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懵懂:团队必先活着,创业才有所附丽

[复制链接]
查看: 885|回复: 5
发表于 2021-8-7 13: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其实最后那种才是最可怕的。他们用悲情音乐和话术搞氛围,利用你的亲情、友情、爱情、善良、温柔、同理心,激发你的内疚、疯狂、歇斯底里。最终目的只是为了更方便的管理,可是人最本真的情感却被亵渎了。今天看那些招聘信息好多公司都这么写:员工福利:缴纳五险, 月休4,法定假日,按时发薪;现在企业都这么不要脸了,把自己应该做的义务,写成员工福利?我还见过职位简介直接写,上班坐办公室吹空调,接接电话的。
要做好一家企业很难,特别是初创企业,小编我有幸创立了一家自己的网络公司,从注册到财务到交税都是自己一点一点摸索的,特别是在企业盈利点这块,可谓是想尽了脑筋,不拼一把也许一年后企业就死了。那时候创业失败说出去多不自在。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书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其中生理需求是排在首位的,只有活着,才有其它的一切。

这个观点也许是借鉴鲁迅的。

因为鲁迅在1925年发表的小说《伤逝》里有这样一句话:人必先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有部电影刚好也叫《活着》,是禁片。当主人公福贵经历过内战、斗地主、大跃进、文革之后,才猛然明白,其实金钱、荣誉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活着。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我抽两天的时间认认真真看完了这本书,在我所有看过的书里面,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程度至少是排前五名的。这本书更直白的一点应该叫:精神病人的世界观。(容易被洗脑的人千万别看,有很多人看书后发疯了。)

对于精神病人来说,他们发疯的过程也叫创业,不过他们追求的东西往往不是金钱,而是答案与认可。

有的人为了证明石头有生命,从早到晚地观察石头;有的人说我们活在镜子外面,镜子里面才是真正的世界;有的人说我们是细菌的奴隶,然后每分每秒都洗手。

而有的精神病人,为了证明自己有灵魂,不惜用自杀这种方式进行实验。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

你说他们傻吗?其实精神病人的平均智商远高于普通人!

问题是,如果人都没了,证明出答案还有什么价值呢?

写了十年文章的DD

有个人和我一样,很敬佩DD,但他总说:“如果我和DD一样衣食无忧了,我肯定也能每天写一篇6000字的文章。”

他说得对,也说得不对。

对的是,一个人如果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满足不了,是不可能有时间和心思来写文章的;不对的是,如果真的衣食无忧了,你还写个毛线的文章啊。

所以DD写文章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活着。以前过着三千每月的生活,写文章是为了奔向三万每月的生活;现在是五万每月的生活,写文章自然是为了十万每月的生活。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正是因为人类的欲望是无穷膨胀的,没有人会觉得手中的钱够自己挥霍一辈子。

只有活着,才能奔向更好的生活。

创业口号

由于工作的原因,也接触了不少的创业团队。

判断一个团队是否值得投资,首先看看他们的口号就差不多能判断一半了。

有的团队的口号非常扯,“为天地立心,为人民立命”;

有的团队的口号非常自大,“革电商的命,打败淘宝,干掉微信”;

如果你是投资者,一定会非常欣赏他们的志气,但当你问到现金流和盈利模式时,他们肯定会搪搪塞塞,或者搬出另外一套说辞:先赔钱赚用户量,再拿融资赚更多的用户量,最后就可以盈利了。

至于怎么盈利,他们往往答不出来,或者说到时候再看。

如果连盈利模式都不清晰,团队怎么生存?团队都不能生存,哪个投资者敢投钱?

马云说,一定要在你最好的情况下去拿融资,而不是最坏的情况下去融资。投资永远是锦上添花,没有雪中送炭。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一个橙子电商团队的口号,他们的口号简单,甚至有点血腥:

先活着,再谈梦想。

只有活着才是有价值的创业

能活着,代表着有比较稳定的现金流,代表着能为员工发工资,代表着解决了社会一部分就业问题,代表着服务了一群人,这就是价值。这样的创业无论最后是生是死,其创业期间都算是非常成功的。因为创业是一个过程,从出生那天起就注定有死的一天,只是时间长短,规模大小的问题。

所以阿里巴巴定了一个活够102年的目标,日本的软银集团目标是活300年。

而某些一心为了融资,一心为了上市,却从不考虑赚钱的创业者,你们或许应该想想:如果拿不到融资,该怎么养活自己的员工?

小编我第一家公司刚开始运营的时候,因为不懂税务,只知道按季零申报企业所得税,没想忘记了个人所得税的申报,因为企业税和员工个人所得税是不同的平台缴纳的,所以没弄,还被发邮件补申报了。
我这人吧,被骗进去过传销,也是自己脑子转得快,加上我脾气特别倔,硬是配合另外一个老哥打出来的,我最烦工作的地方叫我家人或者什么,或者叫我做那种跟传销有点相似的东西,没法形容那种感觉,有点想打人,我没有暴力倾向,但就是听不得,赚钱的方法老多了,这样赚的特别多吗?不见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7 17: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今社会,没有一种商业模式是长存的;没有一种竞争力是永恒的。唯有持续不断的坚持学习成长与创新精进,方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赢得一片市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04: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有遇到的问题是因为缺乏成长造成的;所有发展的瓶颈是因为学习不力造成的;所有事业的停滞是因为知识折旧造成的;学习、成长、精进,是企业的必修之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10: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工匠精神是中国企业转型的必备条件,工匠精神不但代表着一种新的生产理念,它也是中国制造业的转型方向。从低端制造的迷茫中走出去,淘汰落后重复产能,加强技术创新,其最终的目的是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与形象。那些百年老店承担起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那些新兴的企业也加入行业,为建设中国更好的明天而奋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16: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组织或者一场运动能够取得长期的成功,不是因为它们的文化,或者它们的核心制造能力,或者它们使用的先进管理手段,而是因为他们能够不断地造就各个层级的领导人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16: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民营企业发展都很困难,但要记住一个准则:虽民营但不江湖,不能把自己流于社会非议,我们要有这样的情怀。我们虽是民营企业家,但我们一定虽非工仍心怀家国,每个人心怀家国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这不是一个口号。做公司、做企业没有这样的情怀、没有这样的自律是走不长、走不远、走不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