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狡辩:热议打车软件之争阿米巴经营模式思维启示移动营销未来

[复制链接]
查看: 908|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2 09: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学毕业去找工作,找到一个化妆品行业的,结果到了就是大清早的在那里放着很嗨的音乐,一伙人排着队,搞得像传销,我们是第一天来的,所以没进去,结束完以后由老员工带我们去试岗,结果就是背着一书包的产品去挨家挨户去推销,我中午吃饭直接就跑路,问了一下,基本都是18岁左右的,16都有!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近来,国内两大打车软件巨头“嘀嘀打车”与“快的打车”发起的价格补贴大战,给全国一、二线城市市民带来了用移动终端打车的时尚体验和“天上掉馅饼”般的实惠。同时,原本宁静的市场被打车软件打破,不用打车软件者和老人打车难、司机边开车边操作手机导致事

近来,国内两大打车软件巨头“嘀嘀打车”与“快的打车”发起的价格补贴大战,给全国一、二线城市市民带来了用移动终端打车的时尚体验和“天上掉馅饼”般的实惠。同时,原本宁静的市场被打车软件打破,不用打车软件者和老人打车难、司机边开车边操作手机导致事故、拒载等问题也随之产生,这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利益驱使用户群暴增,真正达到用户沉淀难度大

前段时间,为了吸引用户,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发动了疯狂的补贴战,两巨头共“烧掉”了15亿元。其中,在福州市场,高峰期每天两款打车软件对乘客和司机的补贴总计约100万元左右,截至目前,两款软件在福州已经“烧掉”了上千万元。然而,自本月初两款打车软件同步降低补贴额之后,其“后遗症”立即显现出来。本来,打车软件进行疯狂补贴的出发点是为了培养消费者的移动支付习惯,然而从这段时间的情况看,一些福州乘客在不能顺利获得高额补贴后,开始“抛弃”打车软件。

原意为方便打车,却演变为“打车难”

随着“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两款打车软件的使用,街头招手打车越来越难,笔者今天早上上班特意没用打车软件,看看招手打车是什么情况,结果打了将近二十分钟,看着各种空车在眼前“绝情”而去,最后还是在一个司机师傅的招呼下,和一位使用打车软件的乘客拼了车。

打车软件走入畸径,阿米巴能拯救它的未来吗?

可以说,打车软件的受捧,完全是移动互联网营销高速发展的缩影;而引发“打车大战”的两大主角:嘀嘀打车&快的打车,背后的腾讯集团&阿里巴巴集团更堪称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绝对巨头,我们完全可以理解这场“打车大战”也就是两大集团的市场掠夺战。无可否认,移动互联网将是互联网领域未来10年的一块大蛋糕,高速的发展总是利&弊相随,如今的“打车大战”也印证了这一点。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在1984年稻盛和夫创办KDDI时,他也曾有过困惑。当1983年日本放开通信市场后,稻盛和夫也看到了电信在未来30年的巨大发展潜力,于是决心进军通信市场。

但问题在于,1983年间,日本通信市场处于NTT公司垄断之下。NTT年销售额高达4万亿日元,员工人数超过33万,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寡头企业。而京瓷公司虽然发展迅猛,但在1983年的时候,年销售额只不过2200亿元,员工也只有区区1万人,与电电公社相差甚远。所以在稻盛和夫在向董事会呈报时,理由理所当然地受到了董事会的抵制。

虽然没有得到董事会的全力支持,稻盛和夫并没有泄气,一直在为进入通信市场努力。据他在自传中回忆,面对如此宏大的事业,他也承担了巨大的压力。每天临睡前,稻盛都会一再质问自己:

是否动机至善,了无私心?

这一举动是否哗众取宠?

是否有想要流芳百世的私心杂念?

为国民利益的动机是否纯净?

通过审视和拷问自己的内心,稻盛和夫得出结论:我确认自己为社会、为世人愿意鞠躬尽瘁的志向并没有动摇,因此最终决定进入通信领域。当董事会最终通过参与通信事业的决议后,稻盛和夫突然走到会议桌前,跪下以头点地,诚恳地说:“拜托大家了!”彰显其无私的经营理念。

稻盛和夫凭借“降低国民通讯费用”的经营宗旨创办KDDI,事实上他在经营过程中也坚守他的原则。当时,NTT占据全日本的一线城市的核心区域,堪称日本电信市场的航空母舰,KDDI也只是初上航道的小战舰。尽管稻盛和夫身后是京瓷集团及稻盛财团的支撑,更有索尼的盛田昭夫等知名经营者的支持,但面对一个市场巨人,就算连如何生存也是一个大问题。

但令人惊讶的是:在4万亿日元的压力面前,稻盛和夫并没有自乱阵脚,更主动让出了全国市场的核心区域,专心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的二、三级市场;需要知道,当时一线城市消费力占据全国市场的60%以上。为何稻盛和夫会采用这样的经营战略呢?

20多年后,他在《活法》一书中表达了当时的想法:“创办KDDI的宗旨,是为了‘降低国民通讯费用’,企业追求盈利是理所当然的,但我们不想单纯为了盈利而搞乱市场,所以我们权衡了利益关系,还是以国民的利益为经营的目标...”

“近年,日本很多企业仿效我的阿米巴经营模式,其中阿米巴经营思维中最核心的一点是‘利他’,我始终坚信为人来创造价值,才是经营的真谛!”

阿米巴经营思维给予“打车大战”的启示

如今,“打车大战”已经成为弦上之箭、出鞘之剑,一发不可收拾。但烽烟过后,究竟是又一个寡头出世呢?还是为国民开创移动营销的光明前路呢?我们暂时还无法猜想,只是笔者认为,与其不死不休,何不互相扶持?目前中国移动营销市场的发展已经落后发达国家将近10年的差距,究竟我们要赢得未来,还是杀死未来,值得巨头们深思...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个并不是单纯钱或者股票的问题。你想让员工有归属感,应该问问自己有没有真正把员工当自己人,当合作伙伴,当事业上的战友。战略上的决策是否让员工参与,不能参与的情况下是否能做到信息足够透明,是否真正做到没有等级差异,是否让员工了解公司的种种业务关系、机会、瓶颈以及危险。老板问一下自己,公司是不是到处有不能让普通员工知道的秘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那我觉得真只有傻子才会产生归属感。我们公司每个小伙伴都清楚地知道我们公司运作的大部分细节,项目收入,遇到的危险和挑战,每个人都清楚什么情况下我们能一起成功,什么情况下我们会抱团一起死。
我这人吧,被骗进去过传销,也是自己脑子转得快,加上我脾气特别倔,硬是配合另外一个老哥打出来的,我最烦工作的地方叫我家人或者什么,或者叫我做那种跟传销有点相似的东西,没法形容那种感觉,有点想打人,我没有暴力倾向,但就是听不得,赚钱的方法老多了,这样赚的特别多吗?不见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8 09: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企业要学会用工业化手段·效率·成本,塑造个性化产品;传统企业必须颠覆传统,重塑自身价值,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打造核心产品。只有改变才会有希望,只有改变才会有未来!帮助别人,成就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8 08: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也非常希望我们的资本界跟有梦想的创业者,一起看准大方向,现在已经进入了互联网+、+互联网、AI+、+AI的新领域,其实这个市场变化非常非常快。一定要看清总的形势的发展,同时也希望看到伟大的机会。如果做好资本运作,能融资能发展,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以内,把企业变成一个非常巨大的,不是中国的企业,而是世界的企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00: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优秀团队的成员通过担负责任来促进彼此的关系,他们彼此之间会相互尊重,并对别人的表现抱有较高的期待。虽然听起来缺乏理论依据,但实际上,要保持团队高效率地工作,最有效方式就是同事间相互施加压力。这样做有许多好处,例如不再需要那么多绩效管理及改进计划等过度形式主义的措施。害怕辜负同事的期望,这比任何规定和制度都更能够促使成员们努力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20: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想把企业做好,本质上只能靠一个方向,靠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就叫职业化,不管你是往上面走还是往右边走,还是往右上方走,你一定要想办法让大家按照制度、常规、约定来开展每一件工作。有制度按制度来做,没制度按常规来做,常规也没有就按约定来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09: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创新的关键是管理好过去、现在及将来的战略和创新需求。任何企业的时间和资源都很有限,一定要在管理过去的产品和流程,现今的运营需求,以及开创将来市场的新产品和模式三者之间找到战略均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