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死了,前几天被一个亲戚拉去培训,三天两夜,我想着没事就去看看,结果就是视频这种会议,一模一样,还卖惨,放一些凄惨的音乐,讲爸爸妈妈,然后一群人围在那嗷嗷哭,我站在旁边贼尴尬。看起来好笑但老板不傻,这么做不过是为了让员工们把自己潜移默化成群体的一员,群体的力量很惊人的,个体会情不自禁的做群体都做的事,逐步驯化员工,让他们成为听话的赚钱工具。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近期一项调查显示:一款在国外好评多多的以赛车风格着称的日本轿车,引入了国内进行生产,价格也不贵,用户群体是面向喜爱赛车的年轻人,车子性能好,卖点也清晰,可是销售却不尽理想。
近期一项调查显示:一款在国外好评多多的以赛车风格着称的日本轿车,引入了国内进行生产,价格也不贵,用户群体是面向喜爱赛车的年轻人,车子性能好,卖点也清晰,可是销售却不尽理想。
为什么出身赛车名门的以赛车风格为主打的车却打动不了年轻人的心呢?我的分析是,这款车的营销范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就是用一种惩罚性的心态对待自己的上帝。该型车分为两种排量9种车型,其中主打是高配车型。高配车型与低配车型的发动机等核心部件一样,只是多了一些舒适性、奢侈性配置,以此来追求高利润。厂家的做法没有错,业内其它汽车厂家也是这么设计车型分布的。但是,这家企业却犯了一个“惩罚消费者”的错误。
该车主打赛车运动风格,其卖点之一就是运动风格的外形,尤其是汽车前脸的鲨鱼前脸。高配车型的前脸是一个“大嘴”,周边镀铬,非常有气势,符合年轻消费者的口味,也是这款车受到称赞的一个亮点。但是,这样一个风格的车子,在低配车型上却偏偏把镀铬缩小了一圈,把一个大嘴分成了上下两个小嘴,气势一下子就没了。很多看重了该车性能,又不想买高配车型的消费者在汽车论坛上讨论该车时都说要把前脸改成高配型的大嘴款,如果他们买了该车的话。
这款车的产品系列设计者也许是想“逼迫”消费者购买高配车型,因为惹人喜欢的鲨鱼嘴只在高配车型上才有。他们也许是想让购买高配车型的消费者感觉到“有面子”,突出与低配型号的与众不同,所以只有高配车型才用一个大嘴来标识“身份”。一个镀铬装饰条,不过几十块钱,所以,产品系列的前脸不同应该不是成本的考虑,而是想让消费者因为喜欢“大嘴”而不得不购买高配车型,如果你不买高配车型,那么我就“惩罚”你,让你得不到“大嘴”,让你被打上“买了低配车”的标签。这种做法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他们的“惩罚性”做法伤害了购买了低配车型、或者打算购买低配车型的消费者。中国人好面子,这是世人皆知的。试想,一个年轻人,花了几年的工资积蓄,买了一辆车,可是车子上却被标识了“低配车”,他的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另外,中国汽车消费者喜好外形更胜于内涵也是世人皆知的。这从很多外形讨人喜欢而性能不怎么样的车大销热销就可以看出来。就是这么明显的消费习惯,却被有些厂家忽视了,结果设计出来的产品系列伤害了潜在购买者。
试想,如果这款车换一种做法:把车子的外形设计成一致的,给低配车型也配上大嘴,让喜欢这个外形又注重实惠或对价格敏感的潜在购买者不会觉得心里遗憾、有面子,那么这款车也许会比现在好卖得多。
营销人员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惩罚”你的客户,哪怕你是知名公司、大公司,惩罚你的客户,你的销售业绩会惩罚你。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有哪些成本是老板们开公司前未曾预见到的?
我不是自己开公司,在管理公司下属的一个公司。从公司无到有全程负责到现在运行,所有公司管理按独立公司运作,也类似自己创业开公司。公司是做商业和办公酒店运营的,管了几十万方物业。较大的预见不足的成本:1.税,各种税,不同的合作模式或不同开票,税差别大。2.保险,经营场所,为防止风险,各种保险加加总额就上去了,每年都有。3.关系维护,物业运营和各个部门都有联系,部门多,量大。4.沟通成本,独立公司运作,对内对外沟通成本,不同体制公司语境不一样。5.招聘成本,找到合适的人难,没有合适的就会影响效率,耽误接新业务,机会成本很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