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不能感同身受,现在能理解,就是一群没多少选择的人好容易找到了群体认同感和自我的希望,近乎病态的把自己所认为的“希望”紧紧抓在手中。现代社会大多数人心里都有点毛病,或多或少,只是他们表现在了外面。我在深圳的中原地产刚过几个月,说是六点下班,实际上每天都要肝到11点之后,你如果正常下班,店长就会来问你,你回家有什么事呀,没事你回去干嘛,然后斥责你不努力,接着就开会点名批评你。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迈尔斯-布里格斯测试(Myers-Briggs)不会说谎。道格•康纳特很肯定,自己生性内向,特别是做了六七次测试之后。对于一个宁愿躲在幕后的人来说,经营一家拥有近2万名雇员的企业并非易事。康纳特说,他需要诚实、纪律和必要的独处时间来做好领导。如今,作为雅芳(Avon)的董事,在他不忙于保卫雅芳免于被收购之时,他有一份或许最不“内向”的工作:他常常要站在一屋子人面前,告诉他们,你们也可以成为领导。他的建议是:
不要改变你自己
所有我们这些内向的人都渴望更加外向一些,但这不是我们的天性。当我快50岁时,我发现,最好的做法就是告诉和我工作的每个人,我只是有些腼腆。不是所有人都能读懂别人——你需要告诉他们。慢慢地,我形成了自己的方式如何告诉别人我是谁,或者我想做什么。我会一开始就把这些告诉新员工。这样的话我身边的每个人都会知道: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希望每个人做些什么来取得成功。我这么做已经有20年了,这的确有助于建立强烈的信任感,超越了所有的那些表面文章。
说出你心中所想
在我职业生涯中的某个时候,纳贝斯克(Nabisco)首席执行官邀请我出任其销售业务总裁。“别拿我开涮了,”我说,“首先,我是个内向的人。其次,我不会打高尔夫。”但是,我还是被放到了那个位置上。从情感上讲,这是我迄今做过的最具挑战性的工作,但我必须把它做好。我遇到过很多管理者,他们都发现把你心中所想告诉同事会让事情变得更容易。有时,事情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严重。
了解和你工作的人
大多数人认为管理者应该性格外向、引人注目并魅力非凡,我认为这种想法非常狭隘。如今,经理人遇到的关键挑战是不要将目光局限于同事层面。你或许看到公司里有些内向者也是天生的领导者。外向者或许能早一点坐上领导岗位,但内向者大可按自己的节奏前行,终有一天做到最好。
找出独处时间
我在金宝汤(Campbell Soup)工作时上下班单程就需要两小时,很多时候是一位司机开车送我上下班。我可以坐下来思考。当我在纳贝斯克工作时,上班只需10分钟车程,因此,我每天很早起床,在家中花园里喝上一杯咖啡。内向者通过静静呆上一段时间获得更多能量,而外向者通过与他人在一起获得能量。(译者:老榆木)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安全+希望就这四个字。所谓安定就是你能够让员工感觉到在这里工作很安全,公司不会动不动就把你给开了,或者公司觉得你没有价值了就把你抛弃了,又或者不把员工当人,拼命压榨,天天007。人心安了,流失率是很低的,公司才谈得上长久。所谓希望就是你能够让员工觉得在这里工作是他们的机会,你能让他们觉得各个方面都是越来越好的,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机会越来越多。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精英,其实打工的要求的就是这些,有安全感,有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