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个视频我不禁沉默了,让我想起了18年的春节后,家里人让我去一个公司上班,那个公司跟视频里的有一个特别像,又是跳舞,又是演讲的,我回忆了一下,那个公司的员工基本上是打电话,问一大本电话薄上的各个“客户”,需不需要本公司的产品,当时我跟几个年龄差不多但都不认识的人一起进的公司,那年,我18岁,我甚至跑到厕所,跟家里人打了个电话,我说,这真的不是传销吗?他们说,你不要在那里乱说,虽说是上班,但你最重要的是在那里学习,如果公司让你打电话啊之类的,你也慢慢学,特别是要跟他们一起,学会“讲话”。我现在想想,真是细思极恐,我要真变成这样的人,真就没有未来了(转自我上次在这种“企业文化”视频下评论的内容)。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真正的领导是貌似残忍的,因为TA需要忽视团队中的那些个性化的需求。但反过来说,如果领导过于照顾个体的情绪,而“妇人之仁”,相信也不是什么称职的领导。
领导者需要能看得清未来,看问题更有前瞻性,要带领大家去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在更多的时候,是舍弃小团体与个人的利益需求,而追求更大的团队整体目标的。如此残忍才能在实现集体目标的同时,把小集体与具体个人各自的目标也都捎带手实现了。
在领导角度,面对来自当下和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收益和确定性的风险,都是需要在保障生存的基础上,才能拥有发展的可能性的,所以,用人也好,排场也罢,是需要用减法方式去思维与决策才能生存的。
从员工的角度,所需要关注的不仅是自己在当下是否有安身立命之所,是否有养家糊口之力,而且包括是否有积蓄力量之态度,是否有整合资源之气魄。而不单纯是和尚撞钟,得过且过,更不是混一天是一天的磨洋工、甚至是胳膊肘向外拐地为外人争取利益的态度,真正的职业精神是认真去对待手头的工作。
员工需要关注的是自己未来能值多少钱,而不是现在赚了多少钱,即使关注自己现在有多少钱落袋为安了,都需要注重在扣除了一切开销之外,还能沉淀下多少钱。或者是在没有收入支撑的时候,你能维持多长时间的正常生活不受影响。
领导需要对未来有坚定的信心,却又不能盲目乐观。决策者与领导者,需要更多的是忍耐,没有做好准备之前就仓促招兵买马,并扩充地盘,这是领导者的昏聩,是在自取灭亡。
领导者与决策人的所谓信心是整个团队的战斗力支撑的,同时也需要有焦虑与恐慌,提前预见到所有的不确定性,并在企业这艘大船撞上冰山之前就能及时躲闪。
领导过于自信,又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因为那会让自己面对确定的风险与不确定的损失,假如领导者失去警觉,就如刹车、安全带等防护系统失灵的情况之下,依然在不断提速,高速撞击,除了车毁人亡之外,也不会有别的结果。
企业之中,必须有不同的声音。比如在临近冲动决策之下,决策人必须理性地去考虑那些不确定性,潜在的风险以及不可抗力。在没有形成决议之前,充分意识到可能会面对的风险与可能会承受的损失。那就不能忽视战略顾问的价值与作用。
与决策人和领导者相比,战略顾问需要更加具有前瞻性与全局观,在企业陷入泥泞的时候,需要为整个团队树立信心,在企业浮躁的时候,需要用铁腕手段,让团队面对现实,不被浮躁的心性冲昏头脑。
假如说领导尚可凭一时冲动来说话,做决策,并承担相应的压力,作为战略顾问就需要比领导者与决策人具有更高的水准。
作为战略顾问,是需要比决策者更具有眼光的,相比之下,更需要从负面角度去提示风险,更具有说服力的话术,完善一种预警机制,并预先设想出多种应对方案,而且要确定在机构内部能有相应的专业团队进行相应的执行与效果评估系统。
做顾问的最高境界,是决策者有清晰的判断力与决策力,对自己言听计从,需要管理层能有强大的领导力,需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执行层有强大的执行力,需要有精确的时间与目标的自我管理,如此,顾问才可以对自己的建议与方案负责任。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员工辞职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当一个工作让人觉得生活无望; 或者从过程看,这份工作在给一个人或快或慢的积累负能量。这个负能量积累到此人的一个心理阀值后,就达成了离职的必要条件。 不说充分条件,是因为实际环境复杂,不是员工个人想走就走的,年终奖等阶段利益啊,人脉啊,title啊,公司阻扰啊,家庭经济环境啊,外界就业形势啊等等,都是成为是否实际离职的考量因素。 但,归根结底,魔由心生。人心不在了,就只剩下了一台被动的工作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