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销窝点那群人已经被洗脑成功了,传销现在叫营销,底层被骗的那帮人傻乎乎的一直以为能赚钱,而顶上的大鱼和被抓的老板都知道自己在犯法在骗人,他们最清醒,每天啥也不干,银行卡就一直收钱,传销包括营销发展到现在老板也无能为力,解决不了,因为很多中层已经对空手套白狼,学习卡,报名费之类的模式深信不疑了,还有一些中层接着老板以及老板的这种模式,搞自己的小集团,所以传销这种公司规模其实非常大,但是下面的代理又是各自为战乱七八糟,想要根除是不可能的,想要让被骗的变成正常人也是很难的,被骗的那些人已经麻木了,眼神空洞,不会说话,吃饭一天三顿就是黄瓜胡萝卜,除了知道套路朋友家人,其他的他们都不会了。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企业领导梯队的建设是实现生存、可持续发展,乃至永续经营的关键。几乎所有企业都拥有领导力素质模型,成功的企业能将领导力素质与企业战略和业务发展紧密结合,增强企业的战略执行力,确保企业持续增长对人力的需求,如:GE在100多年的发展中,该公司的9位CEO都是自己内部培养出来的。在麦当劳的企业里,有超过75%的餐厅经理、50%以上的中高阶主管、以及1/3以上的加盟经营者,是由计时员工开始的。吉姆柯林斯领导团队历时5年深入研究了《财富》500强30年间(1965~1995)上榜的1435家企业,从中遴选出28家企业进行对比研究,其中11家企业跨越了从优秀到卓越的天堑。这11家卓越公司中有10家的CEO是从内部提拔的。
据权威统计表明:中国企业平均寿命为6~7年;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为2.9年;民营企业生存超过5年的不到9%;民营企业生存超过8年的不到3%。而美国的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却为40年。为何中国的企业会如此的“短命”,其中的原因应该会有很多很多,如:市场的残酷竞争、资金、执行力、管理等因素,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莫过于企业领导梯队的建设(人才培养)。
国内的企业在领导梯队建设方面存在四类问题:
1.“临时抱佛脚”,平时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一旦机遇来临,各级领导人才无论是人数还是能力都捉襟见肘,只好求助“猎头公司”,但“空降兵”毕竟有限,企业常常错失成长的良机;
2.“无从下手”,领导虽然重视,但人才培养观念落后、缺乏系统、方法欠佳、收效甚微,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起领导人才“胜任能力模型”,甚至不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更谈不上如何培养了;
3.“拔苗助长”,这类现象在高成长企业比比皆是,常常“士兵当做排长用,排长当做连长用,连长当做团队用”,导致人岗错配、管理问题层出不穷,战略执行难以到位
4.“重事轻人”,企业过于重视领导人才的业务能力,忽略了他们带队伍的能力,忘记了“领导力就是通过他人去完成任务的学问”。即使担任领导职务,仍然是“业务员思维”,凡事亲力亲为,不善于识人用人、授权赋能、激励人心,不能培养出优秀的下属,只能贡献业绩,不能贡献人才。
很多国内的企业也想在领导梯队建设方面做得更好,也投入了不少精力和财力等资源,但收效却甚微,主要的问题出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1.领导者没有学会做最重要的事情;
2.领导者缺乏选拔人才的技能,同时公司对业绩的重视,远远超过对人才选拔的重视)。选拔流程将出现以下不良后果:A、未能识别和雇佣真正合适的人,在选拔流程中对理想的候选人视而不见;B、让不合适的人在领导岗位上工作得太久;C、选错人才;
3.各级领导者对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不满意,甚至不买帐;
4.人力资源部门工作错位。人力资源部门的重心应在于识别拥有高潜质的“明日之星”,把他们安排到关键岗位,而不是挂着人力资源的“牌子”,只做着招聘、考勤、发放工资等人事行政工具。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员工辞职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当一个工作让人觉得生活无望; 或者从过程看,这份工作在给一个人或快或慢的积累负能量。这个负能量积累到此人的一个心理阀值后,就达成了离职的必要条件。 不说充分条件,是因为实际环境复杂,不是员工个人想走就走的,年终奖等阶段利益啊,人脉啊,title啊,公司阻扰啊,家庭经济环境啊,外界就业形势啊等等,都是成为是否实际离职的考量因素。 但,归根结底,魔由心生。人心不在了,就只剩下了一台被动的工作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