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没错:领导不懂装懂是愚昧

[复制链接]
查看: 782|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2 10: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更夸张,之前去一家公司,那边职位说是“影视招投”,其实就是让你装白富美,然后去骗那种有钱的老头子,跟他聊骚,骗他投钱,最恐怖的是,公司里真有一个女的装那个白富美,然后其他员工聊到约见面,就会让那个“白富美”去,而且这种一套下来,骗到的钱基本都是六位数,还美其名曰这是线上线下配合的o2o模式[囧],真的恐怖。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一、不懂装懂是不诚实的表现,尽管有时也能蒙蒙人家,但绝非长久之计,哪怕一次两次不被人笑话,后患也是无穷的。世界之大,我们不懂的东西可多着呢!而懂得越多,越是发现不懂的也越多。管理者是人不是神,承认自己在某方面不懂,并不意味着差人一筹,虚心请教反而更能赢得尊重!

二、【请远离10种恶习】1、表里不一,言不由衷。2、爱慕虚荣,贪图享受。3、心胸狭隘,自私自利。4、因循守旧,墨守成规。5、目中无人,恃才矜己。6、固执己见,一意孤行。7、不孝父母,无情无义。8、朝三暮四,缺乏恒心。9、优柔寡断,恐惧自卑。10、人云亦云,毫无主见。

三、职场的大忌有二,一是马虎,二是浮躁,其本质都属于态度问题,与能力并无直接的关联。态度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资本之一。能力再高,态度不好,也难有大成。态度是会相互传染的,若企业上下都被不好的态度所感染,毫无疑问,这个品牌将遭致命打击。态度决定高度,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良好的态度不可或缺。

四、【中国企业“走出去”亟需突破人才瓶颈】中国企业“走出去”依然在摸着石头过河,既没有固定的成功路径,也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灵丹妙药,关键还在于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则在于人才,尤其是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但目前我们这类人才相当匮乏,严重阻碍了我们“走出去”的步伐,亟需突破。

五、讲求实干的人,嘴上可能并没有太多的大道理,有的只是如泥土般的朴实而默默无闻的行动。他们表面上看起来不比急于求成的人那般激情满怀,内心却是无比的强大。他们不求惊天动地的结局,却收获着常人意想不到的成绩。而表面激情满满内心却不堪一击,只求大而空的人,往往在一开始就注定着要失败。

六、朋友家新买的老鼠笼,却经常抓到自家的猫。感悟:1、人多未必力量大,齐心协力才是真。2、一个中心是忠,两个中心为患。3、明确授权,互不干扰,各司其职,互相合作。建议:1、让猫听话。2、适当限制猫的活动范围,提高猫的作战能力。3、换只不会误进自家鼠笼而抓鼠能力更强的猫。

七、很多看上去身体很棒的人、看上去很红火的企业,常在突然间倒下就再也起不来了。这样的人和企业犹如一棵挂满果子的大树,而树下的根系已经不能给大树提供营养和水分了。所以一个清醒的企业家,往往盯着的是“树根”的健康,“果子”代表的是一年收成,“树根”则代表着百年根基。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员工辞职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当一个工作让人觉得生活无望; 或者从过程看,这份工作在给一个人或快或慢的积累负能量。这个负能量积累到此人的一个心理阀值后,就达成了离职的必要条件。 不说充分条件,是因为实际环境复杂,不是员工个人想走就走的,年终奖等阶段利益啊,人脉啊,title啊,公司阻扰啊,家庭经济环境啊,外界就业形势啊等等,都是成为是否实际离职的考量因素。 但,归根结底,魔由心生。人心不在了,就只剩下了一台被动的工作机器。
我这人吧,被骗进去过传销,也是自己脑子转得快,加上我脾气特别倔,硬是配合另外一个老哥打出来的,我最烦工作的地方叫我家人或者什么,或者叫我做那种跟传销有点相似的东西,没法形容那种感觉,有点想打人,我没有暴力倾向,但就是听不得,赚钱的方法老多了,这样赚的特别多吗?不见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1 21: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小企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比较高,而且中小企业在社会上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任何人都不能抗拒的事情,在过去的产业化年代,所有的企业只为追求利润而争前恐后,在这样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的问题,比如说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差距也越来越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2 14: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真正的社会企业家才能画好这条曲线,因为他知道这其中的价值和意义有多重要。有些事可能从一开始的起心动念就让我们觉得有动力,觉得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2 20: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知识结构过程中,一部分是通过学习得来的,一部分是通过劳动来的;学习主要是读书学习,光靠读书学习不行的,读书学习可以增长知识,但有时候不增长智慧。人的智慧从哪里来的?人的智慧主要是在劳动中来的,劳动增长智慧,一个人如果光读书,不参加任何劳动,这个人最终可能就是一个书呆子。一个不劳动的人情商高不了。光劳动不读书也不行,没有理论的滋养你是受限制的。所以作为企业家必须提高自己的素质,拓展自己的眼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7 13: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竞争激烈的商战中,企业家们缺的不是战的能力,而是略的魄力!战要战得坚定,略要略得坚决!战要战到极致,略要略到彻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16: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优秀的新人进不来?进来了要么遭受排挤,要么自动离职?就是因为有部分老人挡道。将不好的老人和庸人开发或开除,相当于农民种庄稼,拔除杂草,稻谷才有好收成,是为优秀的员工创造一个良性的发展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