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小心:所有企业,都需要一个用户运营中心,而不是新媒体部门

[复制链接]
查看: 1072|回复: 5
发表于 2021-8-7 13: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再给大家透露一点哈,刚出社会那时候我在中国人保干过,有一天六点到了 我寻思到点了应该下班了(在那里每天固定加班到晚上八点是日常),毕竟今天的电话打完了,然后我收拾东西下班,结果一个老员工说:这么多人在加班,你好意思下班吗?这句话至今让我难以忘怀,甚至于一想起那个场面我都很后悔没给她一巴掌。
要做好一家企业很难,特别是初创企业,小编我有幸创立了一家自己的网络公司,从注册到财务到交税都是自己一点一点摸索的,特别是在企业盈利点这块,可谓是想尽了脑筋,不拼一把也许一年后企业就死了。那时候创业失败说出去多不自在。

最近,一个投资人朋友跟我说了一个故事,当初摩拜ofo找他们谈融资,ofo的创始人说,我们是一家非常专业的、懂自行车的公司,我们几个联合创始人都是非常资深的骑行爱好者,骑了十几年……

而摩拜的创始人说,我们是一家科技公司,不只是做自行车出行,还会做别的。

后来,这家投资机构就投资了摩拜,而没有投资ofo。

但实际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他们的定位都很有问题,前者认为自己的核心能力是自行车,但其实自己车做的太烂;后者的能力是科技,这个就太虚了,哪个企业不是科技企业?

定位为科技并不比定位为自行车更高大上。

而且,在目前几乎都是自行车免费的情况下,他们的定位,谁都赚不到钱。下一步,如果押金越来越少,想想看,他们的定位反而让他们更尴尬。

我们前段时间讨论过一个例子,一个共享单车公司,一辆车一年可以产生一万左右的利润,他们跟旅游景点合作,在封闭场景下,骑一次车五六块钱。

旅游景点骑车是刚需中的刚需,摩拜ofo干瞪眼进不来。

这才是用户思维下的运作模式,区分用户的强需求还是弱需求,强需求挣钱,弱需求拉人。而不是现在这种,不管三七二十一,满大街扔车子,他们眼里,应该就没有用户需求,要的就是数字好看。

10月底,去TCL参观,猛然发现,居然连TCL都有用户运营中心了,而且十几个人,负责4500万内部用户和外部粉丝的管理,如图:

他们是从小米挖了一个负责人,以前我们总觉得粉丝营销总归是有玩到头的时候,粉丝会疲惫,你也会黔驴技穷,就好想现在做的社群一样,看起来热闹,真的没办法持久。

但,用户运营就不一样了,他们不是讲究活跃度,而是讲究解决问题;不是学习型社群,而是安全友好的收集用户反馈,当然,也会做粉丝营销,毕竟微博啥的,也都在他们这里。

说道微博,企业一般都会有一个新媒体部门,你看看,能把微博微信做的好的企业,寥寥无几,就算有一阵做得好,慢慢也衰落了。原因很简单,2013年我就写过一篇《微信营销已误入歧途》,直到现在,还在歧途里,为啥呢?

企业做媒体,就是一个悖论,媒体是需要优质内容人才,企业就算吸引了几个做媒体的人,也不会太优秀,因为当一个职业变成一个工种的时候,就失去了职业的敏锐性。

第二,企业的内容基本也是没有太大传播性的,真正的内容人才也不愿意去做没有传播性的东西。

所以,企业新媒体部门,怎么做都做不好,他最好的作用,就是做为一个企业的窗口,能让对你感兴趣的主动找到你。

所以,企业型新媒体,最好是放弃媒体价值,放弃粉丝思维,拥抱用户运营价值,而且全平台去运营,除了微博微信,还有各种渠道的用户经营。

比如,TCL还有百度用户运营,所有在百度上跟TCL有关的,甚至跟电视有关的话题,他们都可以出面维护。

最怕的是,提到用户运营,就去天天增粉,天天做CRM,说句不好听的,CRM就是一个棺材,用户的数据躺在里面跟“死了”没两样,你也不能天天给他们发消息。

CRM的价值,在于触动激活,通过外部行为,激活数据库里的数据,给予匹配,从而带来更好的服务。

用户运营是要研究用户行为和场景,不只是增粉,发文章。回到开头的话题,摩拜ofo最终也是用户运营的公司,专注于自行车或者专注于科技,并不能让他们挣到钱,如果押金也没了,那么他们也就剩下两个亿的用户了,想想看,他们和当年的门户是不是一样?

门户的文章免费看,但是做增值服务,游戏和广告,赚钱了,摩拜ofo也是一样,自行车赚不了钱,但是,用户在你手里,你去推其他业务赚钱。

至于,新媒体发什么内容,那就是用户运营的结果,用户的反馈,用户的故事,策划的互动,甚至还可以是用户访谈。企业的产品宣传,就可以借着用户故事,传播出来了。

所以,为什么说新媒体部门要归用户运营部,而不是企业策划部,就是这个道理。

未来,所有toC的企业,都会有用户运营部,江南春的电梯广告,央视广告,今日头条百度的广告,也都要想方设法转化到用户运营层面。

调戏电商在四年前,曾提出大电商战略,就是以用户运营为核心,可惜,这几年来,大家的焦点还是搞噱头追求阅读量,可惜,增粉厉害,掉粉也厉害,都是因为吸引了一堆不是自己用户的所谓粉丝,最终,这个新媒体部门沦为鸡肋。

小编我第一家公司刚开始运营的时候,因为不懂税务,只知道按季零申报企业所得税,没想忘记了个人所得税的申报,因为企业税和员工个人所得税是不同的平台缴纳的,所以没弄,还被发邮件补申报了。
这种聚会基本都是公司一年一度年终奖颁奖典礼或是鼓励员工并宣扬像新人宣扬企业文化。线上开会,线下直播给全体员工观看,一般能亲自到场聚会人都会涨工资,且如果表现具有"狼性"还能有额外奖赏,场上会有各个门店的老总(区域经理或CEO)颁发奖学金给表现出众或大型比赛得奖的老狼。仪式末尾会有隆重的盛宴来填饱小狼的肚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1 05: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个企业,都是一所大学,经营即教育。”不管多忙,人才培育绝对优先。造物先造人,老板是最好的老师,企业应像培育大树那样,点点滴滴、兢兢业业地栽培、灌溉,让员工从一粒种子成长为一棵大树,再到一片森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9 16:35:50 | 显示全部楼层
系统性地将外部人员纳入高级管理层以下的职位,并允许他们逐步培训和重塑高级管理层的思维,这有时会刺激文化变革。当外部人员接管某小组,重塑这些小组的文化,并使其变得非常成功之后,此时再去创建一个组织工作的新模式,这很有可能获得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7 00: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不停歇地面临大大小小的决策,有的决策可以凭借直觉和惯性决定,即使出现失误,结果也无伤大雅,但有些决策至关重要,需要谨慎决定。如何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呢?第一、浑球儿思维,有浑球儿思维的人并不屈服于“诠释者”安排好的剧本;第二、第一性原理思维,用物理学的角度看待世界;第三,灰度认知,黑白决策,在认知阶段无须非黑即白,不要把讨论方案变成坚守立场的攻防战。与万物原理同行,我们看待这个世界,思考万事万物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8 00: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管理者的策略在于增加自己的时间,通常是借由缩小或尽快解决下属占用的时间比例,亦即消除“往上指派的工作”(upward delegation),这样他们就可以运用额外的时间,妥善处理老板与组织交付的任务。通常,当下属向上司求救时,他所寻找的不是一个解决方案,而是一个解决问题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8 08: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小企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比较高,而且中小企业在社会上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任何人都不能抗拒的事情,在过去的产业化年代,所有的企业只为追求利润而争前恐后,在这样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的问题,比如说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差距也越来越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