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在优衣库每次开完会不也要喊口号嘛,第一次店长没和我说,他们在那喊口号我当时都懵了,很多日企就这样的,其实生活真的挺无奈 他们是为了养家糊口,我一个学生在销售行业经常上班,有些成年人真的背负一个家庭付出了太多。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企业正面临一个更加开放透明、全面市场化的社会环境,员工与企业关系更加“弹性化”,纪律约束逐步让位于自我约束。这给面对“市场环境变化更快、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环境变得更加复杂”的公司管理层更加“肌无力”的感觉。同时,员工与外部、同事之间的关系复杂化,工作、经济、感情、沟通、交易等无不受到影响,企业的“管理体系和管理者”逐渐成为“透明的金鱼缸”。
谁是听见炮火的人
企业,特别是中国的企业,是一种等级制的职能结构,任务由上级领导来分配,资源掌握在上级领导手中,所有的考核和评价都由上级领导决定。企业执行一种严格的等级结构,有明确的上下级关系。管理者是下属员工们的“报时人”。
但是,这类企业跟不上市场的步伐,反应滞后,不能够提供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内部暮气沉沉,毫无创新;推动任何事情都困难重重;所有人都在争论哪一项工作才是应该做的,哪一种方法才是正确的。这导致越来越多的讨论和争论,没有人做实事。由此带来一个更加严重的后果,那就是在企业内部形成了一种斤斤计较,只关注自己利益,而完全不关心最终工作结果和客户需求的企业文化。在这种企业文化下,工作更加难以展开。连任正非也不得不呐喊“让听见炮声的人指挥战斗”。
这也造成各级领导者越来越远离市场,越来越远离基层,越来越不熟悉具体的业务。而在外部,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变化越来越快速,不确定性在增加。领导者已经不再是业务上的专家,即使领导者是业务上的专家,也不可能通盘考虑所有的因素。这就导致了在工作任务上乱安排,在工作方法上瞎指挥,而同样的,由于不熟悉业务,不可能客观公正的评价和考核,这就必然导致考核和评价的主观性。基层员工和管理层的敌对情绪越来越大,基层员工甚至不再信任任何一个管理者。
结果就是,从基层到公司最高领导人,每一个人都在讨论公司治理理念与战略。一旦员工们特别是各级领导们有了一定的权力和空间,就都想来试验自己的想法,都想证明自己,以致所有人都在讨论越来越宏观的东西,没有人去做具体的实事了。同时,各级领导者一旦换人,马上就换了另外一套工作方式方法,抛开制度和原则,造成领导大于制度的现象,让员工无所适从。
“资源池”流向实干家
而在这种环境下,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建立一种“基于人力资源的财物、信息资源运行全面重组”的新模式,寻找听见炮声的人。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员工辞职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当一个工作让人觉得生活无望; 或者从过程看,这份工作在给一个人或快或慢的积累负能量。这个负能量积累到此人的一个心理阀值后,就达成了离职的必要条件。 不说充分条件,是因为实际环境复杂,不是员工个人想走就走的,年终奖等阶段利益啊,人脉啊,title啊,公司阻扰啊,家庭经济环境啊,外界就业形势啊等等,都是成为是否实际离职的考量因素。 但,归根结底,魔由心生。人心不在了,就只剩下了一台被动的工作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