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夸张:领导力缺失的中层

[复制链接]
查看: 954|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2 09: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其实笑不太出来,不是他们的行为不可笑,而是我看到弹幕里有句话,背上没有孩子车子房子这些负担谁愿意这样,这句话确实把我刺痛了,现在年轻人“不思进取”可能就是不想这样吧,不想结婚不想要孩子仅仅只是想活得有尊严些,轻松些,我突然觉得我们这个社会如此大行其道真的对吗,人活的真的不像人,但回过头才发现自己也不怎么像个人,有什么资格笑他们呢?我没资格笑努力的他们,却也无法认同这样的方式,到底是哪出了问题?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中层管理者在企业乃至大部分组织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自明,离开了他们,任何战略都无从谈起。很多企业对中层领导力缺失这一问题并非置若罔闻,也都投入了很大的关注,这从目前培训市场领导力和管理课程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层领导力缺失所引起的战略传导障碍、信息传导障碍、绩效分解障碍等问题仍然非常突出。

可以说,中层领导力问题在学术界和实践界都是老生常谈,在百度搜索“中层领导力”能够得到约156万条搜索结果,很多管理学大师都曾围绕这个题目提出过精辟的观点,这里不做赘述。如果说解决这一问题存在一个最终方案,那么,就是将最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正如斯隆在通用汽车公司做的那样,由最高层直接确定中层管理者(甚至基层)人选,他们会花几个小时研究一个基层经理的聘用,而且斯隆坚持认为这才是他最该干的事。

中层管理者通常都是在基层岗位上工作出色而被提拔,在提拔过程中并未或者很少考虑到领导力和管理水平。因此,需要通过培训、学习、实践等途径来提高其领导力。通过观察这部分中层管理者,可以发现主要有三类人,用一个教育界常用的方式分类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这三类。事实上,还有一类就是“知道自己知道了”,他们可以看成是前三类的目标,即实现了领导力的“知行合一”。

我们现在提升中层领导力的模式存在的是相同的问题,即忽视“需求”这个最基本的概念,上来就给中层灌输理念和方法技巧。而如果没有需求,专家水平再高,培训理念再先进,企业的高层领导再重视,中层管理者也没有提升领导力的意愿。

领导力需求与营销、财务等需求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他需求都是直观的、明确的,提升营销能力和财务能力会直接反馈在工作效率和业绩上,而领导力的提升需要通过团队的业绩体现,而且并不是通过领导力本身体现,这也是提升领导力需求不易产生的本质原因。

因此,如何找到一种方法,激发中层管理者对提升领导力的需求是目前的当务之急,在这一问题上,我们不妨借鉴国外的经验。泰罗的科学管理、梅奥的霍桑试验和斯隆在通用采用的管理模式的成功经验起到了激发需求的作用,大量试验和数据给那个时代的国外管理者很大的震撼,让他们真正认识到“管理也是生产力”,这个过程就是国外管理学的“启蒙”时代。而我国当前的现状是,只借鉴了国外的理论,缺乏直观的数据与案例支撑,没有经历过“启蒙”时代,中层管理者很难对领导力的作用产生感性的认识。

不可否认,我们也有一些案例研究,这类研究的模式是分析已经取得成功的企业,总结案例(也包含少数失败案例),从中提炼出一套经验体系。而这种模式的问题就在于,即使是一家中层领导力超常的公司,也无法证明这一因素在企业成功中的实际价值,中层管理者不会因为看到这样的研究就产生提升领导力的需求。

这就需要我们的学术界和培训界能够真正走到企业中去,与企业共同成长,在企业的创立期或者发展期就开展研究,仿照梅奥的霍桑试验,开展探索性的实验,获取第一手的数据,将领导力在企业中的作用清晰易懂地展现给广大中层管理者。

希望我们的学术界能够放下身段,走出象牙塔,为中层管理者提供一些知识性强同时又不生涩枯燥的领导力或管理学文章。科普组织“科学松鼠会”做的就是这样一件事,用大众看得懂的文章普及严谨的科学知识。如果学术界还沉迷于孤芳自赏地撰写只有自己圈子才看得懂的论文,那么,中层领导者想要提升领导力将会“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枉费了一腔学习热情,需求却无法得到满足。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员工辞职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当一个工作让人觉得生活无望; 或者从过程看,这份工作在给一个人或快或慢的积累负能量。这个负能量积累到此人的一个心理阀值后,就达成了离职的必要条件。 不说充分条件,是因为实际环境复杂,不是员工个人想走就走的,年终奖等阶段利益啊,人脉啊,title啊,公司阻扰啊,家庭经济环境啊,外界就业形势啊等等,都是成为是否实际离职的考量因素。 但,归根结底,魔由心生。人心不在了,就只剩下了一台被动的工作机器。
你和钱,对我都不重要,你没钱,对我很重要。什么意思?只有当你没钱了,你才会为了求生而向我出卖劳动力,为我服务。怎么让你没钱?挤掉你的生存空间,买断越来越多的生产资料,直到买光,浪不浪费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些生产资料都属于我,你不能动,想动就来当我奴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5 05: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管理是竞争中的决胜因素,大到企业,小到个人,大量准确的管理知识储备是激烈竞争中的关键所在。有了管理,组织和个人才有效能,唯有通过管理,智慧、才华、天赋、学识才能诞生我们梦寐以求的东西——成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6 09: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管理者要辞退一个不合格的员工时,别为难、别折腾、别扣罚员工,直接一点,及时告诉员工,别浪费双方的时间,把该给的都给了。让员工体面地离开,是管理者的义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3 03: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奖励不仅要有物质的更要有精神的。只奖物质不奖精神,会让人唯利是图;只奖精神不奖物质,会让人缺乏狼性;双向激励才能获取团队最大的能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11: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管理者要辞退一个不合格的员工时,别为难、别折腾、别扣罚员工,直接一点,及时告诉员工,别浪费双方的时间,把该给的都给了。让员工体面地离开,是管理者的义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6 00: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最有能量的事情,不是找到赚钱的项目,而是心中涌现了神圣的使命。使命感是一个人和一个组织存在的最大理由和持续的源动力!使命感是凝聚众人最崇高、最神圣的理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