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死了,前几天被一个亲戚拉去培训,三天两夜,我想着没事就去看看,结果就是视频这种会议,一模一样,还卖惨,放一些凄惨的音乐,讲爸爸妈妈,然后一群人围在那嗷嗷哭,我站在旁边贼尴尬。看起来好笑但老板不傻,这么做不过是为了让员工们把自己潜移默化成群体的一员,群体的力量很惊人的,个体会情不自禁的做群体都做的事,逐步驯化员工,让他们成为听话的赚钱工具。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对于企业来说,团队老化现象是常有发生的,团队老化的危害就不用一一在此罗列啦,关键是如何才能拿避免团队老化的现象,或者说,我们怎样才能解决团队老化的问题,保持团队的高效和正常呢?
对于企业来说,团队老化现象是常有发生的,团队老化的危害就不用一一在此罗列啦,关键是如何才能拿避免团队老化的现象,或者说,我们怎样才能解决团队老化的问题,保持团队的高效和正常呢?
首先、只换思想不换人。对于团队成员,特别是那些老员工,当我们发现其思想老化,消极被动的现象后,领导要迅速与其沟通,做好他的思想工作。要求其在思想上迅速改进。在肯定其前期为企业做出的贡献的同时,明确指出他现在的思想行为对企业和团队造成的负面影响。要求其立即整改,停止其负面的思想和行为。告诉他只要能够改变思想,跟上企业的步伐,企业还是欢迎他,还会留他、用他。
其次、不换思想就换人。对于经过了多次思想教育,仍不能改变的思想老化的团队成员,只能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换人。在这方面做为领导要本着对企业负责、对团队负责的精神和态度,要敢于慧剑斩情丝!切不可拖泥带水,优柔寡断。哪怕他再有能力,哪怕他再有影响,也要换掉!因为这祥的人留在团队中只会危害团队的健康发展。这祥的人越早离开对企业越有利。哪怕短时间内会造成一些损失,也要在所不惜。只是在处理的方式上要考虑全面、慎重处理。让个人及企业的损失和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再次、要让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新人有更多的上台表演的机会。年轻人初入职场最具有活力和激情。在团队中一定要多给年轻人机会,多让他们施展才华、锻炼自已。切不可论资排辈,凭资历、凭时间。如果这祥做,等年轻人排到的时候也差不多变成老年人了,他们的激情和活力也损失殆尽了。那么让年轻人上台最重要的是前期的帮扶。在帮扶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树立其自信心、为其多铺路,一方面要在工作中多检查、多指导。所谓扶上马、再送一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要设定良好的有活力的机制、保障团队思想永远年轻化。在企业里,要想让团队永远有激情、有上进心,就要设立良好的机制。最主要的有两方面。一是岗位轮换制。重要岗位可以二、三人轮流上岗,时间可以以半年或一年为单位。这祥就可以避免一人长时间在一个岗位所造成的思想和工作思路的老化现象。当然这种机制的设定要有科学的考核机制与之当配套才能实施;二是实施区域轮换制。不同区域的重要岗位,在合适的时间段内要轮换调整。否则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帮派主义、工作思路钝化的现象,工作很难再有突破。当然,如果轮换时间过短或过于频繁,也会出现对工作不利的情况。总之,要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风气和意识,彻底打破干部能上不能下的僵化的格局。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90后员工普遍不愿意讨好领导了吗?为什么?
我也是70后,我觉得你想法比较偏颇,你字里行间想表达的是我们70后普遍愿意巴结领导,但事实不是这样。 我做过公务员,在企业也做过,巴结领导这事真跟年龄没有必然关系,和行业性质、岗位性质和人有很大关系。 体制内,尤其是公务员,喜欢巴结领导的多一些,体制外少一些;管理运营部门多一些,技术部门少一些。在企业,我见过一些90后挺会拍马屁的,做公务员的时候,也有不少70后不巴结领导的,不是不会,就是不愿意,我就算一个。 所以这事只拿年龄说事一定是要偏颇的,而且巴结领导这事也看度,很多人天生会来事,习惯和善于夸奖别人,对谁都这样,对领导不一定是巴结,而是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