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严慎:为何大多数CEO不擅长战略

[复制链接]
查看: 913|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2 10: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更夸张,之前去一家公司,那边职位说是“影视招投”,其实就是让你装白富美,然后去骗那种有钱的老头子,跟他聊骚,骗他投钱,最恐怖的是,公司里真有一个女的装那个白富美,然后其他员工聊到约见面,就会让那个“白富美”去,而且这种一套下来,骗到的钱基本都是六位数,还美其名曰这是线上线下配合的o2o模式[囧],真的恐怖。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在这个世界上,由各种类型的CEO、公司中负责战略的领导者以及战略顾问制定的战略多如牛毛。但是,良好的战略却凤毛麟角。毫无疑问,对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很多解释,不过,我在这里想谈谈我的看法,我希望借此引出你的回应,也希望能抛砖引玉:

一项良好的战略是将两个不同的逻辑创造性地整合到一起的产物,而不是一个线性分析的逻辑流(logic flow),但是,很少有CEO和“战略家”能熟练掌握必要的创造性整合技巧。

两个最根本性的战略选择就是决定“在哪儿玩”(where to play)以及“如何获胜”(howtowin)。这两个决策——也就是公司在哪些领域参与竞争,以及公司基于什么去参与竞争——是产生战略优势的“组合拳”。然而,我们不能将它们视为相互独立的或者按序排列的两个环节。在一个卓越的战略中,“在哪儿玩”的选择和“如何获胜”的选择构成了一个整体,而且会相互增强。

举例来说,只在本国市场运营看似是“在哪儿玩”的完美选择,同时,技术优势的基础也是个“如何获胜”的完美选择,但是,将它们整合到一起却几乎一定会产生糟糕的战略——因为研发的全球规模经济效益,有些竞争对手会进行全球化运作,并摧毁在运营地理上局限于本土的竞争者。因此,这两种选择并不成其为一个整体,也不会相互强化。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苹果公司(Apple)之所以能取胜,是因为“在哪儿玩”的选择与“如何获胜”的选择的完美匹配。该公司“在哪儿玩”的选择是,在众多“高介入度”消费电子品类(比如,计算机,音乐以及手机)中的广泛参与;而“如何获胜”的选择是,在用户体验设计方面以及对生态系统的控制方面去进行竞争。这种匹配放大了公司在这两个领域——也就是公司选择生产Mac、iPod和iPhone等产品的领域——构建起来的获胜能力。

可问题在于,通常情况下,CEO们并没有熟练掌握将不同逻辑以这种方式整合到一起的技巧。更为习见的情况是,他们常常以对单一逻辑施压的方式来制定战略。他们喜欢分析某个问题,之后,提出一个充分的解决方案,比如,如何进行全球化运作,或者如何控制成本,或者如何推介一款新产品等,而不是为两个有机整合在一起的问题寻求答案。

因此,他们中有很多人将战略要么视为“在哪儿玩”,要么将其视为“如何获胜”。比如说,在当今的全球制药行业中,似乎大部分CEO都将企业的战略定位于只是在以前获利丰厚的医药行业参与竞争,同时,其他竞争对手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这种拒绝考虑“如何获胜”的策略以及必然随之产生的跟随战略,就是这个行业的表现迅速走上下坡路的原因之一。

另一种选择是,对很多高科技企业的CEO来说,居于统治地位的选择就是利用专利技术取胜。这是一种对“在哪儿玩”保持缄默的战略,这种战略已经让很多科技公司走上了歧途,因为对它们来说,至关重要的环节在于这些技术到底应该应用于什么地方,正如我们在北电网络公司(NortelNetworks)的变化中看到的,尽管该公司坐拥技术专利的宝藏,但现在,却走上了破产法庭。

与此同时,公司战略家和战略顾问虽然掌握了用于分析“在哪儿玩”——“五力模式”(five forces,作为由外而内的管理工具,五力模式从五个方面分析企业的竞争力,这五个方面分别是,行业现有的竞争状况、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客户的议价能力、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新进入者的威胁。该模式对公司战略制定产生了全球性的深远影响。——译者注)、“利润图”(profit maps)等——以及“如何获胜”(经验曲线、价值链、VIRO模型等)的各种概念工具(conceptual tool),然而,他们目前还没有能将特定的“在哪儿玩”选择,和与之相适应的“如何获胜”选择整合到一起的分析工具,相反的情形也一样。这样的整合需要富有创造性的深刻见解。希望成为公司战略家或者战略顾问的大多数人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比起他们视为“猜测”的工作来,分析的工作更能让他们心安理得。因此,他们往往会成为战略分析专家而不是战略专家。

我认为,这就是CEO和“战略家”很少能制定出良好战略的原因所在。战略制定是个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为了富有创造性地将你“在哪儿玩”的选择与“如何获胜”的选择整合到一起,制定卓越战略的过程必须要超越基本分析的范畴。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员工辞职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当一个工作让人觉得生活无望; 或者从过程看,这份工作在给一个人或快或慢的积累负能量。这个负能量积累到此人的一个心理阀值后,就达成了离职的必要条件。 不说充分条件,是因为实际环境复杂,不是员工个人想走就走的,年终奖等阶段利益啊,人脉啊,title啊,公司阻扰啊,家庭经济环境啊,外界就业形势啊等等,都是成为是否实际离职的考量因素。 但,归根结底,魔由心生。人心不在了,就只剩下了一台被动的工作机器。
你和钱,对我都不重要,你没钱,对我很重要。什么意思?只有当你没钱了,你才会为了求生而向我出卖劳动力,为我服务。怎么让你没钱?挤掉你的生存空间,买断越来越多的生产资料,直到买光,浪不浪费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些生产资料都属于我,你不能动,想动就来当我奴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8 12: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板管理六法则】1、留骨干;2、能奖惩;3、敢授权;4、严招聘;5不屈才;6做"仁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09: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企业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来看,没有永远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成功的企业,所以趋势当中寻找洞见,能不能选择我们的战略决策,选择比努力重要。无论是做企业还是个人分享上,一定要明白最终的结果都是要退出,离开这个世界、退出行业的成长周期。想到退出才能够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21: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今中小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鼓励政策制定者、政府官员和国际组织展开共同合作,发扬中小企业的创业家精神。他呼吁,社会应当关注几个明确、可行的重要事项,使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得到实实在在的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05: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画两条曲线。第一条曲线叫财务曲线,就是怎么样赚钱;另一条曲线叫价值曲线,就是到底我们给这个社会贡献了什么样的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18: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最有能量的事情,不是找到赚钱的项目,而是心中涌现了神圣的使命。使命感是一个人和一个组织存在的最大理由和持续的源动力!使命感是凝聚众人最崇高、最神圣的理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