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毕业没找到工作,在莆田系男科医院干了两个月网络咨询(前些年才知道类似于或者就是医托),就来了一个人,还是来了一下就机灵的溜了[微笑], 主管可以查看所有工作QQ微信聊天记录,经常说不要把聊天搞成公益性咨询(就差指着我鼻子说了),觉得很违背内心的医德,第三个月辞职了。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拒绝承担个人责任
有效的管理者,总是会为事情的结果负起个人的责任,不轻易把麻烦推给别人。美国总统杜鲁门曾在自己的办公室门口挂了一条醒目的标语:bucketsstophere!意思是问题到此为止,不再传给别人。每一位主管都应该把这句话当作自己的座右铭。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在努力地辩解,一种人在不停地表现。做主管的要尽量地表现,少去辩解,要敢于负起责任。
没有设定标准
英国有家公司,专做世界有名的杯盘,他们的产品摔坏的要比合格出品的还要多。有一个技师专门摔盘子,每10个摔坏6个,合格的只有4个,但是订单订到3年以后——没货。公司不怕摔,摔坏的盘子全都计入其它盘子的成本。就这样还难以买到,为什么?那是精品,公司有高标准,具有尊严。
对人不对事,赏罚不明
企业的发展是通过激励的方法发展的,但在中国的好多企业中没有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特别是不能一视同仁,有些企业老总,对员工奖励很轻率,对志趣相投的员工给予重奖,重女轻男;对志趣不投的,只有口头奖励,没有实际行动。由此导致职工之间矛盾丛生。
不按规律办事,人云亦云
不管哪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行规,如果脱离行规,不仅说明管理者什么都不懂,只能表现出企业走向死亡的特征。管理者看起来,面善言戏,什么建议都采纳,但什么做法都否定,结果导致人浮于事,事无人干。
朝令夕改,波橘云诡
无论什么企业都有它的法则;无论什么样的职工,都为企业的运行会出谋划策。但管理者必须要能明辨是非,对于错误的以及不适应发展的要尽快讨论修正,对于正确的,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但作为管理者一班人,特别是主要管理者,如果部分好坏朝令夕改,波橘云诡,长此以往员工就会不知所措,制止消极怠工,企业走向死亡。汉·扬雄《甘泉赋》:“于是大厦云谲波诡,摧摧而成观。”
独断专行,爱心缺失
民主不是政治家的代名词,不仅政治家讲,企业领袖也要讲。如果管理层和核心管理这不能正视民主,独断专行,就会酿制企业人才流失、人心危机。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的经济,是按照过滤办事的社会,如果失去民主和爱心,企业就生存在狼群中,一些弱小的企业就会被弱肉强食。
贪污腐败,男女关系不清
企业管理者是一个企业的领袖,如果不能洁身自好,不能廉洁自律,这个企业迟早就会寿终正寝在这样的领袖手中。有一个企业的领导人,开始时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始终保持着与那些卖肉女人的距离,但后来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和贪腐心态,通过洗钱男领导与女下属走到了一起。男老板经常以各种名义骗取家人,两人经常早出晚归,默默幽会,最后发展到贪色贪财的地步。那女两人因合伙洗钱上千万被判处贪污罪双双入狱。
口是心非,天天许愿
企业需要团结,但没有原则的团结,迟早是一个不牢固的团体。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员工辞职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当一个工作让人觉得生活无望; 或者从过程看,这份工作在给一个人或快或慢的积累负能量。这个负能量积累到此人的一个心理阀值后,就达成了离职的必要条件。 不说充分条件,是因为实际环境复杂,不是员工个人想走就走的,年终奖等阶段利益啊,人脉啊,title啊,公司阻扰啊,家庭经济环境啊,外界就业形势啊等等,都是成为是否实际离职的考量因素。 但,归根结底,魔由心生。人心不在了,就只剩下了一台被动的工作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