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死了,前几天被一个亲戚拉去培训,三天两夜,我想着没事就去看看,结果就是视频这种会议,一模一样,还卖惨,放一些凄惨的音乐,讲爸爸妈妈,然后一群人围在那嗷嗷哭,我站在旁边贼尴尬。看起来好笑但老板不傻,这么做不过是为了让员工们把自己潜移默化成群体的一员,群体的力量很惊人的,个体会情不自禁的做群体都做的事,逐步驯化员工,让他们成为听话的赚钱工具。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对于董事会、股东、客户和员工来说,招聘领导人是一项冒险之举许多领导人得遇良机在头把交椅上再次一展身手,可最后的成就却令人大失所望,这样的例子已是屡见不鲜比如说,最近就有雅虎公司(Yahoo)的卡罗尔-巴茨(Carol.Bartz)和惠普公司(HP)的李艾科(Leo.Apotheker)等领导人,因业绩反复无常而惨遭解雇,成为报纸头条的热点话题甚至连一些曾经大获成功、后被重新聘为CEO的领导人,有时也无法在新岗位上再放异彩,比如说第一太阳能公司(FirstSolar)的罗布-吉列特(Rob.Gillette)。
失败领导人造成的麻烦比负面新闻还要多他们这一走不要紧,公司利润可遭了秧先是要慷慨地付给他们巨额遣散费,然后公司股价开始下跌,继而客户受其影响纷纷弃之而去,最后的结果就是公司及其股东亏掉一大笔钱。
公司应该想办法留下这些领导人,其商业理由很简单:如果把猎头费、安置费、招聘奖金、客户和员工的损失以及机会成本计算进去,那么撤换最高领导人的成本可能高达他们年薪的10倍。
30年来,我曾与许多有负众望的最高领导人合作他们的公司设法将他们留下,帮助他们纠正偏差行为,从而不必为解雇他们付出高昂代价。
四种偏差行为会导致领导人失败:
职能性技巧薄弱这些领导人运用的战略不得当,分不清任务的轻重缓急,在收购中总是做冤大头这些失败的决策常常导致他们业绩下滑。
一叶障目领导技能方面的缺陷也许会存在数十年,但在CEO这个位子上,这些缺陷的后果就严重了有些空降兵领导人照搬在先前文化环境中行之有效的领导技能,结果在新公司却遭遇惨败马歇尔-戈德史密斯(Marshall.Goldsmith)认为,优势被过度发挥就会变成负债这种行为会导致骨干员工离职,士气低迷不振,公司业绩欠佳,无法为内外利益相关人提供支持,不断与董事会成员发生冲突。
判断失误有些领导人做出的决定有悖于公司价值观、政策和实践惠普公司前CEO马克-赫德(Mark.Hurd)被解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遭到了性骚扰的指控不过,尽管有这种出轨行为,他随后仍受聘出任甲骨文公司(Oracle)的总裁。
道德缺陷这种偏差很难纠正违背道德准则在CEO的整个职业生涯中始终是一个擦不掉的污点。
出于多种原因,有些失败的领导人不愿去改正自己的偏差行为,对其负面影响听之任之就连那些开明的公司可能也会常年容忍领导人的恶劣行为——大声咆哮、口吐脏话、拍桌子、冷嘲热讽、恃强凌弱、吹胡子瞪眼、闭塞言路当我为地位堪忧的高层领导人提供辅导,建议他们改正这些行为时,他们的反应是,“我是这种人?”如果领导人孺子不可教(不想改变),公司就应该另想办法,去对付他们的反常领导行为。
大多数领导人都愿意改变不良行为,并采取措施避免偏差不要想当然地以为,只要没收到负面反馈,就表示你达到了期望你得自己去征求反馈一些曾与我合作过的CEO声称自己广开言路,却从未收到过反馈因为大多数人是不会主动上门,给领导人提意见的!所以,领导人要向自己的团队、董事会成员、可靠的顾问或立场客观的外部教练征求反馈教练可以将反馈收集起来如实汇报给CEO,提供洞见帮助他成长。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安全+希望就这四个字。所谓安定就是你能够让员工感觉到在这里工作很安全,公司不会动不动就把你给开了,或者公司觉得你没有价值了就把你抛弃了,又或者不把员工当人,拼命压榨,天天007。人心安了,流失率是很低的,公司才谈得上长久。所谓希望就是你能够让员工觉得在这里工作是他们的机会,你能让他们觉得各个方面都是越来越好的,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机会越来越多。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精英,其实打工的要求的就是这些,有安全感,有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