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毕业没找到工作,在莆田系男科医院干了两个月网络咨询(前些年才知道类似于或者就是医托),就来了一个人,还是来了一下就机灵的溜了[微笑], 主管可以查看所有工作QQ微信聊天记录,经常说不要把聊天搞成公益性咨询(就差指着我鼻子说了),觉得很违背内心的医德,第三个月辞职了。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创业者必须懂一些基本的财务知识,因为离开资金企业就无法运营,而产品、销售、人力等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都与财务紧密相关,可以说是“处处离不开钱”。创造利润是企业存在最重要的目标,而利润的实现,离不开财务工作的指导和保驾护航。财务方面的工作在企业
创业者必须懂一些基本的财务知识,因为离开资金企业就无法运营,而产品、销售、人力等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都与财务紧密相关,可以说是“处处离不开钱”。创造利润是企业存在最重要的目标,而利润的实现,离不开财务工作的指导和保驾护航。财务方面的工作在企业中是很重要,包括基本的记账、会计、各种收入和支出的处理、银行和现金、票据、工商税务、投资融资等等,如果创业者不懂这些方面的知识和技巧,那么会感觉到处处被动。
老板不必亲自从事财务工作,但必须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决策人物。了解点财务、会计、税务知识,懂点财务管理,能使企业的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
那么老板应该了解和掌握哪些财务重点:
一、现金流
对创始人来说,创业公司里最最重要的财务工作是管理、预测现金流。现金流是创业公司的命脉,它掌握着创业公司的生死大权。一个创业公司无论有多好的idea,有多么出色的团队,要是现金流断了,必死无疑。创始人必须清楚自己公司现金流里的每一个数字。
小编在多个场合听到不同的“过来人”和投资人提醒第一次创业的创业者:在任何时候都要保证公司的帐上有不少于6个月的现金储备。因为:
1.创业公司只要账上还有钱,有现金在继续流,就死不掉的;
2.完成一轮融资,通常需要6个月时间,创业公司需要有足够的现金储备,让公司能坚持到投资人的钱进来的那一天。
二、财务预测
请注意这里所说的财务预测不是财务预算。创业公司财务预测的关键,是对公司未来收入做比较现实的假设。
创业公司大多数是短命的,能活上三年都算是命大的了。创业公司的财务预测最忌讳按“年”来计算,这样往往容易信口开河瞎报数字。创业公司的财务预测必须要用“月”来计算。
按月来做预测,相对会精准很多,因为30天以内能做多少事情,还是比较容易测算出来的。按“月”做出来的财务预测不仅可以拿出来和投资人讨论细节,令人信服,更重要的是,还可以用它来对照和指导企业的日常运营,如果每个月都能达到预测的数字,到了年底,完成整年计划就不在话下了。
三、日常的财务工作
在企业初期运营阶段,没有专门的财务人员时:
知乎网友@张鼎分享的他的经验::
1.日常例行性支出:由行政统一整理票据(每个月大约会花1天时间),交给兼职财务做帐。
2.日常小额支付:设一个箱子,产生公司费用之后,由成员垫付,同时填一张付款申请单,并粘发票上去扔进箱子里。每周四行政固定把箱子里的单子收走。次周周二把钱付给垫付的人。
3.工资发放:通过银行划账。
4.社保:通过网银转账。
5.大额资金支付:通过网银支付,由行政在网银上提交汇款项目,创业者做最后审核。
6.账务:由兼职的财务来做,然后自己核对,像损益表多看几次,大部分内容都能明白了。
7.报税:由财务代理报税。
8.收入:在网银上直接查看。
9.开发票:由行政开发票。(备注:行政还没招到之前,由创始人代理行政的工作)
在企业有专职的财务人员后:
创始人如果不懂财务,就要聘用一个值得信任的会计,再就是要掌握几个关键数字:
1、每期费用的大致情况。一个是报销你要签字,再就是每月要会计列出费用明细表。企业的财务报表就像汽车上的仪表一样,它能够提供企业是否安全运行的基本信息。
2、每期利润。如果能看懂每月的利润表最好,看不懂就让会计用最简单的列示让你明白这个月的毛利、净利等。
3、资产控制。主要是现金和库存商品,库存控制不好漏洞会很大。
4、加强管理,加强内部牵制制度。如果有一个你放心的会计最好,如果没有,最好聘一个关系密切的好会计定期查一下帐,这样会对所有的人员有一种牵制。另外做为老板也应该偶尔参与一下财务活动,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5、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我的个人理解,是把公司从各个方面做的更专业。大家知道,现在很多中国的企业家都在向日本老板取经,学习什么呢?日本的员工很大部分都会在一家公司一直做到退休。中国老板都想知道日本的经营者们是如何把企业做到如此有员工归属感的。从我个人的角度看,如果仅按照工资高、公司规模大这样的普通标准来看的话,那日本的企业岂不个个是丰田、索尼喽?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在于如何经营,这当中自然也包括对员工薪酬、福利、工作专业度匹配等等方面的建设。大公司都是从小公司做起的。正如同年轻人不能只追求高工资而不合理规划职业道路一样,小企业的经营者也不能只把效益当做唯一标准,而是应该把精力放在合理运营,完善制度上。当一切都努力做到最好时,企业也会取得更大的成绩,长久经营、人员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