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百度糯米做过几天。晚上8.30上班,他们大多8点到了我8.25分到那里已经是个另类了,完了喊一小时口号玩游戏做演讲那些,下午2点上班1.30就要去到做自我总结之类的事。谁开单了有广播的,也是全体要鼓掌[笑哭]上班第三天的考试我故意搞砸了就不用去了,别提多开心了。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对于一个领导者,如何加强组织的执行力和向心力,跟领导者自身的修炼密切相关。
一个领导者到了“飞龙在天”的高层阶段,很大程度上其追求已不是为了得到物质享受和靠别人的精神激励才有动力了。因为这一阶段,已经到了衣食无忧的地步,激发其“上进心”、“事业心”,是其本人的一种更高层次的理想追求,靠的是其本人的兴趣诱导。
因此,这一阶段的领导者,靠着自身的兴趣诱导,以达到激情自己和下层组织的执行力。如图: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个领导者只有以身作则,身体立行,才能构建领导者的亲和力和向心力,树立领导者的软威力,达到笼络众人之心。只有众人都支持领导者的工作,整个组织才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和文化氛围,进而在从源头上保障组织执行力。
《孟子·尽心》篇孟子说过这样一段话。
孟子说:“圣人是百代后人的老师,伯夷、柳下惠就是这样的人。只要听说伯夷的节操的人,即使贪婪和懦弱的人也会变得清廉和志向;只要听到柳下惠的节操的人,即使鄙陋浅薄和气量狭小的人也会变得敦厚和大度。伯夷、柳下惠在百代以前奋发,百代以后,听到他们的事情的人,没有不为之振作的。如果他们没有圣人一样的德行,能有这么强的感召力吗?更何况曾经接受过圣人熏陶的人呢?”
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按圣人的标准去要求,几近苛刻而且也不可能。再说,在现实生活中,能成为圣人的人只是极少数,大多数人只要修炼成君子就可以了。
但是,把自己尽量修炼成具有圣人一样的言行、德行,却是领导者追求的。
领导者是普通人中的一分子,而又不同于普通人。
普遍人有些话可以说,但作为领导者不能;普遍人有些事能做,但领导者不一定能做。这就是领导者与普遍人之间的区别。而一个领导者要有所区别,就要自我修炼,学会“将己”,以达到“将己”以“将‘将’”、“将己”以“将众”的目标。
一个领导者如何通过“将己”以“将‘将’”、“将己”以“将众”的目标?我认为,“恭人”、“理人”、“爱人”、“忍人”、“顺人”三个层面去自我修炼,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恭人”者“人敬”
恭,即谦恭,谦卑;恭,是一种修养。
在领导能力优化上,“恭”是一种最基本的领导力素养。一个领导自以为是,甚至刚愎自用,只能导致整个团队成员的貌合神离,最终导致整个团队的分崩离析,然后自食其果,自取灭亡。
对于对别人的谦恭,是做人的虚伪吗?这只能“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对于谦恭是否是一种伪善和虚伪,孔子也有过类似的担扰。他说:“事臣尽礼,人以为谄。”意思是说:“对于自己上级,恪守礼节,别人还以为自己是在谄媚上级。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员工辞职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当一个工作让人觉得生活无望; 或者从过程看,这份工作在给一个人或快或慢的积累负能量。这个负能量积累到此人的一个心理阀值后,就达成了离职的必要条件。 不说充分条件,是因为实际环境复杂,不是员工个人想走就走的,年终奖等阶段利益啊,人脉啊,title啊,公司阻扰啊,家庭经济环境啊,外界就业形势啊等等,都是成为是否实际离职的考量因素。 但,归根结底,魔由心生。人心不在了,就只剩下了一台被动的工作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