系建设等;第三,是职业性奖励,比如职业安全、自我发展、职业灵活性、晋升机会等。
人力资源管理,在资源上是有限的,因此,必须集中资源做大事,区分出各类工作的价值,对企业来讲重要的工作,就多投入资源,花大力气实施,对于企业不是很重要的工作,短期、长期都不能有推动作用的工作可以少做,或尽量不做。比如,现在还是有很多大企业在员工培训上仍投入大量的人力、金钱,是因为这些企业对自己发展有信心,且充分认识到人才的开发,能力的提高,内部队伍的培养至关发展的大计,但其培训的重点肯定是对企业来讲,最核心、最关键的那部分人群,而对于普通员工的培训,在外部情况不看好的情况下,适当收缩也是必要的。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90后员工普遍不愿意讨好领导了吗?为什么?
我的前公司,微信群名字就是一个90后Hr取的,叫金粉世家。老板姓金。我是发工资后一天提的离职。群里正好在约发工资后去哪happy。我说我就不去了,一个要离职的人,不去扫大家的兴。这位90Hr开始走油腻腔,说什么只要一天还是同事,就是大家庭的一员。金爸爸会在聚会上发红包,抢个红包再走。本80后说了句,我没那么多爹,就退群了。80后,不是为了那点臭钱,也普遍不讨好领导。90后,如果能给够臭钱,讨好领导起来有创意得多。如果90后,都普遍不讨好领导了。说明90后,普遍钱没给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