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也遇到这样的上司,特么就直接问我这些问题,我就纳闷,入职他们承诺过的条件要求是什么,加班有加班费还好,没加班还想用努力做借口忽悠我,下班是我的时间,我回家能干嘛和他有什么关系,努不努力这也是我自己的事,我能完成手头工作就下班,回家我做点自己感兴趣的都是努力,并不是榨尽所有时间为工作才叫努力,加班多两个小时就是有加班费赶不上末班车还不够打车,何必这样辛苦自己,回家躺着睡觉都要比这强,谁爱努力谁留下努力就行。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相信,中国企业对HR的管理会逐步提上日程,我们HR管理者其实还肩负着一项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共同推进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当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提高时,我们会看到自己的成就。我们会感到欣慰。虽然有时是很难将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实现最大化,但我们在努
相信,中国企业对HR的管理会逐步提上日程,我们HR管理者其实还肩负着一项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共同推进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当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提高时,我们会看到自己的成就。我们会感到欣慰。虽然有时是很难将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实现最大化,但我们在努力追求着平衡。
为何要提出这么一个话题,因为目前企业间的竞争已经演变为人力资源的竞争,但我们从事HR工作的朋友们,却总会有难言的苦。
我国人力资源基本现状是整体国民素质偏低,中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人力资源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产业、行业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不能适应产业高度化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升,城乡、地区间劳动力文化素质的不均衡性十分突出。中国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也不容乐观。
曾经有个朋友告诉我,企业高层每年关注的问题都不同,通过对前几年的潮流分析,我们看到2002年关注的是定位,2003年关注的执行、2004年关注的是渠道、2005年关注的是战略,2006呢?从目前中国大多数企业现状分析,2006关注的应该是文化,确切地说应该是HR管理文化。
HR对公司的重要性当然是不言而喻的,那么企业高层是否将HR管理提上日程,还需要等待。余博士曾经客观的指出:“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没有用人权,这是阻碍企业真正将人力资源作为一种资源来对待的关键原因。”
HR管理者没有用人权,大多数企业都是目前并没有将人力资源提上日程,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企业面临更大的问题就是生存问题,资金匮乏,市场营销,面临生存压力,中国企业的寿命很少有超过10年的,平均寿命只有6-8年,就连联想、海尔、万科等著名企业也刚刚走过20年,他们之所以能走过20年,归根结底就是重视HR管理,真正的将HR作为企业战略并有效执行。
我们大多数HR苦口婆心的劝导老总们明白,人是重中之重,没有鼓舞人心的士气,没有核心的团队,没有吸引人的企业文化,没有再培训,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任何企业都将会万劫不复。可是,老总总是忽略了人才的重要性,不断的强调业绩,企业的拓展,市场竞争。殊不知,这一切都是靠人才去完成的。但老总有老总的难处,谁不想广聚贤才,如果再探讨,这就是中国企业发展中的一个历史问题,暂且不论。
其实目前中国有近400万人从事HR管理工作,但大多数从业经验只有3-5年,整体管理水平不高,我们HR管理者已感觉到自身综合能力难以适应当前企业发展的需求,并在努力充实自己,悲哀总会结束,这是一个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信,中国企业在对HR的管理会逐步提上日程,我们HR管理者其实还肩负着一项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共同推进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当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提高时,我们会看到自己的成就。我们会感到欣慰。虽然有时是很难将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实现最大化,但我们在努力追求着平衡。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90后员工普遍不愿意讨好领导了吗?为什么?
我是打工的,领导也是打工的。我巴结他能给我带来啥好处?在私营企业,员工涨个工资都得老板点头,领导点头毛用没有!或者领导根本不敢点头。领导啥主都做不了,我巴结他干嘛啊?讲好听点,他是个领导,讲难听点还没我们小员工混的自在。工资又不比我们高多少,还都是油腻中年男,搞不好哪天老板就认为他们“不努力,不是我兄弟”,饭碗还没我们拿得稳,我巴结他?就算要巴结,也是领导巴结我们,在公司裁员的时候,我们表现出舍不得的样子,搞不好能留他再在公司混几年,吃几年白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