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个视频我不禁沉默了,让我想起了18年的春节后,家里人让我去一个公司上班,那个公司跟视频里的有一个特别像,又是跳舞,又是演讲的,我回忆了一下,那个公司的员工基本上是打电话,问一大本电话薄上的各个“客户”,需不需要本公司的产品,当时我跟几个年龄差不多但都不认识的人一起进的公司,那年,我18岁,我甚至跑到厕所,跟家里人打了个电话,我说,这真的不是传销吗?他们说,你不要在那里乱说,虽说是上班,但你最重要的是在那里学习,如果公司让你打电话啊之类的,你也慢慢学,特别是要跟他们一起,学会“讲话”。我现在想想,真是细思极恐,我要真变成这样的人,真就没有未来了(转自我上次在这种“企业文化”视频下评论的内容)。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俗话说,流动的水不会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对于企业团队来说也是一样的,没有变化,思想老化的团队是不会取得成功的。对于企业来说,我们的团队是不是已经老化了呢?团队老化的普遍表现又是什么呢?
俗话说,流动的水不会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对于企业团队来说也是一样的,没有变化,思想老化的团队是不会取得成功的。对于企业来说,我们的团队是不是已经老化了呢?团队老化的普遍表现又是什么呢?
首先、个别思想老化的员工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不求上进,不思进取,不肯积极主动地学习。他们最常说的话就是我以前如何如何,他们最常有的心态就是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因此对于企业现在给予他的一切均视为这是我应该得到的,也不会感恩企业和老板。正是有了这种心态才直接导致他们工作上的消极被动。老板对于这祥的员工往往也是一筹莫展。评心而论,这类员工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可是如果你直接让他下岗,又会造成老板过河拆桥,不能共富贵的负面影响,结果他们就成了老板的烫手的山芋。
其次、个别思想老化的员工对公司的各项新的改革和举措几乎都持消极否定的态度。他们总是说过去自己做得如何的好,他们的思维和眼光总是向后看,总是回忆过去,不肯向前看,不能展望未来。因此,每每企业有新的改革和举错出台的时候,他们总会冷言冷语,什么这种活动以前我都做过,什么这种活动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等等。不但自己不肯积极执行,反而在团队中散布这些负面情绪,造成整个团队执行难。使新的改革和举措在开始推动之初就缺少了激情和动力。
再次、个别思想老化的员工往往以老员工身份自居,对企业的规章制度置若罔闻,经常违反却不以为然。有时,上级领导会考虑到他是公司的前辈,在处理方式和力度上给予适当的照顾,但这种照顾有时又适得其反,反而助长了他们的气焰。最后搞得上级领导也十分被动。老员工不能起到带头作用,新员工不服气,领导奖罚不公平,威信扫地。
最后、个别思想老化的员工,由于对企业、对岗位情况十分了解,所以会经常以各种刁钻的理由和借口来给上级领导制造难题,刁难领导以谋求私利。更有甚者,在下面拉帮结派,搞小团体,与上级领导抗衡。在团队中抵毁领导形象,削弱领导权威,煽风点火,制造事端。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企业和团队的害群之马。
及时的发现团队建设中的问题,才能及时作出调整,保证团队的正常高效运行。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90后员工普遍不愿意讨好领导了吗?为什么?
我也是70后,我觉得你想法比较偏颇,你字里行间想表达的是我们70后普遍愿意巴结领导,但事实不是这样。 我做过公务员,在企业也做过,巴结领导这事真跟年龄没有必然关系,和行业性质、岗位性质和人有很大关系。 体制内,尤其是公务员,喜欢巴结领导的多一些,体制外少一些;管理运营部门多一些,技术部门少一些。在企业,我见过一些90后挺会拍马屁的,做公务员的时候,也有不少70后不巴结领导的,不是不会,就是不愿意,我就算一个。 所以这事只拿年龄说事一定是要偏颇的,而且巴结领导这事也看度,很多人天生会来事,习惯和善于夸奖别人,对谁都这样,对领导不一定是巴结,而是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