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小心:从战略角度谈产品规划

[复制链接]
查看: 1711|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2 10: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其实笑不太出来,不是他们的行为不可笑,而是我看到弹幕里有句话,背上没有孩子车子房子这些负担谁愿意这样,这句话确实把我刺痛了,现在年轻人“不思进取”可能就是不想这样吧,不想结婚不想要孩子仅仅只是想活得有尊严些,轻松些,我突然觉得我们这个社会如此大行其道真的对吗,人活的真的不像人,但回过头才发现自己也不怎么像个人,有什么资格笑他们呢?我没资格笑努力的他们,却也无法认同这样的方式,到底是哪出了问题?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俗话说:不预则废。搞产品规划,若不能站在战略的角度、从整体上做好规划,而只是做今天不管明天,抱着只要产品开发出来卖得出去就行的想法,即便一时做成功了,也必将为企业长期发展埋下隐患。就像很多中国人做企业,只要是有点想法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立马招一批人,先干起来再说,风风火火打下市场,等企业真正发展到一定程度,却发现企业开始面临这样那样困境,若要再往前走一步,已经非常之难了。这便是没有做好战略规划造成的后果。

博众咨询认为,产品规划也同样如此,作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灵魂,产品决定了企业未来发展的深度和长度。因此,产品开发绝不能只考虑到现在,一定要用全局的眼光和系统的思维来对待,从长远的角度对产品线做出合理的规划,才是企业做大、做强、做久的有力保障。而要从战略上把握好产品规划和开发的尺度,企业必须充分考虑以下几点需求:

(一)品牌长期发展需求:

品牌发展到什么程度,必需有相应的产品与之匹配,做好整个的产品线规划后,在什么时间段推什么档次、什么风格的产品,都可以变得更有计划。比如品牌刚刚进入市场还没有什么名气的时候,最好先推一些认知度高、市场接受度高的产品系列作为主打,待品牌发展到一程度,市场培育成熟后,再不断补充新的产品系列。这样便于企业更好、更快地占领市场,也会减少误打误撞带来的损失。

(二)渠道未来拓展需求:

不同的渠道面临的消费人群不同,导致其对产品的档次、包装、功能各方面也都有不同的需求。产品规划必须满足每种渠道开发的需要。即便企业在市场初期不能一次性开发所有渠道,也要考虑到企业将来拓展的可能,为这些渠道留出足够的产品空间。比方说,本来有一条渠道很适合用来开发将来的顶级产品,然而在包装材质受限较多的情况下,现在的产品就已经占用了极其高档的材质,这无疑就给今后的产品开发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三)企业实际操作能力:

产品规划最终是否能够实现,最终还取决于企业的实际操作能力。例如企业的资源,企业的生产能力,企业的技术水平、企业的资金实力、企业的运营管理能力等等是否能跟得上产品开发的节奏。任何不对等的开发都是不合理的。产品开发既要在规划之前就对企业的实际执行能力做出合理的评估,在此基础上做出与企业实力和发展速度相对应的产品规划,然后根据企业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决定产品上市的先后顺序。

事实上,产品规划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因为关系到企业长远的发展和利益,需要经过缜密的思考和分析才能做出精准判断,而基于战略发展基础上做出的产品规划,必将让企业走得更远,也走得更稳。学习更多战略管理技巧企业管理 > 战略管理 > 战略前沿栏目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员工辞职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前排都没答到点子上,这个问题必须得分情况讨论了:1、很多情况下,员工辞职之前公司是心里有数的,有时候甚至是被辞职的。就是想让你滚。2、有些情况下,公司不知情,但员工毅然辞职是因为员工岗位非核心,员工有情绪也反映不上来,这些情绪不但包含待遇等,也包含个人因素,如同事关系、偶发事件等。3、而,核心员工或关键岗位/重点培养对象离职排除偶发个人因素基本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有去处了,当然这个去处可能是被人高薪挖走,也可能是想自己发展了。关于1,问责HR,以后招人注意点;或者管理者干脆就不会用人或本来就没打算好好用这个人。关于2,公司到达一定规模就该重视的事情了,沟通、待遇、企业文化还是需要个牛逼的HR关于3,方法简单粗暴:股权、加薪,总得下点本,千万别画饼!
我这人吧,被骗进去过传销,也是自己脑子转得快,加上我脾气特别倔,硬是配合另外一个老哥打出来的,我最烦工作的地方叫我家人或者什么,或者叫我做那种跟传销有点相似的东西,没法形容那种感觉,有点想打人,我没有暴力倾向,但就是听不得,赚钱的方法老多了,这样赚的特别多吗?不见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0 14: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管理是竞争中的决胜因素,大到企业,小到个人,大量准确的管理知识储备是激烈竞争中的关键所在。有了管理,组织和个人才有效能,唯有通过管理,智慧、才华、天赋、学识才能诞生我们梦寐以求的东西——成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1 05: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个企业,都是一所大学,经营即教育。”不管多忙,人才培育绝对优先。造物先造人,老板是最好的老师,企业应像培育大树那样,点点滴滴、兢兢业业地栽培、灌溉,让员工从一粒种子成长为一棵大树,再到一片森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06:2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首先要为自己思考,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思考,我们到底怎么样让某些东西都完全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年轻人怎么样真的有创造力,并且造出新的东西来。这就需要我们去关注自己喜欢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给年轻人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3 04: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系统性地将外部人员纳入高级管理层以下的职位,并允许他们逐步培训和重塑高级管理层的思维,这有时会刺激文化变革。当外部人员接管某小组,重塑这些小组的文化,并使其变得非常成功之后,此时再去创建一个组织工作的新模式,这很有可能获得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5 04: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今社会,没有一种商业模式是长存的;没有一种竞争力是永恒的。唯有持续不断的坚持学习成长与创新精进,方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赢得一片市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